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漢澄/貪婪之腦

貪婪之腦。圖/陳冠豪
貪婪之腦。圖/陳冠豪

貪心不好,大家都知道,或者說大家一直被這麼教導。佛教說「貪、嗔、癡」是「三毒」,《聖經》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基督教的「七大罪」中就包括了「貪婪」,而另一個「暴食」也跟貪心有關。中國儒家更把貪心看作處世大忌,孔子說:「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歷來官場上的壞官皆被叫作「貪官」。我讀書不多,從來沒見過中外典籍有公然讚美貪婪的。

這麼說來,貪心顯然是壞事。然而,恰恰是這種看似一面倒的價值判斷,特別需要懷疑。試想一下,一個人若是不貪心,群體中的食物缺乏時他會先餓死,異性缺乏時他會先絕後。所有的人若是都不貪心,我們現在應該還停留在《老子》的「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或〈桃花源記〉的「阡陌交通,鷄犬相聞」的農牧甚至漁獵社會,哪來有核電有網路,能上太空,養活八十億人的龐大科技經濟體?那麼,哪一種生活方式比較「好」呢?在評價貪婪時,我們發現就連對與錯,好與壞的區別也變得很模糊。

貪心是壞事嗎?

想真正理解人類的行為進而賦予價值判斷,經典與傳統教條皆是不可靠的,因為它們只想教訓人,而不關心客觀真相。要解答關於貪心的疑問,必須先弄清楚:一,貪心的定義是什麼?二,貪心對自身與群體的影響是什麼?早年這方面的科學研究不多,2008年美國爆發了次級房屋信貸危機,其後導致了全球金融海嘯,世界經濟重傷。人們事後細究這場奇特到近乎荒謬的災難,認為成因歸根結柢,主要就來自於金融市場操作者的貪婪。此後針對貪心的心理學以及腦科學研究,就如同雨後春筍紛紛出現。

「貪心」其實沒有公認的定義。目前心理學對貪心的操作定義是:「總是想要更多,總是沒法滿足。」據此而設計的調查問卷,可以為科學家分辨出具有「貪婪人格特質」的人,用以做進一步的研究。過去的一些學者會把「為了得到更多而不惜損害他人」這一點也加在定義當中,此一特質正是歷來人們把貪心貼上「壞」標籤的緣故,但本身就具有價值判斷意味的定義,很可能會妨礙研究的客觀性,所以目前針對貪心的主流科學研究傾向不列入這一點。

貪婪的科學觀

今年剛發表的一個來自荷蘭的研究,調查了數千位國民,比較具有「貪婪人格特質」的人與一般人,看他們在生活的一些重要指標上有何特色。結果相當有意思:貪心者的個人金錢收入並沒有比較高,但全家金錢收入確實比不貪心者來得高(他們自己未必比較會賺錢,但也許會選擇能賺錢的伴侶或督促伴侶去賺錢?)。愈貪心的人擁有的性伴侶數目愈多,但每次的感情關係持續時間會愈短,而產生子女的數目也愈少。這表示貪心者更遵循生物演化上對個體有利的「多子多孫」本能,但在現代社會結構的局限下,實際上反而得不到多子多孫的實效。最後一點,愈貪心的人擁有的「幸福感」與對生活的滿意度就愈低。這一點很容易被人拿來說嘴:「你看吧,貪心沒好結果對吧!」但我們對此必須保留一些,因為不要忘記,貪心的定義就是「總是想要更多,總是沒法滿足」,因此貪心的人的幸福感與滿意度比別人低才是天經地義。

在職場中,貪心是好事還是壞事?來自中國大陸的一個針對數百位職場員工的研究,有著很有趣的發現:愈貪心的人愈想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因此工作表現確實要比不貪心的人來得好。但反過來說,愈貪心的人愈會感覺職場的環境是不公平的,而這種不公平的感覺會造成工作表現下降,抵銷掉一部分他原本的優勢。換句話說,貪心是職場的雙面刃。

貪心的人容易覺得環境不公,但他們自己真的注重客觀公平嗎?德國的一個研究,讓貪心的人與別人合作玩個賺錢遊戲:若自己取出的愈多,別人得到的就愈少,如果雙方取出的都太多,兩人的獲利皆會下降。結果發現,貪心的人總是會取出過多,即使這意味著對方或兩人因此蒙受損失。這似乎說明了為什麼貪心的人固然自身表現不俗,但往往在團體中惹人厭。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做出這種危險而不理性的行為呢?

另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研究團隊給了我們初步的答案。給受試者玩穩賺、穩賠以及賺賠參半的三種賭博遊戲,用功能性磁振造影監測大腦的即時活動。結果發現愈貪心的人愈容易做出過度冒險的行動,而這個冒險的傾向,起因於他們用來調節獎賞迴路藉以「避害」的那個腦區(內側眶額葉皮質)的功能是不足的。簡單來說,貪心的人想賺得愈多愈好,但他們的大腦會忽略損失的風險,無法抑制自己的不當冒險。這似乎可以解釋2008美國金融風暴中華爾街那些闖禍的傢伙的行為,尤其他們當時用來冒險的是別人的錢。

有了現代科學,我們對各種人格特質與行為傾向理應有更正確的認識。拿貪心來說,它不是一個好或壞,該迎還是該避的東西。我們目前不完全清楚貪心來自於先天或後天,但由於貪心符合演化競爭的需要,而我們的大腦又能因應環境而自我塑造,因此極可能兩個成分都有。對自己以及對群體來說,貪心可以成為正面的能量,但也可以造成負面的傷害。決定利或弊的重點似乎不在於人貪不貪心、有多貪心,而在於該把貪心的人放在什麼位置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腦科先生說古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陳瑋柔/東京駕駛人

林綠如/嫉妒,零點零零幾

曾詩琴/一顆糞球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