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冠昇/南都夜曲

南都夜曲。圖/房子Fangtzu
南都夜曲。圖/房子Fangtzu

那年遊南京,印象最深刻的是市區成排的梧桐綠意蔥蘢,這些路樹隔離了豔陽,也遮擋住街邊店鋪的陳舊樣態……多年後再遊南京,古都已全面改造,前往夫子廟的道路成了步行街,兩旁商家的門面也更換了新顏。在一片汰舊風潮中,古都特有的老味道淡了許多,和其他城市沒啥兩樣的步行街,難以引發遊人思古懷幽之情。值得慶幸的是,一旁的秦淮河依然「冷冷地綠著」。「碧陰陰的」及「冷冷地綠著」,是文壇大師朱自清形容秦淮河水色的用詞……

拒絕了歌妓之後,大師心緒起了變化

1923年八月,朱自清第二次遊秦淮河,之後他發表了一篇遊記〈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那回,朱大師和朋友雇了一隻「七板子」(小船),兩人趁著「天色還未斷黑,開始領略那晃蕩著薔薇色的歷史的秦淮河的滋味……」

在汩汩的槳聲伴隨下,大師一路描述秦淮河周遭的景致,將秦淮河的夏夜寫得虛虛實實、朦朦朧朧,點繪出不同時間、不同水域的燈光、河水、月亮三者的變化,夢幻意境有如水上舞台一般。除了風景,大師也寫人物,特別是當秦淮河中的歌舫,與其「七板子」並著了的那一段,更是整篇文章的高潮:原先大師以為被取締的歌妓已銷聲匿跡,「不料她們卻仍在秦淮河裡掙扎著」——船艙前點著汽油燈的歌舫,燈下坐著兩名歌妓,艙裡還躲了幾名樂工,乘著夜色,歌舫往來不息地向行著的、泊著的船隻兜攬生意。當一個夥計跨過船來,遞給朱大師一本歌摺(點歌簿)請他「點幾出吧」,朱大師勉強翻了一翻摺子,隨即退還給那夥計,直覺「遇著難解的糾紛」。

拒絕了歌妓之後,大師心緒起了變化,先前對美景的沉醉轉為落入現實的壓力。整整一大段落,他陷入躊躇、悵惘的情思中,一面盼望一面卻感到道德的禁制。長長的自白讓人覺得:不過就聽個曲兒,朱大師的自我檢視也未免太過嚴苛!果然,歌舫離去,獲得暫時寧靜之後,大師有了反思:「我的思緒又如潮湧了,兩個相反的意思在我心頭往復:賣歌和賣淫不同,聽歌和狎妓不同,又干道德甚事?」原以為大師已經將事情想得通透,沒料到,接下來,他還是連續拒絕了兩隻前來兜攬生意的歌舫。所以,那一夜的秦淮河之旅,有景色、有人物,還有途中聽見斷續的歌聲:從沿河妓樓飄來的、從河上船裡渡來的,其中獨缺歌妓真切、完整的一曲。朱大師的夜遊,就在想聽歌卻因顧忌太多沒聽著的悵悵然中結束了。

歷史是秦淮河的養料,而河畔的妓樓以及樓中、水上的歌妓,即是歷史的一部分。朱大師從現實走入歷史遊秦淮河,卻因為自覺不該賞玩歌妓去聽她們唱歌而壞了遊興。反觀過往,當明朝末年「金陵八豔」盛名遠播時,還有文人記述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長板橋一帶,舊院諸名妓的容貌和風采,而留下《桃花扇》、《金陵百媚》及《板橋雜記》等著作呢!

從〈南京夜曲〉變成〈南都夜曲〉

雖然「六朝金粉」秦淮河已隨著歷史的流淌逐漸失去昔日風韻,但是,其舊時的盛世榮景依然令人憧憬。1938年(日治時期昭和13年)在台灣,一首由郭玉蘭作曲、陳達儒作詞的台語歌〈南京夜曲〉公開發表。歌詞內容就是描寫一位「公學校」(日治時期,政府開設的兒童教育學校)女訓導到南京旅遊時所見聞的心情寫照。作詞者除了藉由女訓導神遊河房、河廳、綠窗朱戶、夾岸而居的秦淮河,更深入表達中國江南歌妓的處境與情愫,然而詞意亦頗為貼近日治時期煙花女子的心聲,反映了當時社會某個階層的人物、思戀情郎的內心感受,而流露出幾許無奈與孤寂。

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帝國統治的台灣,轉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收。〈南京夜曲〉原作詞者陳達儒先生,顧慮歌名「南京」為中國城市,恐有影射南京國民政府之嫌,為避免冒犯執政當局惹禍上身,他將歌詞中有關南京的地形地物如:紫金山、秦淮河等,修改為「東平山」及「安平港」使得歌曲融入台南在地風土,同時也更改歌名「南京」為「南都」(台南雅稱),才定版成為普遍公認的〈南都夜曲〉。

傳唱至今八十六年的〈南都夜曲〉除了安然度過當年戒嚴的「禁歌」時期,也成為少數台灣本土歌謠被日本人翻唱的代表作。歌曲中,女聲哀怨落寞吟唱:「南都更深,歌聲滿街頂,冬天風搖,酒館繡中燈。姑娘溫酒等君驚打冷,無疑君心先冷變絕情……」

台灣的飲酒歌不多,如此露骨刻畫酒場女子心聲的作品更是少見。由於陳達儒先生已不在人世,無法探知陳先生當年是否因為嚮往舊時秦淮河風情,而虛構了「女訓導」這個導覽人?但不論原創者靈感來自何處,〈南都夜曲〉無疑是專家們一致推崇詞曲皆美的佳作。這些年來,方瑞娥、鳳飛飛、江蕙等,不同世代的台語歌后,皆演唱過。在歌后們相繼完成傳承任務之後,但願年輕朋友也欣然接棒傳唱這首悽美感傷、阿祖級的老情歌〈南都夜曲〉。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記憶藏寶圖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綦孟柔/灰色地帶

蘇彩菁/那是我的鞋

海德薇/文字創作者如何不吃土

一句好話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