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萱/和你們一起長大:偏鄉營隊志工能留下什麼?

和你們一起長大:偏鄉營隊志工能留下什麼?圖/圖倪
和你們一起長大:偏鄉營隊志工能留下什麼?圖/圖倪

我大一、大二參加了校內的服務性社團,寒假都會到花蓮縣水璉國小擔任育樂營志工。在那裡,我認識了一群生長在山與海之間的孩子,他們有著多元的族群背景:客家、閩南、阿美族、撒奇萊雅族、新住民,個性也大相逕庭,有的安靜內向,有的衝動暴走。

如果要說他們有什麼絕對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住的地方被稱為「偏鄉」。我們服務過程中常會聽到,雖然許多年來資源不斷挹注,可是相比城市,孩子依然缺少陪伴與刺激。這正是為什麼我們會出現在那裡——儘管這樣的志工是不是真的「有用」,答案因人而異。

穿透歡樂表面,是結構性的疑難雜症

水璉國小是一個環山面海的小小學校,操場中央有一棵老榕樹,營隊期間小朋友常常拉著我們到那邊打球、玩耍。就算到了上課時間,體力滿滿的小怪物們也絲毫沒有想回教室的念頭,因此我們設計教案時總要絞盡腦汁,結合大地遊戲、手作、演戲,試圖偷渡國際視野、科學知識、性別議題這樣嚴肅的內容。

頭腦及身體並用一天後,我們每每累得像條狗,他們卻依然精神旺盛,直到天黑,學校都不斷迴盪他們稚嫩的呼喊。有時他們還會教我們騎獨輪車——這是水璉國小的特色,每個小朋友都會騎。我們這些手腳不協調的大人踩上踏板後,往往只有攀著圍牆、腳抖到不行的份,他們就會得意洋洋地騎著車在我們周圍轉圈。

等他們終於倦了,被我們送回家,隔天他們又會滿血回歸,一大清早就到我們住的教室窗邊大喊:「哥哥姊姊起床囉!」前一晚熬夜檢討的我們忍不住把頭埋進睡袋,誰都不想當最先開門的勇者。

營隊大部分的時間,都會被這些抑或失控、抑或歡樂的小事填滿,可是在這些表面下,偏鄉常有的青年外移、隔代教養、不當管教、文化流失,還有任何學校都會有的排擠、霸凌問題,一一潛伏其下。有些可能要問了才會知道,有的卻是直接肉眼可見。

對於這些,短期志工能做的真的有限。常聽別人說,帶小孩像是重新過一次童年;在帶營隊的時候,我也常常覺得自己變回國小時的自己,而且還被位移到一個更艱困的地點,人生遊戲難度直接跳三階。

為眼前的現實束手無策,是一種很無力的感覺,好在我身邊有很多志工夥伴能分享各自的懷疑與困惑。在上營的最後一天,我們儀式性地走到水璉的海邊,赤腳踩入海水中,讓心情隨著潮起潮落慢慢被梳開。

一起好好長大、畢業的小心願

「偏鄉志工」一詞往往同時乘載著褒與貶,常聽人詬病大學生志工到偏鄉幾天就拍拍屁股走人,什麼都做不到,徒留小朋友想念、難過。

這有部分的真實——我很難說我們真的為水璉的孩子帶來了什麼,也不確定他們是否有為我們的離開感到難過。不過我很慶幸的是,營隊結束後,我們並沒有斷了聯繫。大學四年中,我和志工夥伴每年都會在兒童節連假挑一天回水璉,找認識的小朋友聊天、閒逛。他們會跟我們介紹長輩說的部落「聖山」,興奮地分享豐年祭做了什麼,神祕兮兮帶我們去看學校畫框後面的蝙蝠,也有很多時候,他們會像個科技冷漠的「屁孩」,一臉酷酷的,對人愛理不理。

因為太常跑花蓮了,我們常笑稱那是「北花一日生活圈」,早上搭火車衝到花蓮市區、搭客運到水璉,然後再趕晚上的火車回台北。有時候錯過了車,或是沒買到座位票,就只能一路站回去。但不管有多舟車勞頓,看到孩子時總覺得很值得。

我不知道每個人怎麼認定這段關係,不過在我心裡,比起志工與受助者,或是老師與學生,我們漸漸地更像遠方的朋友,雖然不常見面,但是不會消失,在遙遠的兩端,我希望我們都會好好長大。

大四那年,我和幾位志工夥伴即將畢業,剛好我們大一時帶的三年級學生也準備升國中。那一屆學生中,除了一個轉學生,另外兩個都是我們比較熟,也見過比較多次的小朋友。我們突發奇想:能去參加他們的畢業典禮嗎?確認這件事是可行的之後,我們幾人就帶著畢業袍直奔水璉。

就像大多學校活動,他們的畢業典禮充滿無趣的長官致詞,但也有很多可愛的部分——與都市學校不一樣,一班只有三人的他們人人都有獎,也因為全校大家都認識彼此,氣氛很是溫馨。看著平常一臉跩樣的他們彆扭地致詞,我們坐在後頭都忍不住「姨母笑」。

典禮結束、對小朋友送上祝福後,我們幾個「前志工」漫步到海邊,那片海就如當年我們看到的一樣,好像什麼都沒有變。我們穿上畢業袍走入海中,輕聲說笑、聽海的聲音,我默默把眼前畫面存進腦中,對於水璉、這些孩子,以及如何成為他人生命的一部分,我希望都能好好記住。

一轉眼,他們就上大學了!

直到現在,我的臉書和Instagram上仍跟幾位帶過的小朋友(已經不是小朋友了)是好友,他們的成長不斷提醒我時間的流轉:太棒了,他進入國中棒球隊!啊,他們上高中了!什麼?他們上大學了!每次和其他志工聊到這件事,總是有種爸媽看小孩光速變化的感嘆。

雖然多數時候,我和他們不常聊天,但時不時還是會講點話,幾次是對他們生活的進展說聲恭喜,也有時是看到他們心情不好,我就主動傳一句:「如果有需要的話,我都在這邊。」

我不知道這對他們來說有沒有用,但我想,至少這是我能做的。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成為他者的過客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盧素梅/啟動「超級任務」

梅子/Push他一圓寶馬夢

海德薇/你我身邊的祂們

一句好話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