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軒/寫給台灣土地的情書

羅毓嘉《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書影。(圖/寶瓶提供)
羅毓嘉《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書影。(圖/寶瓶提供)

推薦書:羅毓嘉《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寶瓶出版)

葉石濤曾在〈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談論了台灣知識分子如何在血跡斑斑的土地上,傳承永不消失的抵抗精神。作為羅毓嘉第六本詩集,《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除了標榜以台灣土地之名寫詩,書腰上的「請容許我的心是熾熱的」也讓詩人和土地合而為一,高溫高壓緩慢成形的島嶼此刻就在身體裡。

不過,如果抱著「地誌詩」的期待來閱讀這本詩集,可能會先遲疑,失落,然後復感到驚喜。不同於地方文學獎「地誌詩」常見的史料堆疊,《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幾乎無涉這些,反而大規模地展現出各種「愛」的地貌與野徑,儼然意圖建構一種非典型「新地誌詩」的美學。

在與山、與海的連結之外,羅毓嘉也展現他獨到的情思。「島的音階」一輯共十首詩,每首詩的地名題目各自包含了數字一到十;儘管彼此間並沒有現實或地理的順序關係,但從中可以觀察到詩人是如何透過語言和情感,重新安排土地的秩序──從〈一線天〉的「自己無非是一個沙人」到〈十分〉的「如果你過去了我會忘記,可如果我過去了/你就用一輩子/去回填你十分的懊悔」,切實地展現出不同情感的湧動。詩人在追求什麼呢?詩人並不對「望文生義」遲疑,詩人知道重點在「生」的潛能與動力。

儘管心是熾熱的,但手不必然要搖旗吶喊,手也可以冷靜地寫詩。描寫「青島東路」的〈青島〉詩作中,羅毓嘉寫「讓事情結束/且讓其他的開始/像是風把雲收走了像是誰/把國家收走了而我們看著今晚/清涼乾爽的天氣/像雲/對於風都無能為力」,沒有直接的口號或宣言,卻緊緊扣連台灣共同體的歷史、扣連整個時代的感覺結構,同時延續了詩人過往所關懷的政治主題。

台灣人不只應當關心台灣事,也應當面朝世界。在詩集的第五輯「有人的所在」,羅毓嘉書寫了基輔、中環、新疆等地,以空間感切入時代性的關懷,最後收束於對台灣而言歷史意義深厚的〈阿塱壹〉。或許可以這麼說:《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是羅毓嘉獻給台灣土地,最真摯的一部情書。詩集當中有短如十五行的〈合流〉,也有長如近一百五十行的〈神木〉,可見得「愛」在羅毓嘉筆下的伸縮自如。是的,台灣就是這麼小的島嶼,也是這麼好的島嶼,值得我們腳踏實地的去愛,去寫詩,去生活。

是一次次的選擇,讓我們成為我們。埃斯卡皮在《文學社會學》推論作家的關鍵年齡在四十歲,即將邁入這個關口的羅毓嘉選擇透過《與山近的,離海亦不遠》,讓眾多的土地與記憶,成為紙頁上閃動的身影。這是羅毓嘉的選擇,十年前的他寫下「我不能再愛你了/這個國家令我分心」,十年後的他示範了愛你和愛國家,其實可以同時進行。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書評〈新詩〉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朱德庸/here+there=朱德庸

夏夏/掩藏在冰山一角的希望

沈默/善於跨過去的人

林宇軒/寫給台灣土地的情書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