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萱/看見你我之外的牠:動物之家給人的生命課程
2016年,我因為一個大學期末報告,第一次進入了板橋動物之家。我依然記得第一次進入動物之家的不適應:此起彼落的狗叫聲在犬舍迴盪,濃烈的毛髮、排泄、飼料、潮濕的氣味竄入鼻中,有些狗抬起兩隻前腳,撲向鐵絲網。
我有點不安,我沒有養過狗,也不太會分辨那是善意還是示威。但當我看到一隻黑狗把臉塞到網洞中,水潤的眼睛直盯著我時,忽然覺得很難過,不自覺蹲下來,試著輕輕觸碰牠濕軟的鼻尖。大概正是那時候開始,這樣的觸動慢慢從一份報告,延伸到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從零星志工的自發行動到難搶的志工活動
板橋動物之家的志工隊非常活躍,是許多流浪動物志工的啟蒙地,甚至也是演藝明星常出沒的地方。這大概有很多原因,首先它交通方便,捷運亞東醫院站走路十餘分鐘即可抵達,不像其他動物之家大多因為空間需求、狗叫噪音問題等,只能躲到城市邊陲,遠離民居,要轉一到兩班公車,甚至步行上山才會抵達。
這裡的志工隊組織也非常完整,資深志工很熟悉帶領新志工的方法,有一套經過千錘百鍊的SOP,能提醒新手與狗狗互動該注意什麼,整場活動從攝影師幫狗和志工拍美麗照片,到提供志工在臉書發文的Hashtag模板,皆不斷引導大家幫助流浪動物創造更高的曝光率、提升被收養的機會,也吸引更多人來當志工。
能夠走到這一步,大概是2013年成立志工隊時所難以想像的:當初就是幾個來自各行各業、愛動物的人在周末相約到收容所,想幫狗狗做一點事,沒想到愈來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陸續加入。從我2016年十多名志工一起在放風區遛狗,現在放風區從一個變成兩個,志工人數也直接加倍。
和狗狗相親,也看見人間百態
非資深志工的工作流程很單純,有上午、下午兩個場次可以參與,每次兩小時,每小時牽一隻狗在放風區走走,餵牠們吃肉、檢查牠們的健康和受傷狀況,透過這樣的互動,讓狗狗更習慣與人相處。資深志工除了協助流程的進行,有時候也會到籠內陪伴不敢出來、比較緊張的狗狗。
我常常覺得做志工很像是在跟狗狗相親,與不同狗狗的互動過程中,我發現每隻狗就像人一樣,個性大相逕庭:有的精力旺盛,會拉著志工跑一小時;有的害羞畏縮,從頭到尾都夾著尾巴;有的則是只鍾情於某個志工,其他志工想要親近都不領情。而能不能合拍,也真的像極了愛情,有些人牽到害羞狗會不知如何是好,遇到暴衝狗卻很有一套。這樣的經驗對有打算養狗的人來說,是一個絕佳認識自己也認識狗的機會。
經常來當志工的話,就會默默被歸類為「資深」,跟大家熟絡起來,有能力幫忙活動的運作外,也會知道一般人不清楚的祕辛。例如動物之家收容的主要是貓狗,不過有時會出現奇妙訪客,像是可以生蛋幫狗狗加菜的母雞、闖入民宅所以被帶來安置的驢子,而最常見的,大概是走路扭頭擺腰的大白鴨!
為什麼是鴨子呢?因為傳統喪禮有「帶路鴨」的習俗:在一年內有兩位親人過世的話,會找一隻鴨子來承擔煞氣。儀式結束後,這隻幫人攬下不幸的鴨子既不能吃,又不能帶回家,就會變成流浪鴨——我聽到時覺得匪夷所思,猜想鴨子本人對這整件事應該也非常困惑。
在動物之家待久了,會看到人間百態,像是一百萬種棄養原因,可能是體型太大、腳是白的、太吵了、不會叫;又或是人們大排長龍等著抽籤領養柯基、柴犬,卻有許多米克斯一輩子乏人問津。
平常志工活動都很輕鬆、歡樂,這也是資深志工們希望塑造的氛圍,扭轉大眾對收容所「悲傷」、「沉重」的印象。可是每當聽說或看到這樣的事時,總會特別深刻地意識到,當我們各自回家後,這些動物依然需要在收容所找到生命的出路。
是對生命的陪伴,也是議題的參與
受到紀錄片《十二夜》的影響,我去板橋動物收容所的時候,這裡已經沒有繼續進行人道處置,隔年零安樂更是準備全面上路。這算是很大的進展——與資深志工聊天時,就會知道不斷見到生命消失是很難受的,和自己比較親的狗將被安樂死時,他們一整周都會很焦慮,真正執行的那天,會和夥伴一起流淚。儘管獸醫師總會試著延後安樂死的執行,可是面對不斷被送進來的犬隻及有限的空間,實在沒有選擇。
零安樂後,看似不會再有這樣的傷感和糾葛,但桃園新屋收容所園長簡稚澄的自殺,提醒了社會,如果流浪動物數量無法有效減少,收容所將面臨更大的困境。經過了六年多,在絕育、精準捕捉(只抓被通報的動物)的推行,以及民間狗場、團體的支援下,收容所好好運作至今,「領養代替購買」似乎也成為了不再需要用力宣傳的常識,然而近年卻也出現更多流浪動物攻擊野生動物的案例,彷彿迴圈一般,有人在公共政策平台提議要恢復撲殺,或是至少禁止民眾餵養流浪動物。
流浪動物作為社會議題,滿是難以解決的矛盾。在巨大的高牆之前,擔任志工,或許是作為一個個體可以去認識議題的起點。
不過,大部分的志工其實也沒想得這麼宏大,當我問起資深志工:「為什麼能一直來?平日上班很累,周末不會想休息嗎?」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因為喜歡。」
我想,做一個選擇的理由往往千百種,但是「喜歡」終究是萬年不變、最純粹的原動力。而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的情分,陪伴了無數的流浪動物,也讓社會有多一點往前走的機會。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