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淑婷/考試的目的
朋友告訴我,有個孩子在學校吐了,因為老師發下的期中考卷分數不好,孩子想到回家會被打,身體就先做出反應了。
我想到前陣子,有個老師寫了一篇網路文章,檢討學生對考試「無要無緊」,文章先是抱怨考試期間的下課,學生照玩不誤,不會留在教室自習;又抱怨有些學生討論剛考完的題目,完全沒想到要準備下一堂考試。他也批評遇到難題就跳過的學生缺乏應答技巧。寫完考卷的學生玩鉛筆盒裡的東西、發呆、挖鼻孔都不恰當,趴著休息的孩子被他形容:「以後考卷還沒寫完,睡意就來襲怎麼辦?」結論是批評現代家長不願意讓孩子承受壓力,怕孩子考不好會太傷心,導致這些學生成績很差也不會羞愧。
我在想,這位內心戲很多的老師,看到學生壓力大到吐,是不是就會覺得很滿意了?那些留言附和、轉貼文章讚賞的家長,一定也很關心孩子,才會願意花時間看完那麼長的文章。
而我就是被考試成績壓著長大的一代,認真答題,不放棄,反覆檢查,最後交卷前都還在複算,這麼好的學習(考試)態度,考試成績也不錯,但我有獲得比較卓越的未來了嗎?唉,我現在當了媽媽,還常常夢見考試場景,忘了准考證、不會寫考題、寫不完題目,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不要跟我一樣。
學校體制不得不以考試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成效,但我們思考一下那位老師的描述,其實那些將文具組合成飛機、坦克車,變成陀螺、骨牌的孩子,不一定學習力或創造力就輸人。成人之所以看不順眼,是因為當下無法判斷學生的心理狀態。再換個角度思考,學生怎麼可能不在乎考試成績?不,第一場考試、第二場、第三場,孩子都超緊張的,我家自學的兒子第一次入校參加考試時,說自己嚇到發呆呢!
我可以理解一些老師的憂心,他們也有來自家長、學校的壓力,但沒必要以此評價學生的好壞與未來成就。而且讓學生考到麻痺、不在意成績,不就是多到讓人厭煩的考試次數嗎?如同我們在職場,被頻繁要求繳交報告,從每月一次、每周一次到天天交,甚至一天交三次,誰會交件前緊張到吃不下飯?
對我們這種自學生來說,偶爾入校參與考試是一時的,甚至有種體驗的新鮮感,兒子已經參加過幾次考試,但上個月期中考的前幾天,他幾乎天天跟我說:「我好期待考試!」我告訴他,每天好好過日子,是比考試更重要的事。
感謝便利的網路社群,讓我們可以看到各國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我朋友分享孩子在美國中學的考試方式,不是「大張旗鼓」的考,而是「裸考」,讓學生不知不覺間完成期中評量,學生平常只要上課認真學習、做好每天的功課,不用為了考試特地做些什麼。
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但發出的不同亮光能照見不同的孩子。我還是期待,台灣教育能更重視思考策略與討論互動,熱愛舉手發言的學生,能有發表的空間與自由,而不是聯絡簿上「話太多」三個字;孩子回家寫作業時,煩惱的是如何提出特別的觀點與有邏輯的思路,而不是國字寫得像不像印刷體、數學「連連看」的線,有沒有剛好連在小圓點的正中間。
我發現台灣人真的很怕批評教師這個職業,家長只要提出質疑,就會被冠上「恐龍家長」或嘲諷「那把孩子帶回去自學」,以至於看不到有些老師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學,只好把自己當成工匠,錙銖必較一些無謂的細節。需要討論的教育現場問題,用「學習態度」含糊帶過,我以為真正的學習態度是討論題目、設計題目、思考更多元的答題方式。
考試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很難避免的事,但考試與成績應是教育的方式之一,而非唯一指標,日日在教育現場耕耘的教職人員,必須比誰都清楚,教育是不斷往前的道路,我們對於考試可以有更開闊的想像。
舉例來說,去年我送兒子出門參加人生第一次期中考時,我問他:「考完試要做些什麼?」他告訴我:「教不會的同學啊!」這種學習態度,在我們的學校教室裡不合格,但是在教育的精神裡,可以拿下滿分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