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漢澄/人中之蟲

人中之蟲。圖/Emily Chan
人中之蟲。圖/Emily Chan

食物相剋生蟲蟲

小時候沒有手機也沒有網路(是的,真有過那樣的年代),所以家家戶戶都有日曆。日曆都會附上一張圖文並茂的「食物相剋中毒」圖表。那時候不懂事,不知道公開發行的印刷品特別會鬼扯,所以被它嚇得不輕。照圖表來看,稍不小心就會中毒,而解毒法又很奇葩。比方說田螺跟麵一起吃會中毒,解毒要用「雞屎白」,牛肉跟韭菜一起吃會中毒,解毒要用「人乳」。我要是一時不慎,在圓環夜市的小攤吃了田螺後,換一攤吃了牛肉麵,接下來再換一攤吃了韭菜水餃的話,豈不就是兩毒併發?急切之間,我要到哪兒去找雞屎跟人乳來著?真是不讓人活了。

食物「對衝」傷害人體的說法,不只放在農民曆上嚇人,也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古代的正規醫學。東漢張仲景所撰的中醫臨床經典著作《金匱要略》當中,就有這樣的警示:「食膾,飲乳酪,令人腹中生蟲,為瘕。」什麼是「膾」?膾就是把動物的肉切細了來生吃,是高級美食。《魏書·華佗傳》記載:「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懣,面赤不食。……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所苦便愈。」三國時智慧過人的陳登因為太愛吃生魚膾,肚裡長了大量的蟲,後來還導致他英年早逝,倒沒提他吃生魚時有沒有配乳酪。

西方人也很早就知道人體會生蟲。「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有系統地研究了當時許多蟲病,寫出很生動的病例報告,提到諸如吐出蟲體、腹瀉、發燒畏寒、胸口灼熱、身體虛弱、腹部鼓脹等症狀。承襲「四體液說」的西方正統醫學認為,人體內的蟲是由於體液失衡而無中生有跑出來的。因為從亞里斯多德開始,西方人就普遍相信生物是可以自然發生的。這與中國古人頗有默契,明代汪機所撰的《石山醫案》交代蟲病的來源:「癆蟲、寸白蟲,皆由內濕熱蒸鬱而生,非自外至者也。正如春夏之交,濕熱鬱蒸,而諸蟲生焉是矣。」既然野外又濕又悶熱會自然生蟲,那麼人體內又濕又悶熱當然也會生蟲。《金匱要略》說互不相容的生魚跟乳酪在肚子裡打架,產出幾條蟲來又何足為怪?

西方到十七世紀末,才終於有人想到該把這些蟲蟲查個清楚。義大利醫師兼博物學家弗朗切斯科·雷迪研究了上百種人體以及動物寄生蟲,寫成一部大作《動物裡面的動物的觀察》。他斷定凡是自然界的動物都是爸爸媽媽生的,「所有的生命都從生命而來」,否定了世人相信了兩千多年的「自然發生說」。人們開始知道,歷史上一直困擾著人類的蟲蟲,並不是人體所生,只是借我們的身體居住而已。那麼接下來必須解答的問題就很明確了:牠們平常住在哪裡?怎麼進入人體的?進入人體後幹了些什麼?從那時開始,世界上出現了一門新的科學:寄生蟲學。

蟲的真相

歷經數百年的科學研究,我們今天已經清楚絕大多數寄生蟲的結構以及生活史,據此得以有效的診斷、預防,以及治療寄生蟲病。比方說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蟲卵在淡水螺中孵化,形成幼蟲後離開螺體,以各種淡水魚作為中間宿主,在魚體組織發育成囊狀幼蟲。哺乳動物(包括我們)吃了這些魚,就會成了牠的最終宿主。牠對人類宿主的肝膽系統傷害比較大,嚴重時可因為膽道阻塞感染或膽管癌而死亡。囊狀幼蟲受熱就會被破壞,因此吃煮熟的魚是不會感染的。會得到中華肝吸蟲的最大原因,就是吃下了生的淡水魚。我們馬上可以聯想到,愛吃「膾」的陳登太守,染上的多半就是中華肝吸蟲。

中國的考古學家以及微生物學者們,在二十世紀累積了數十年的考古成果,針對中國不同地區以及不同時代的古代屍體或糞便遺跡研究,發現古代人(從春秋時期一直到清朝)感染寄生蟲的現象非常普遍。古屍中檢驗出多種寄生蟲卵,其中患有中華肝吸蟲的比例高達一半。這證明各朝代的古人都經常受到寄生蟲病的困擾,尤其要是愛吃生的淡水魚的話,不得到中華肝吸蟲才怪,跟什麼同時飲乳酪沒半點關係。

中國古人認為「天生萬物以養人」,西方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所有其他的生物,都只不過為了讓人類利用而已。實情如何呢?寄生蟲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遠比人類要久得多。牠們長期演化出的生存方式,就是借用其他動物的身體來生活。人類還沒有出現時,寄生蟲已經活得好好的,人類出現之後,牠們也沒有要為難我們的意思,只不過邂逅以後,發現人體正好也可以提供棲身之所,滿足牠生存與繁衍的需求,才就此與我們產生久遠的親密關係,如此而已。人要是不想跟寄生蟲太過親密,就必須先客觀地從蟲的角度出發,了解它的生活習性以及生理特性。

古人因為不真正認識大自然,欠缺宏觀的思考角度,一直從「人類本位」出發,才會把寄生蟲錯當成人體不協調產出的東西。另外,既然不知道寄生蟲由傳染而來,當然就不會研究牠們的傳染途徑,預防也就不用談了。這就是為什麼,寄生蟲自遠古就與人類長相左右,卻僅在近一兩百年科學發達之後,才開始出現真正有效的防治。寄生蟲的例子告訴我們,解決疾病的關鍵在於正確地理解疾病,而理解疾病的關鍵在於正確地理解自然。理解自然往往需要發掘客觀事實,毅然拋掉「祖訓」,這個過程可能會相當的漫長,但它卻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腦科先生說古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達達・尚/花事三則

李奕萱/戲院、撞球館到鬼屋,中間怎麼了?

Emily Chan/網路徵文示範作:感謝你美的布施

金玉涼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