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鳳/大家來上法律思辨課:檢舉與告密
過年假期全家出遊,一回到家,哥哥妹妹連行李都還沒放下,就爭先恐後衝往廁所。
「你們幹什麼啦!」媽咪變臉,「鞋子都還沒有脫,等一下誰掃地?」
「唉呀!媽咪,這件事不能等。」哥哥搶贏了,在浴室裡面大喊。妹妹氣呼呼地嘟嘴:「最討厭在哥哥後面上廁所,好臭好臭。」
爸爸正在脫鞋襪,看到媽咪瞪他,識相地趕快把地上的襪子拎起來放進洗衣籃。
「海畔有逐臭之夫啊!」哥哥舒爽地從廁所走出來,一派輕鬆。
「可惜我們都不是,只想把你們這些臭男人推下海!」妹妹跟媽媽異口同聲。臭味、油煙、堆積垃圾等擾鄰行為,真的會讓人抓狂。
「我住學校宿舍的同學,就對室友的一些行為無可奈何,」哥哥說,「在房內抽菸就罷了,還有半夜吃咖哩飯、堆積便當盒、衣物不整理……搞得像豬窩一樣。」
啥?你還會講這些,去看看你們的房間,是不是很像戰爭過後的場面?媽咪請你們大掃除收拾,喊破喉嚨也沒有用。妹妹化完妝出門漂漂亮亮的,誰知道妳房間裡有多慘不忍睹,如果有男朋友,妳敢讓他看到嗎?
眼看著媽咪的血壓快要爆表了,爸爸趕緊出面,「大家肚子餓了吧?今天媽媽不用下廚,我們去吃燒肉大餐吧!」這還差不多。
走在路上等過馬路,一輛大烏賊貨運車,噴著一屁股黑煙疾駛而過。
「快記下車號!」哥哥趕快舉起手機。「要檢舉這種可惡的破壞環境的人。」
媽咪用力把口罩壓緊,「真的,這種人最可惡了,就算要謀生,也不能用其他人的健康當代價啊!」
「更何況我還能領檢舉獎金。」哥哥打著如意算盤。
你用這種方式賺零用錢?不太好吧!
「檢舉或告密最討厭了,」妹妹說,「高中住宿舍的時候,大家偷吃零食,最怕有人去告密。」
妳自己違法在先,還怪人家檢舉?仍在發育階段,還是少吃零食吧!媽咪心虛地回應(辦公室抽屜裡那些乖乖、蝦味先、鱈魚香絲、洋芋片可千萬不能讓孩子們看見!),「學校宿舍的規定是為了你們的健康啦!」
不過說起檢舉這件事,也是媽咪一直以來無法釋懷的部分。就法治的角度而言,有人幫忙舉發不法情事,照道理應該是要感謝的,畢竟公權力無法隨時照顧到所有角落,如果是環保案件,確認成案,還會發給檢舉獎勵金。
「水汙染和空氣汙染的影響層面很大,」媽媽說,「你們最愛吃鄉下五叔公種的蔬菜,他總是不灑農藥,取溪水灌溉。」如果這些水源上游被汙染了,例如工廠恣意傾倒廢水,是不是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命健康?有些土地汙染甚至還會遺禍子孫。
「好可怕!」妹妹驚呼。「我不要吃青菜了。」
妳也別這麼神經兮兮啦!健康安全的環境,要靠大家一起維持及重視,相關的法治建設一定不能少,但還是要靠每個人的良心。
「我很有良心啊!可是上月又收到好幾張交通罰單,」爸爸嘀咕,「停車買個東西也被檢舉紅線違停……」
過多的檢舉,也會造成每個人動輒得咎,彷彿隨時活在楚門的世界(人人頭上一台攝影機,彷彿直播畫面,導演可以隨時監控掌握)。對於自由、隱私的妨礙,也不能不重視。
「檢舉交通違規,也可以賺檢舉獎金嗎?」妹妹問。
這可要鄭重澄清:「交通違規的檢舉,政府是不發獎勵金的!」媽媽說道。這件事曾引起很多人誤會,現在確實是沒有這樣的規定了。
「那為什麼還是有人拚命的檢舉、甚至每天把行車紀錄器檔案拿來擷取,寄去警察單位告發呢?」爸爸忿忿不平地表示。(其實若你的兄弟來向我告發你晚上的行蹤,我也是不反對啦!也願意提供檢舉獎金……啊,差點說溜嘴!)
這就是一個兩難的情狀:我們巴不得警察隨時在蒐證,好好嚴懲那些妨礙交通的人。可是輪到自己被檢舉的時候,又常常覺得;唉呀,人之常情嘛!給個方便嘛!體諒一下嘛!有時候又不是交通繁忙、也不會影響到其他人……
因為公權力資源有限,許多違法事件,如果不是靠人民一起注意舉發,不容易被發現(尤其是家庭內的虐待事件,還有大規模的汙染環保事件、走私、販毒、潛入地下的各種違法交易),勇敢挺身而出的人,難道不是做了對大家都有益的事?既然是為了公義,國家有時會發給獎勵金予以鼓勵。但是如果政府一味只靠民眾檢舉才能發動處理,是不是好像顛倒了政府運作的機制?而且,檢舉的動作,說起來就是一種告密行為。告密者身分的保護,真的滴水不漏嗎?難道沒有誣告的情況發生嗎?(以下刪除五十萬字真實發生的案例與各種法制運作的矛盾及兩難之處。)
「公權力的行使,有嚴格的法律界線,」爸爸說,「盲眼的正義女神,如果恣意揮動正義的劍,會是一場大災難。」爸爸意有所指地看了媽咪一眼。
媽咪正要開口宣戰,哥哥妹妹立即哀號:「媽咪,我們快去吃飯吧!」
看起來,讓咱們家裡天下太平的方法,食物永遠是最好的答案。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