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孟柔/全面禁用陷阱是對的嗎?

全面禁用陷阱是對的嗎?圖/Ivyy Chen
全面禁用陷阱是對的嗎?圖/Ivyy Chen

陷阱的傷,一直都是救傷裡面最令人感到掙扎的傷。野生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生存,四肢或翅膀缺一不可,陷阱通常導致牠們部分肢體殘缺,有些程度嚴重的,很可能影響後續生存。雖然身體很強壯,但因為瞬間的陷阱傷害,最後只能以安樂死收場。

我們想積極治療,讓牠重返天際

有一回接到通報,一隻中陷阱的大冠鷲要送來救傷中心,中的陷阱種類是獸夾。大冠鷲精神狀態很好,不停地想反抗我們的保定,就在牠反抗的同時,我看到牠的右腳已經少掉整個腳爪,左腳腳爪也有缺損。檢視傷勢時,我查看了一下牠的體態,以滿分五分來說,這隻大冠鷲是很健壯的四分,羽毛柔順有光澤,且年紀應該不大,或許正值青年。然而,以牠雙腳的狀況來看,是無法抓取食物或長時間站立的;猛禽沒有了腳,就失去了生存的工具。當時3D列印動物義肢正夯,考量到牠的健康狀態極佳,我們想嘗試積極治療,看看有沒有機會讓這隻勇猛的大冠鷲重返天際。

在實際做出3D列印之前,我們先使用一些簡易的包紮,讓牠練習以雙腳站立,並觀察到牠在籠舍內可以用包紮的雙腳降落在平台上,甚至以此踩著牠的獵物、成功捕獲小雞。隨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大冠鷲漸漸習慣了籠舍內的生活,但始終沒有習慣人類的打擾,只要有人進去清理籠舍,牠就會嚇得到處衝撞。失去雙爪的牠無法很準確地抓在菱形網格上,往往用頭去減速,使得牠的鼻蠟膜部位反覆擦傷出血,羽毛也因為撞上網目,每天都會斷掉幾根。

這段嘗試的期間,我們看到大冠鷲的確可以適應腳上的異物,靠3D列印義肢的開發推測是沒有問題。不過,萬一未來野放之後,義肢需要調整或是出狀況,我們要如何捕捉這隻大冠鷲回來呢?假使抓不回來,義肢未來在野外有可能是殺死大冠鷲的原因之一。最終,我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確定現階段沒有人力及資源長時間追蹤大冠鷲,也沒有比較實際的方法可以定期成功捕捉牠回來調整義肢,即便長期收容,我們也看到牠無法接受人類自以為低頻度的打擾,最後還是決定使用過量的麻醉,安樂了牠。

比起獸夾,套索更是難以捉摸

照顧三個月的動物,從希望墜入失望,獸醫助理在我施打安樂死的藥劑後,落下了眼淚,我則是用聽診器靜靜地聽著牠的心跳,從強而有力到一片寂靜;儘管失望,但至少沒讓大冠鷲陷入長期收容的絕望。我沒有安慰助理,助理也沒有安慰我,只是轉頭說:「我要去餵其他動物了。」我想我們大概都知道,安慰了彼此,會抓不住心中那條最後的理智線。

動物保護法於民國100年增修條文,規範任何人不得製造、販賣、陳列及輸出入獸夾。許多年過去了,獸夾的案例在救傷單位端看起來確實減少了,可真的減少了嗎?坊間仍有販賣的管道,動物的傷亡縱使減少卻並非消失,研究員在山林中依然會遇到擺放在落葉草徑中的獸夾。山林不像都市遍布監視器,若有宵小,警方可透過監視器循線追查,那山林呢?研究員差點踩到的那個獸夾究竟屬於誰,始終只有放獸夾的那個人知道而已。由於製造及販賣容易,追查卻極其困難,檯面上禁得火熱,檯面下也沒有降溫。

過去吵的是禁獸夾,近年來吵的是禁套索。比起獸夾,套索更是難以捉摸,甚至不需要商品化,只要五金行的幾個零件就可以做出來。然而,若以「禁用」、「罰則」的方式阻斷,往後受傷的動物很可能直接消失在山林裡,連救援的機會都喪失:2023年紀錄片《一隻之死》,最後黑熊就是喪命在人類的槍口下,因獵人以為誤捕黑熊會遭受罰則,所以在野外解決了牠,若不是黑熊裝有發報器,這起悲劇將永遠埋藏在山林中。面對人類這個大熔爐,就像救傷面對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一樣,我們必須一一盤點各族群的生存方式,例如農民面對農損,是否可以發展出比套索更好的防護措施?原民面對狩獵,是否可以發展出更友善的獵具?在狩獵文化傳承上,有沒有辦法落實尊重自己的獵物?如何避免盜獵?詳實地盤點使用套索的受眾,既然有需求就必須面對它、改善它,而不是一味禁用它,畢竟自然資源是由動物與人類共享,適度的資源使用,也是維持生態平衡很重要的一環。

改良式獵具。照片提供/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獸醫師想讓你知道:農業部林業署近年來推動「改良式獵具」,同樣是套索但具有較小的口徑,踏板可設定壓力值,能降低捕獵後的傷害;同時亦推動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若誤捕黑熊自主通報,將獲得獎金鼓勵,提高誤捕獵物救治的機率。要解決環境問題,跟在地居民合作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作者創辦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投入花東地區野生動物救援及環境教育。若您願意一起參與,請見:https://www.wildonetaiwan.org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野生動物救援筆記 台灣黑熊 綦孟柔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魯人/老男生,動起來

老編垚順/場上飛球

力偉/紅包袋裡的「誠意」

吳錄盛/遲到的刈包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