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奏樂5-4】王又立/六月茉莉

當女兒好奇地初次觸碰彈奏中的吉他,對身為父親的王又立而言,是此生無法忘懷的瞬間。圖/王又立提供
當女兒好奇地初次觸碰彈奏中的吉他,對身為父親的王又立而言,是此生無法忘懷的瞬間。圖/王又立提供

為顧嬰而拋諸腦後的吉他

女兒出生後,我就覺悟到,今後應該不太會有時間彈吉他了。

畢竟認識的育兒前輩在照顧新生兒階段,可都是天天在時間夾縫中求生,光睡覺就不夠用,更遑論奢想器(演奏起來還很大聲,若不慎把睡夢中的寶寶吵醒,就只會是寶寶號哭版〈驚愕交響曲〉陪伴你)。

一如所料,從老婆待產、生產、入住月子中心,到返家與老婆正式展開二打一育嬰生涯,曾經每天都彈一小時吉他的我,有好幾個星期完全陷入「換尿布─餵奶─哄睡─陪玩─幫寶寶洗澡─安撫寶寶」的無限迴圈,忙到昏天暗地沒日沒夜,別說腦中閃過「來彈一下吉他吧」這念頭,我是連我有吉他擺在書房都快忘記了。

雖然我只是個業餘吉他手,但在樂手的宇宙裡,幾個星期沒有彈琴,幾乎就等同一輩子。就這樣,照顧嫩嬰與彈吉他這兩件事,成了永無交集的兩條平行線。

直到有一天,這兩條平行線終於相會。

苦練吉他多年為的片刻

在終於能輕鬆駕馭照顧嬰兒的各種撇步眉角,以及擁有能面對各種突發狀況的強健心理後,某個有陽光的午後,我的身心靈終於有了空檔。我從書房拿出木吉他,走到女兒躺的搖籃旁,彈了首宮崎駿動畫《霍爾的移動城堡》主題曲──〈人生的旋轉木馬〉

女兒聽著那優美的三拍圓舞曲旋律,像隻夜晚裡被燈火吸引住的小鹿定住不動,嘴巴微開、兩眼直盯著面前這充滿魔力、發出神奇聲響的木頭盒子。看著看著,女兒忽然緩緩舉起手,往前探出她的食指,想要觸碰我在吉他琴弦上來回飛奔游移的手指。

這畫面有夠像《創世紀》壁畫中,神欠身伸長手指,要將靈魂傳遞給亞當的場景,我有種身體被通了電的感覺。

這樣說很誇張,但我真的覺得我苦練吉他這麼多年,為的就是這一刻。我的體內產生了大爆炸,一個新宇宙就此誕生。女兒成為了我新的神諭,成為了啟發我生命體驗的新謬思。

我回想起自己與吉他的許多珍貴回憶:第一次彈出完整一首歌、第一次上台演出、第一次自己編寫的吉他旋律被陌生人讚美。所有的美好體驗都被濃縮在女兒的指尖,注入我的內心深處。

表面上看來是我把「聽樂器演奏」這個新奇體驗帶給了女兒,但實際上是女兒讓我深刻體會到,當兩個心靈因為而有了交集是多麼令人感動,而人生中所有的「初次體驗」帶給我們的驚嘆和喜悅又是如何無與倫比,更何況,這音樂還是透過我自己的雙手所演奏出來。

早在女兒尚在妻子腹內時,王又立一家便已同台演出。圖/王又立提供

一家三口同台的那天

我忽然發現,養育一個嬰兒的過程與回饋,跟苦練一項樂器近乎相同:無止境的重複(練習音階技巧/餵奶換尿布)、耗費大量的時間與耐性(每天如冰河移動般的一點一滴累積)、有各種理論流派(你需要找出最適合自己/寶寶的那條路)。一步一步往前走,過程雖然艱辛,但只要得到女兒一個微笑、看到她顫巍巍站起踏出第一步,只要手中的吉他彈出了優美的樂句、和諧的聲響,那個滿足感是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比擬的。

看著女兒如癡如醉盯著吉他的神情,我下定決心,也要像我與我的吉他一樣,和女兒一同創造許多珍貴的回憶,包含和她一起上台演出(我彈吉他、她的樂器讓她自選)。

這時我才猛然憶起,在老婆懷胎四個多月時,我們全家早就一起同台表演過了。當時老婆上課的小提琴教室舉辦演奏會,她負責主奏,我彈吉他伴奏,那女兒在台上做什麼呢?當然是用她的小腳丫在媽媽肚子裡胎動打拍子。

表演結束幾個月後的六月初夏時分,老婆順利生下了女兒,看著身上還殘存著羊水、號啕大哭的她,我有種強烈的久別重逢之感。

與此同時,我的腦海響起了我們全家首次同台演奏的那首歌的旋律──台灣經典〈六月茉莉〉。

然後我當下覺悟到,從現在起應該不太會有時間彈吉他了。

●作者簡介:

王又立,家有嫩嬰的新手中年老爸,業餘吉他手。

●看更多音樂故事:

【彈奏樂5-1】夏夏〈因為夠辛苦〉

【彈奏樂5-2】馬場克樹〈半百後的走唱人生〉

【彈奏樂5-3】江佩津〈A線列車〉

【彈奏樂5-5】黃珮迪〈指尖歲月〉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彈奏樂 音樂 民謠 米開朗基羅 父女之間
⏰最後限時!iPhone 16 豪禮就是你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April Chiu/好勝心的天秤

林櫻芷/一起歡笑的午後

曾慧芳/青椒二三事

觀景窗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