水蜻蜓/放手讓孩子飛翔

整理家中舊報紙,看到一篇舊文,作者高素娟的〈該讓孩子出國深造嗎?〉,讀畢,內心湧起許多思緒。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也不應限制他們的發展,因為人生是一場個人旅程,而父母的角色應是引導與支持,而非設限與約束。

當年,我也曾懷抱出國深造的夢想。那時的我對未來充滿期待,渴望走出熟悉的環境,開拓更廣闊的視野。我知道自己的英文很爛,二專畢業後,同學們紛紛就業,只有我瞞著家人直接進入補習班,報名插班大學考試。我知道只有考上外文系,畢業後才有機會出國。後來我的計畫被哥哥發現,母親得知後,對我要離家的舉動相當不諒解,說到激動處甚至眼眶泛紅,當她的眼淚落下,我遲疑了,作為孩子的我,當時並沒有勇氣去違背這份情感。最終,我選擇留在家鄉繼續工作,放棄插大考試。

很多年以後,兩個孩子陸續離家北上讀大學,我告訴他們,大學只有四年,「假日可以不用常回家,好好運用這四年的時間,千萬不要浪費。」女兒在大一下加入學校交通隊,因表現優異,大二被遴選為交通隊隊長,成績優異的她並在大四時赴美當交換生。兒子大一時則報名四個社團,大二時和同學組成樂團,到處參加比賽和表演,還曾獲得全國大專盃比賽的第一名。

女兒回國後繼續完成研究所,目前在中研院任職。而學3D設計、自行接案的兒子,北漂多年後,去年選擇暫時搬回家中工作。我們都知道,將來他還是會再離開家裡,所以在家的時間,我們都格外珍惜。

歲月荏苒,年過半百的我如今生活過得算安逸,身邊有愛我的家人與朋友,內心深處卻存有一絲遺憾。偶爾夜深人靜時,我會想,如果當時母親能夠放手,或者如果我能更加堅定,也許結果會有所不同。然而時間無法倒流,人生沒有假設,只有向前走。

其實,我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人生本就由無數選擇所組成,每一條路都會帶來不同的風景。因此,我想對所有父母說:每個孩子終究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權選擇自己的未來。我們能夠做的唯有照顧好身體,過好自己的生活,讓晚輩不用過度擔心。

放手並不代表不愛,而是讓他們有機會去闖蕩、去成長,去體驗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並不僅限於某一條道路,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父母心情 賞文迴響
⏰最後限時!iPhone 16 豪禮就是你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劉秀敏/當兒滿二十歲

鄧秋妍/美好的讓

觀景窗

古家榕/壓傷的鏡子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