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村淳/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離婚在現代變得理所當然,據說每三對伴侶就有一對離婚。而離婚理由中,最常見的是「個性不合」,但就我的經驗來看,問題應該在於溝通不足。只要經過一定程度的溝通,理解彼此的價值觀,個性還是能夠磨合的。

可能有很多人認為,最理想的關係是彼此默契十足、心靈相通,但這終究只是理想,實際上並不是「就算不說對方也懂」,而是「如果不說出來,對方就不會懂」。

今年是我們夫妻結婚的第十一年。幸運的是我們能夠一直維持沒有爭吵的關係。儘管順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妻子的理解,比如她曾對我說:「請你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因為那就是我的幸福。」但在伴侶關係中,我會特別留意關注妻子的心情,也就是「記住她說過的話」。

舉例來說,假設你的伴侶在睡前提及「頭好痛」,這時候你會怎麼說呢?我能想到的第一句該說的話,就是「妳頭痛嗎?沒注意到真抱歉」,接著在隔天早上起床時再問她:「頭痛還好嗎?」只憑這兩句話,便能獲得對方的信賴,讓她覺得「昨天說的事情你過了一晚還記得,而且還為我擔心」。男性總是健忘,然而當對方發出求救訊號,絕對不能置之不理。

「喔,這樣啊。」像這樣對伴侶興趣缺缺的表現,累積起來將會使彼此的信賴關係出現裂痕。

雖然說要「注意對方,記住他說過的事情」,但也不是什麼都得記住。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記對方的煩惱,並展現自己的體貼。記住對方的正面訊息固然沒錯,但負面訊息遠遠更加重要。

「喂,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我有在聽啊!你是哪裡不滿?」

這段對話出現在許許多多的伴侶間,並成為吵架的根源。你可能也多次看過這樣的場景,甚至親身體驗過。當我在演講中提到這段對話時,總會看到有人苦笑,有人點頭。當這件事情還能一笑置之時還算好,但其實這往往將導致嚴重的溝通不良。一方以為自己有在聽,另一方卻感到不滿意。這種無論古今中外都反覆上演的誤會,為什麼會發生呢?

與伴侶說話時,必須注意兩件事情。首先,在每一個重點部分點頭,並重複對方的話。比如,當妻子講起女兒幼稚園裡的朋友,這時我只要複述她對我說的話,例如「這樣啊,女兒交到這樣的朋友」,她便會安心地繼續說下去。但如果從頭到尾都只是重複對方的話,就讓人懷疑是否真的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下一步該做的就是「伴侶講完之後,一定要提出問題」。

為了能夠提出問題,專心聽對方說話就變得格外重要。因此,如果聽伴侶說話時隨時思考「等等可以問這個,可以問那個」,對談就會更順利。請在對方的話題告一段落時,問他兩、三個問題,像是「這個朋友住在哪裡呢」,如此一來便能讓人感受到「他有認真在聽我說話」。

因為對方是你選擇的心愛伴侶,只要用心聆聽,兩人間的關係一定會有顯著的改善。

●摘自方智出版《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生活進行式
⏰最後限時!iPhone 16 豪禮就是你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不良中年/我的陰暗面

書福/謝謝你禮讓救護車

李奕萱/被「遺照」環繞的爺爺,輕快哼唱〈莫莉‧瑪儂〉

一句好話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