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瑋/走進飛鼠繪本的產地
中秋前一天,剛好是霧峰桐林社區的咕咕巡守隊「巡巢箱」的日子,這每月一次的例行工作,通常要花上六小時,且一點也不輕鬆,特別是在溽熱纏身、蚊蟲進逼的大熱天。隊員走進密林,舉起一根夾上攝影鏡頭的伸縮桿,探看巢箱裡的動靜。如果巡巢箱有所斬獲,那還得「加班」呢!
貓頭鷹和飛鼠都來當鄰居
上午隊長江榮富巡視桐林里登山步道和隊員江碧花的生態農園「百花園」時,共發現四個巢箱有貴客check-in,趕緊聯絡中興大學森林系的研究團隊「飛鼠女孩」前來做進一步調查。這些掛在樹上的人工巢箱,原本是為了貓頭鷹而設計的,後來飛鼠也來使用。二十年前社區開始掛設適合領角鴞(台灣最常見的一種貓頭鷹)育雛的巢箱,沒想到此規格也頗受大赤鼯鼠(生活在淺山地帶的飛鼠)青睞,貓頭鷹一般是一年育雛一次,飛鼠則是一年育雛兩次,房子風水好,大家搶著住。
這天發現的四巢嬌客,全是大赤鼯鼠,之中有「兩代同堂」的育雛情形嗎?那得靠飛鼠女孩來告訴我們。下午兩點,大夥來到發現飛鼠的樟樹下集合。向來受蚊子歡迎的我,此時節走進樹林避之唯恐不及,但這次無論如何都想到場,因為看過飛鼠萌照,牠在洞口睜著大眼的可愛模樣深印腦海,好想看看本尊!這棵樹前一年就有飛鼠入住天然樹洞,飛鼠離巢後,樹洞或許因為樹木的自癒能力,洞口漸漸縮小。今年又有飛鼠看上同一棵樟樹,只不過改成在樹洞旁的人工巢箱下榻。
要對飛鼠「做些什麼」之前,得先進行捕捉,過程一如作家亞榮隆•撒可努在〈飛鼠大學〉裡所描述,將連結著竹竿的網袋套在洞口,驚惶的飛鼠一旦出逃,立即落袋。袋子裡兩大團顏色,紅褐色部分是身體,近乎灰黑的深褐色則是尾巴,好蓬好長呀!年輕的研究人員語彤和易凡熟練地幫這隻飛鼠媽媽打麻醉,接著量測體長、體重,掃晶片後發現是以前繫放過的個體,原來是老朋友。但跟去年入住樹洞的並非同一隻。
阿富隊長展現平時上樹摘龍眼的輕功,三兩步蹬上去,掀開巢蓋發現箱子裡還有一隻呼呼大睡的飛鼠寶寶。牠還不知發生什麼事,就被一雙人類的大手捧下來,初生之鼠不怕人,寶寶用惺忪呆萌的小眼睛望著人。我內心OS:「這樣不行啊!萬一你遇到獵人,馬上就被拐去賣了。」
飛鼠雖然不屬於保育類,但不能違法獵捕,如欲飼養必須取得合法來源證明。隊長阿富的田園陶藝軒和隊員阿花姊的百花園,都屬私人友善果園,低度用藥、部分休耕,為野生動物提供了一層保護傘。貓頭鷹和飛鼠的出沒,則為其間的龍眼、荔枝提供了「動物認證」,具備生物多樣性的果園,土地健康,作物也相對安全。
飛鼠跟保育類的貓頭鷹同樣披著一層神祕面紗,牠們大多是夜行性動物,即便近在頭頂上,你不見得看得到。更多時候,我們要倚仗研究人員的引導和記錄,才有機會捕捉到嬌客的身影。研究團隊在此立起棲架、設置自動相機,取得了豐富的影像,凡此種種,構成了生態教育的動人材料。咕咕巡守隊現在不只配合研究團隊巡巢箱,還扮演起生態解說的「友善土地」推銷員,慕名而來的學習團體,排起了長長的預約隊伍。
社區吉祥物換「鼠」做做看?
桐林社區是一個以復育貓頭鷹聞名的社區,由於人類開發造成貓頭鷹賴以育雛的樹洞減少,以及各種環境變遷造成棲地破壞,2003年起社區團隊與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等專業夥伴通力合作,掛設人工巢箱進行棲地補償,還給貓頭鷹一個家。因此桐林社區又名咕咕村,「咕咕」來自貓頭鷹的叫聲。如今,桐林不只成為生態村,還成為藝術村,森林環境為社區美學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來到桐林,你很容易被各種貓頭鷹形象的藝術作品和街道家具吸引。
桐林社區活動中心就位在桐林里登山步道旁,時而人聲雜沓,那些原本用來「掛好看」的彩繪巢箱(真正給動物使用的一般會掛在較隱密處),陸續被觀察到貓頭鷹和飛鼠棲居其中。大概牠們也感受到人類房東的善意,這個非典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不只顧人,也顧野生動物唷!
獵人來了怎麼辦?公共空間不像私人果園可以立起「禁入」告示。還好這裡裝了好幾支監視器,想要盜獵並不容易,社區執行長林淑鈴說:「其實出入據點的長者和志工,每一雙眼睛都是監視器,加起來有好幾十支喔!」
我和小熊老師的「熊與貓」書房團隊,透過閱讀與書寫在地方蹲點,進到這麼有故事的社區駐村,不為它創作一部充滿想像力的繪本,實在說不過去,在台中市大屯社區大學支持下,《貓頭鷹的孵夢森林》於2022年誕生了。近幾年我們來到社區,愈來愈常看見另一種動物的形象,「飛鼠」爬上了春聯、帆布袋,連咕咕巡守隊的制服都邀請牠當主角,上頭還印有「飛來至寶」四個字。2023年社大和社區聯合舉辦地方慶典「阿罩霧風鈴文藝季」,生態教育推廣攤位擺的全是介紹飛鼠的道具,這讓貓頭鷹情何以堪!難道社區吉祥物要換「鼠」做做看了嗎?
村民沒有變心,阿富隊長說:「社區美學也要有生物多樣性啦!」
我喜歡桐林這樣具備里山精神的社區環境,人的需求和野生動物的需求,慢慢取得平衡,維持一種「剛剛好」的關係。後來,社區成立了野生動物調查工作站,歡迎各路研究夥伴多來社區走動。當陳相伶老師領著飛鼠女孩團隊現身,村民們都很好奇,這些走闖於山林天地間的專家,腦袋裝著什麼念頭、身上懷有什麼絕技、經歷過什麼光怪陸離的故事……一場又一場飛鼠故事工作坊,就在閒話家常的情境裡發生,談笑之間,又一本社區生態繪本《飛鼠來了》誕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