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紹宇/《我想有個家》:世界偌大,哪裡是家?

《我想有個家》:世界偌大,哪裡是家?圖/韋帆
《我想有個家》:世界偌大,哪裡是家?圖/韋帆

何謂家?這是我過去一年來在專欄探討的課題。有家人的地方未必是家,而從電影《我想有個家》中控告父母的男孩贊恩,我們也許能有不同的見解。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電影如此震撼開場。十二歲的贊恩出生於黎巴嫩貧民窟中,從小沒有出生證明的他,不僅從未向戶政所登記,連年齡也是臆測的。小小空間擠著父母和七子女,骯髒、積水都是家常便飯。童年如一場過於奢侈的夢境,更具實感的是飢餓與疲憊。

每日帶弟妹上街兜售果汁是贊恩的日常,小小身軀扛著不符年齡的重擔,卻都是底層人們過早的成長禮。他看過好人壞人,也太懂善惡在這個世界只是童話,一切都是金錢主宰,貧窮如地獄,而他從未瞥過天堂。

在物質充裕的社會裡,子女被精心培養,但在貧困地區,孩子則是等待被交易的物品。贊恩親眼看著妹妹莎哈被母親賣掉,這宛如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憤而離開家,流浪到從未去過的地方。路途中,他遇見來自衣索比亞的女子拉希爾,身為非法移工的拉希爾,向黑市買來身分證,偽裝成證件中的人四處打工掙錢,只為照顧幼子尤納斯。生活不見天日,工作時想著如何偷偷將食物帶回家,回家後還得壓低音量,深怕被鄰居發現,代價是被遣返,兒子尤納斯還會遭強制帶離。

贊恩與拉希爾的相遇,雖無法為彼此帶來救贖,但同屈身於不見光的暗處,他們輕易從彼此眼眸望見同類。拉希爾同意收留贊恩,贊恩能在拉希爾出外工作時,幫忙照顧尤納斯。然而,儘管這些人已不受上帝垂憐,連最後一絲憐憫,都被殘酷剝奪。拉希爾最終被捕,等不著大人回家的贊恩,帶著尤納斯再度踏上流浪旅程。他四處拼裝破銅爛鐵成簡陋嬰兒車,走過被叢林法則主宰的現代社會,豺狼虎豹環伺,再堅強的心智終究會被磨損殆盡。

歷經妹妹被送走的贊恩,對於這個非親非故的嬰兒尤納斯,他的責任竟比許多親生父母要來得深。只不過,孩子照顧孩子必然無解,贊恩在苦難面前也漸喘不過氣,悲劇正要發生,難逃一次又一次貧困循環重演。

來自黎巴嫩導演娜迪‧拉巴琪(Nadine Labaki)2018年的電影,《我想有個家》從一個破碎的家,關照著家應是何種面貌。宛如黎巴嫩版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但這裡沒有拋下子女的單親母親可被怪罪,反倒是看不見的社會共業,才更令人無從抵抗。全片瀰漫強烈無力感,也極其寫實,因它不但深入貧民窟拍攝,就連主演童星贊恩阿勒費亞(Zain Alrafeea)也是貧民窟出身。他有雙會說故事的眼眸,以稚氣未脫的嗓音,聲嘶力竭地控訴自己的父母,令人分不清這究竟是表演,抑或日常?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這兒的不幸卻都源於同樣根源──貧窮。

握有資源的富人邁向少子化,無力扶養的窮人卻愈生愈多,彷彿生育代表機會,於是氾濫生育,然後生而不養,或是無力撫養。這群孩子甫出生就負著罪,有些甚至從未有出生證明,一如片中這麼一句「連番茄醬瓶都有名字與身世,但妳兒子一出生就死了,他根本不存在。」該說自私的父母是惡人嗎?好電影塑造人性的複雜與灰色地帶,正因父母輩沒有受太多教育,都在底層階級環境中成長,自然認為這便是家庭運作的模式。階級複製體現於這些家庭中,因為不僅財富是世襲的,連貧窮都是一代代承襲下去的。

於是連結至贊恩在法庭上的控詞──「我要控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明知世界如巨牢,仍要生下孩子來服刑,贊恩的控訴雖指父母,實指這個世界。雖然台灣社會已進步許多,但「結婚生子」觀念在這個時代依然緊緊綁架著許多人。似乎結婚後就該生孩子,抑或沒有孩子便代表著不完整的人生。孩子一下成為伴侶間的潤滑劑,一下又像待繳交的作業。但為何而生?是否有能力養?這些核心問題卻鮮少被事先思考。

新生命的誕生,何嘗不是龐大的責任?何況在貧困土地上,光生存即猶如罪過,人命如螻蟻,階級翻身是無稽,更絕望的是,剛送出女兒的母親明知無力養育,肚裡仍有待產的新生兒。本片原文片名為”Capernaum”,即「迦百農」,這是耶穌曾傳道的地方,繁盛熱鬧一時,但最終受詛咒而被廢棄遺忘,如今僅存廢墟,殘酷映照本片男孩──甚至所有在貧窮線下生活的孩子。

「人生充滿苦難,我曾經期待長大,成為一個好人,被人尊重和愛護,但是上帝沒想讓我們這樣,他要我們當腳踏墊,任人踐踏……」他如此言,那場讓人印象深刻的法庭控訴戲不僅為電影開篇,也貫穿全片,只是終究無人能回答贊恩的質問,如往大海中扔去的石子。

對孤零的石子而言,這是一次壯烈的跳水,奮力換來的,卻僅是一圈漣漪浮現,然後復歸平靜。大海依舊,世界依舊。

電影海報是那男孩的笑靨,也是全片難得一見的笑容。儘管如此,看了卻絲毫不舒心,反倒予人重重一擊,因為我們都知道,雖然電影給了我們溫暖結局,但現實世界只會更殘酷──我想有個家,依然是許多孩子無人聞問的吶喊。

,2023年繼續尋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暗處有光 彭紹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蔡紋萍/我們的少女美髮時代

觀景窗

張瑜鳳/百工圖:生不生?那是個問題

鄭書綺/42歲,我上大學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