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亞妮/將海洋帶進每個人的心裡

在台大博雅館展出缸體招募志願者。照片提供/近海珊瑚團隊
在台大博雅館展出缸體招募志願者。照片提供/近海珊瑚團隊

「近海」是由一群台大學生組成的團隊,試圖透過研發「能在家照料的微型珊瑚缸」,期盼更多人加入保育海洋生態行列。「近海珊瑚」的四位成員,分別是台大漁科所的吳鎧任、電機系的劉桓誠、機械系的劉緯騏與化學系的朱柏叡;最初,他們透過台大的「創意創業學程」相聚,想研究輕便的水質檢測裝置,便利有需要的大眾觀測海洋水質,幫助改善近海汙染問題。但就在成員參觀鎧任所在的漁科所實驗室時,忽然被一座很漂亮的珊瑚缸吸引,轉而觸發了他們「每個人都可以養珊瑚」的想法——「養珊瑚」在他們心中當然不是賞玩,而是為了復育。

珊瑚是他們打開藍海的鑰匙,團隊成員本就有感於近年來海洋暖化、化學汙染等等,所造成的珊瑚大規模白化現象,正苦於無處施力時,聽了文教基金會推廣青年築夢計畫的校園說明會,立即決定不眠不休在截止日前趕工出「近海珊瑚」計畫。時間雖短,卻意外順利,因為「近海珊瑚」早已是團隊共同的理念,一開始就無比認真。他們成功申請到了計畫補助,但也相信即使沒有得到這筆築夢基金,依然會努力完成,不管是藉由群眾募集或是其他方式,「當然,我們也知道因為資金的問題,這條路,會比現在走得更辛苦。」

Seample進入校園教導珊瑚知識。照片提供/近海珊瑚團隊

珊瑚,作為海裡的樹木

一路上,他們不只一次遇到人們問起:「珊瑚缸裡需要其他生物陪伴嗎?」「比如小蝦小魚?」許多想法被一個微型缸延伸出來,更讓他們確信,透過這個計畫,也能延伸人們對於海洋的想像。在他們心中,珊瑚雖然是一種壽命很長的動物,但有時也可以將牠視為海底森林裡的樹木,森林中除了樹,還會有昆蟲與不同生命,那麼海底也同樣需要魚類、蝦蟹完整一個生態,維持牠的生命。雖然珊瑚缸目前以照料、復育珊瑚為主,不太需要其他生物,但卻能吸引人從缸思考自然,從關注珊瑚導向更多人看向海洋。

桓誠從自身經驗談起:「雖然常常聽到珊瑚復育,但多半是看媒體上的文章,總不夠深入,團隊才想做一件讓人更能感同身受的事情。」透過照護、飼養缸中珊瑚,得以認識牠的生存環境有嚴格的溫度條件(攝氏二十至三十度間)、光照與水質也得模擬大多數珊瑚最適宜生長的至三十尺深度的水域,尤其是水溫低於十八度、高於三十度時,珊瑚身上的共生藻很容易被排出與鈣化,這也是造成珊瑚白化的主因。珊瑚作為計畫的靈魂,團隊也向許多學者尋求專業建議與幫助,透過就讀漁科所,也有豐富潛水經驗的鎧任,團隊得以認識更多有力幫手,像是他們的珊瑚顧問——楊珊樺與識名信也老師,識名信也更是極有經驗的台灣珊瑚復育專家。在他們的支持下,更得以評估珊瑚的生長狀況、適合生長的環境與種類。

每一個微型缸中的珊瑚,皆是團隊從各機構蒐集而來,將許多實驗後準備丟棄的珊瑚,一一救回;這些狀況沒有很好、即將犧牲的珊瑚們,就被拿來作為培養、復育的主角。團隊期許:「如果能夠藉由計畫,養好珊瑚,讓實驗室循環使用,就不用一直去野外採集;或者能更進一步,經過一些生態的評估後,復育成功的珊瑚們能重新被種回自然的海域。」「近海珊瑚」的遠程目標,是想以此盡可能地彌補原本造成的海洋損耗,計畫還在初期,夢想與珊瑚都在萌芽。

團隊在今年二月,也發起了台大校園裡的復育活動,透過調查問卷與程式抽籤,選出了十五位體驗者,讓他們認養珊瑚微型缸一個半月。整個計畫總共製作了二十個缸體,還有五個缸交由專業相關人士進行復育,藉此收集各種不同體驗者的改善意見。團隊表示,活動順利完成,每位參與的學生都覺得經驗深刻,甚至有人因為親睹珊瑚的成長,深受感動,主動申請加入團隊,成為了新成員。

團隊參加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決賽獲選。

執行夢想的艱難

當然,期間亦有許多困難,團隊有趣地形容:「這是一段充滿意外的過程。」每天冒出不同問題要處理,比如缸體的電路、控溫晶片,乃至組裝上的困難等,且無論日夜,他們皆得隨時關注體驗者的群組訊息,在第一時間回應那些從執行面到情感的分享。然而,真正的挑戰,來自計畫本身:緯騏認為,「相比以前讀書、考試,只需要求自己,現在要一直保持整個計畫同步,比較困難。」執行「近海珊瑚」時,有許多要與上游、下游溝通的期程與進度,加上外部的不確定因素,團隊總要做更多能即時應對的準備。

夢想與理想,說來美好,實在不易,許多時候都無法與現實的收穫等價。團隊成員說起築夢路上的焦慮,當聽到同儕都在實習、找專題、賺了多少錢時,難免會懷疑自己是否不務正業?桓誠說,偶爾會自問:「這計畫對我來說,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回顧初心,他想起自己追求的是不被大眾的價值觀局限,要將時間花在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情上時,他的回答,每一次都是更加堅持,因為這一路從來沒有後悔。

隨著一年的計畫即將完結,「近海珊瑚」正積極尋找持續發展的可能,像是設立推廣海洋生態的課程,以開拓獨立財源,課程對象主要針對八到十二歲的學生們,介紹深海生態,進而了解到捕撈漁業對深海生物、台灣海洋環境的影響。除了以此傳遞海洋保育,還期盼做到如同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所推廣的——持續有夢想的事情,海洋保育就是他們想完成的夢想。

問起他們,為什麼是海?而不是山林或島嶼上其他的自然景物。他們從微型珊瑚缸說起:「我們相信人會因為家裡養了珊瑚,或是去上了一個海洋課程,開始想要理解海洋與它裡頭的生物。」台灣雖然是一座海島,島民們卻常常抱有一種大陸思維,視海洋為需要保持距離的莫測危險。「我們覺得很可惜,明明是一座海島,卻把自己封在陸地上面。」微型缸如意象的延伸,從一個缸、一個生命,再到一次具體的體驗,透過讓人親身經歷,發覺海的美好。就像「近海珊瑚」中的「近海」,一直是靠近與親近海洋的意義,他們將此視為共同的團隊價值,開始計畫成立工作室,邀集共多有志夥伴,一起把海洋帶進人們的生活裡。

圖/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第八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植一顆夢的種子」,讓夢想的種子發芽!要達成心中的夢想,距離有多遙遠?不要遲疑,勇敢邁向未知的旅程,讓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陪伴你築夢。即日起開放網路徵件至10月20日止,總獎金300萬元!詳細資訊請至www.tsmc-udreamer.org查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一起來築夢 台積電 珊瑚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陳冠言/職場海洋生物變身指南

【繽紛講座】那些畫裡的人都有病:醫師的跨時空看診

羅昆芳/圓滿的第六堂課

黑潮藍/多莉之舞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