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萱/那邊是墓仔埔欸!

台灣常出現模仿國外的新興觀光景點,近年也出現了號稱「媲美北海道富良野」的花海公園,全名叫「北投社三層崎公園」,2019年整治開放後,以年底到年初都會在山坡放滿各色鮮花作為賣點。雖稱不上多壯觀,但可能台北也挺無聊的,各種打卡慢慢爬入社群軟體。

今年農曆一月初三、四,悶壞的人們傾巢「走春」之際,我媽朋友傳訊邀約:「要不要去看花海?」媽媽轉頭問我們要不要加入,爸爸聽聞地點,第一反應是:「那邊是墓仔埔欸!」

原來,公園改建前是北投第三公墓,許多老北投人曾去掃墓、拔草。什麼花海不花海,不就是片墓園嗎(雖然遷葬了)——我爸想說的大概是這個。像是呼應他的喟嘆,陪我媽去湊熱鬧的那天,路上經過一位滿頭白捲髮的阿嬤,她看著滿山坡的人潮,帶點「年輕人都不懂」的優越,悄悄吐出三個音節:「墓仔埔。」聽了有點好笑,卻又莫名可以感受到「花海與墓地」組合的奇妙。

這樣的衝突感,好像也預示了這個公園的複雜歷史。最早居住於此的(或至少目前可追溯,且為我所知的)族群,是巴賽族的北投社、嗄嘮別社,屬凱達格蘭族的一支,傳說祖先來自太平洋的「三賽」(Sanasai),因不堪妖怪山魈(Sansiau)之擾,跨越大洋來到台灣。「北投」(Ki-pataw)一名正是源於巴賽族語的「女巫」——因北投有硫磺,總是煙霧繚繞,恍若有女巫出沒。

我過去為了寫北投歷史小說,曾試著認識巴賽族舊時的生活樣貌。對田調技術馬馬虎虎的我來說,調查並不容易:明明是曾居住於此的一群人,留下的足跡為什麼這麼少呢?除了凱達格蘭族新舊教會、有「番仔厝」之稱的寺廟保德宮,再來就是「凱達格蘭文化館」僅一個角落的遷移史介紹,看完只能得其骨架,無法感其血肉。

幸運的是,在翻閱舊書、研究紀錄的同時,緣分帶我找到曾拍攝巴賽族耆老的導演,像是打開封印許久的寶箱,他絮絮叨叨訴說起這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日治時代以前,巴賽族已居住於頂社,因有三座小山丘交疊,該地被稱為「三層崎」。而後日本人想採瓷土,靠著威脅利誘、嚴刑拷打,逼迫頭目蓋手印、同意遷至「中社」(現政戰學校、復興崗一帶)。搬遷沒多久,日本人又以蓋跑馬場為由,讓族人移到「下社」(現番仔厝保德宮一帶)。

與其他族群混居、爭地的過程中,許多族人離開了,語言、文化、認同也漸漸消失,「北投社的近代化,就是一段離散史。」又更之後,日本政府戰敗離去,國民政府來台,持續開採瓷土,發展陶瓷工業,直到土石流才罷手。

我第一次去三層崎不是花季,杳無人煙的公園冷清得像荒地。俯瞰整片山坡,幾乎難以想像這曾是巴賽族的安居之所。我想起導演說的:「馬偕傳教到頂社後,許多人信了教,清晨或是傍晚,有人在唱詩,隔壁的人聽到就一起唱,本來是一家人在唱,慢慢變成兩家、三家、四家、五家,最後變成整個山谷的大合唱。」

那一刻,我有點希望北投真有女巫,能把這樣的歌聲重新帶回這片花海、墓地、血淚交雜的山丘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青春名人堂 北投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魯人/老男生,動起來

老編垚順/場上飛球

力偉/紅包袋裡的「誠意」

吳錄盛/遲到的刈包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