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萱/新舊北投圖書館大PK

圖書館位在北投公園,因木造方舟般的特殊造型,且曾是台灣指標性的綠建築之一,成為許多遊客必訪之處。不過這個圖書館對在地人來說,可說是愛恨交織,覺得美而喜愛的人當然有,但更多人直言那根本是「觀光圖書館」。

有次我跟鄰居聊起這個話題,她懷念地說:「我比較喜歡舊圖書館!」是的,其實北投公園先後有過三座圖書館:平房式的陽明山管理局閱覽室、完工於1987年的舊圖書館,最後才是如今的北投圖書館。讓鄰居心心念念的舊圖書館,是一座白色水泥磚方形建築,因為是海砂屋,有漏水、牆面裂開等問題,2000年閉館,拆除、重建後,於2006年落成現在的新館。

或許因為當時年紀小,我對舊圖書館沒什麼印象,甚至不確定有沒有去過。鄰居就不一樣了,聊起當年,雙眼都在發亮!那時電腦還沒普及到家戶,她和姊姊都會去排隊登記用電腦,一次三十分鐘,打電玩《小朋友齊打交》,試試「跑馬燈」軟體,玩得不亦樂乎;她也會去做作業,用印表機影印資料,剪貼並做成精美的手作書。

雖然不是什麼厲害的建築,可是對鄰居來說,好找書、燈光明亮,就已勝過新圖書館:空間偏暗(取決於天氣,因為採光很受自然光影響),書櫃又矮(當初可能是為了整體視野?),找書總要彎腰或蹲下;另外,她還抱怨書櫃之間老夾著一些奇妙的座位,有時會被藏在那裡的人嚇到。

在她眾多不滿裡,最讓人有共感的,莫過於排山倒海而來的觀光客。剛開幕的幾年,每到假日,新圖書館滿是人流。人多就算了,木頭地板又拿硬底鞋沒轍,高跟鞋喀拉喀拉,皮鞋啪嗒啪嗒,再來幾聲手機鈴響、聊天笑鬧,簡直是雜音交響曲。正因如此,很多在地人都會說,北投圖書館只能平日去。

不過必須說,撇除觀光客,我並不討厭新圖書館,木頭的質感的確舒適,我也喜歡抬頭就是窗外綠蔭,陽台外還有台灣形池子。國高中時,我就常在下課後跑去借一大疊小說回家,沉浸在無邊無界的想像世界;考指考前,我偶爾會到那裡衝刺,與其他備考的人分享緊張與動力;甚至到大學畢業後,開始獨立工作,需要找地方坐個半天,這裡依然是一個最省錢,也讓人安心的避風港。

隨著時間過去,北投圖書館的書愈來愈多,美觀用的矮書櫃早已超載,書櫃上方必須用書擋創造新空間外,所謂奇妙的座位也幾乎被書櫃取代;而眼見綠建築的稀有性不再,更美的打卡點不勝枚舉,曾經川流不息的遊客也相對少了一些。

現在,大概還是會有人不喜歡新圖書館,但使用者依然是驚人的多,即便是平日早上,也有考生早早來占位,阿伯阿姨來看報紙、用電腦,家長帶小孩到兒童區看書。也許,永遠不會有一個空間讓所有人滿意,不過在演變的過程中,人與空間都會磨出更適合的共處方法吧!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北投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陳珮珊/自主另一種深情

丁名慶/放不進購物車的,也許書裡會有

劉雲英/讓座

一句好話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