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翺/仙女傳真機

仙女傳真機。圖/cincin chang
仙女傳真機。圖/cincin chang

曾經我很想要一台傳真機,因為可以跟仙女聯繫。

千禧年的花蓮小鎮玉里,離世界上的什麼都很遠。就連千禧年這名號也是,畢竟那是一個撥接嘟嘟嘟好大聲,半夜偷上網都要提心吊膽不讓父母發現的時代;還要擔心數據機變很燙,媽媽摸一下就知道我這個國中生在搞鬼。

在這樣的小鎮,網路聽起來就跟現在的元宇宙一樣遙遠沒人真正知道那是啥。也是在這樣的小鎮,當一個gay,實在有點不知所措。不是說受到歧視,感到悲情,每分每秒都想抗議,更像是同性戀其實在小鎮上並不存在(十分神奇)。彷彿人人說好了不要提到這種會令人疑惑的東西。但有時,看到男同學或郵購廣告上的模特兒,胸口還是會感到緊緊或哪裡漲漲的。有一種感覺想現身在升起。

短短六個字,讓我一連好幾周都心神不寧

意識到同性戀是種禁忌,是在健康教育課上。不怎樣受學生歡迎的女老師,本來是教化學的,不知為何也教健教,又不知為何提到同性戀被美國從疾病中移除,說穿了就是因為受到壓力——這裡原話引用。要到好久之後,我才知道她指的是俗稱DSM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那也是我第一次(後知後覺地)明白知識——加上引號的那種——可以拿來壓迫人。

同性戀是一個謎,但人類天生有一種想撥開迷霧的衝動,於是我上同志聊天室。東部聊天室永遠最少人,大家會到北部聊天室,還要跳進再跳出,讓自己的暱稱不斷閃現在黑漆漆的畫面裡。有一次,在東部聊天室有一個人跟我聊上了。忘記我們具體分享了什麼,只記得他最後丟下一句「我知道你是誰」就消失了(十分狡猾)。

短短六個字,像咒語,讓我一連好幾周在學校都心神不寧,思考他可能是誰,有多少機率是在耍我,拜託是在耍我。同性戀不是謎,而是你會想擺脫的影子,在兩千年的小鎮男孩身後。如果當年那位仁兄看到這篇文章,真的也讀玉里國中,歡迎和我相認——比起恐懼跟生氣,我現在更想知道到底是誰(真有你的!)。

 

她們先跳一支解答舞,再從中挑選問題

在這樣的小鎮,比網路更快更真實的,是每天下課打開電視會看到的仙女姊妹。姊妹倆主持一檔說是播娛樂新聞的節目,但其實有七成時間都在聊天。姊姊捧著文件夾,開場會報今天日期,妹妹有時在旁擠眉弄眼有時在自我沉醉(戴著牙套的自己有多美)。

所謂的真實,是一種很後設的認知,來自姊妹倆清談般的主持風格,從割包皮聊到她們家裡的米格魯五妹娘(後來我才知道是五妹娘不是武媚娘),來自她們對鏡頭的敏銳度,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電視機裡的人會拍打、敲攝影機,或是跟鏡頭對話——有一種她們正在跟我說話的錯覺。也來自她們不時跟工作人員互動與場外的笑聲。她們是繼貞子後走出電視機的女人。在一個開一張色圖要好幾分鐘的年代,她們也曾是比網路更快更進步的存在。

姊妹倆會回答觀眾傳真進來的提問。跳支名為仙女下凡來解答的舞,再挑選問題。有一個人的問題是自己學校同性戀很多,問仙女怎麼看、這樣好不好。仙女收起了耍寶,姊姊正色說同性戀就是一般人啊,跟異性戀一樣,沒什麼好不好。電視機前的我有種聆聽神諭的感覺。這讓我很想要一台傳真機,問仙女在這樣一個小鎮怎樣當同性戀,我爸酗酒怎麼辦。

然而傳真機終究沒買成,我就這樣長大了,她們的羽衣與我曾經的傷害不過是人間的俗豔。年紀比較大的仙女,千禧年,小鎮景物都轉換成另一種存在(記憶?塵埃?)。也終究,這是一篇懷舊並且不合時宜的文章。再見仙女。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記憶藏寶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不良中年/我的陰暗面

書福/謝謝你禮讓救護車

李奕萱/被「遺照」環繞的爺爺,輕快哼唱〈莫莉‧瑪儂〉

一句好話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