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柔/開口儀式2.0

開口儀式2.0。圖/siglooq
開口儀式2.0。圖/siglooq

在這個流行「儀式感」的時代,儀式一詞已引申為讓自己做好準備、進入狀態的一系列行為。而且,不必然是特殊的事務,很多日常活動也需要儀式。

像是說話。

說話涉及繁複的決策,決策卻在不知不覺間形成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若要說話,必須由大腦下達指令,由肺部呼出空氣。接著,這股氣流會通過狹窄的聲門,使聲帶振動而產生聲波,再透過喉嚨、口腔等共鳴系統放大音量……

但現實生活不純然是物理定律的演示。作為社會動物,人會視當下的情境來篩選和編排資訊,並依據場合、氣氛和談話的對象來決定語氣與遣詞用字。從上次開口到再度開口,有太多變因會牽動接下來要說什麼,以及該怎麼說。

說話涉及繁複精妙的決策,這些決策卻往往在不知不覺間形成,我們不一定會意識到說話也需要準備,長期下來,難免累積了一些惱人又不自知的習慣。曾在咖啡廳聽見隔壁桌的閒談,一位中年男士的口頭禪是「我這樣說你聽得懂嗎」,幾乎每句話都以此收尾,同伴的臉色則愈來愈難看。我也採訪過學養深厚的專家,其觀點雖然精闢,敘述卻略嫌冗贅,聽在耳裡的感受就像在品味美食時,也連帶吞下許多小石子。

說話方式會決定溝通的效果,在各行各業中,對這一點最有體悟的人,大概非口譯員莫屬,因為他們領教過各種風格的講者,接招之際,自己亦化身為另一個語言的講者,在有限的時間裡傳達精確的訊息,且不能讓聽眾感到負擔。

我開始調整說話方式,正是拜研究所的口譯課程之賜。雖非主修口譯,僅選修幾堂入門課程,但光是如此就受惠良多——上課時,同學會互相糾正咬字不清、冗詞贅字、過度的回頭修改、不必要或錯誤的連接詞(說所以卻沒有所以的意思,說但是也沒有但是的意思)、無意義的填塞詞(呃、就是、基本上……)等,讓表達更加流暢悅耳。

言談的美感固然重要,卻不代表要過度苛求細節

說話是需要打磨的技藝。但身為社交能量低落的邊緣人,平常固定講話的對象實在不多,要維繫「最佳說話狀態」並不容易。於是,我經常隨手點開廣播節目,利用短短幾分鐘的「跟述」,鬆動因靜置太久而有些遲鈍的口齒,同時讓腦袋甦醒過來。尤其是出外採訪、與人交涉前,跟述是我例行的開口儀式。

所謂的跟述,是以落後一個字到半句話的間距重複聽到的內容,但並非只是機械化地模仿聲音,思緒要確實跟上,即時消化收到的資訊,而且可以換句話說、摘要和去除贅字,稍稍轉化聽到的內容,讓複述的版本變得凝練。假設聽到的是,「那其實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這個喜好吼,去對甜度做一個調整這樣子」,我會同步改成「大家可以依照喜好調整甜度」或「大家喜歡多甜就選多甜」。

今年八月受《露德知音》Podcast之邀,在節目上分享從前做過的藥癮治療及愛滋感染者權益報導,也淺談對媒體識讀的看法。那是我初次進入專業錄音室,自然又臨時抱佛腳地「跟述」一番。可惜力有未逮,錄音時仍自覺談吐不夠精簡,內心暗暗皺眉。

回家翻閱日記,幾個月前的一段經歷倒適時提醒:言談的美感固然重要,不代表要過度苛求細節。今年春天,我聽了台灣首位女性棒球裁判劉柏君的演講,她在成為裁判的路上遭到嚴重的性別歧視和刁難,回顧這段令人憤怒的經驗時,她卻發揮強大的幽默感,既詼諧又不失嚴肅地推動故事,從容牽引著全場觀眾的呼吸。如今回想,我根本不記得她有沒有語病,只記得當時那種充滿魔力的氛圍,記得她亟欲傳達什麼的意願淹沒了我。

開口儀式的2.0版本於焉誕生。對我而言,跟述依然是必要的練習,或說是一種維持語感的保養。然而,除了跟隨聽到的內容,現在的我還會額外重複幾遍:真正賦予言談力量的,始終是值得傳遞的訊息,以及真誠而強烈的心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我的開工儀式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九里安西王/不是偷來的聖史多倫

盧建彰/讓自己每天都喘得要死

翟翶/今天應該很高興

情書簡訊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