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夏/可以回去的地方

陳允元《明亮的谷地》書影。(圖/時報提供)
陳允元《明亮的谷地》書影。(圖/時報提供)

推薦書:陳允元《明亮的谷地》(時報出版)

還記得離家北上工作的頭幾年,每逢連假總會和朋友討論要不要回南部。回去,車票難買又人多擁擠;不回去,對引頸期盼的爸媽心有愧疚。一次,又在計較該不該回去時,無意間聽到旁人說:「真羨慕你們有地方可以回去。」當時我心中一陣醒悟,原來有些人是沒辦法回去什麼地方的。

可能是另一種物以類聚,我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是從南部上來。工作累了、心情煩悶,或僅僅想放鬆,就會「回去一下」。而住在北部的朋友就沒有這種選擇了。因為這種有地方回去的選項,讓被迫或自願離家北上的人們,每回擠在返鄉車廂裡,甚至站到腳麻腰痠時,至少有一番隱約的安慰。但因為太過隱約,所以不易察覺,不經意就會忘卻,於是更加難以捕捉。散文集《明亮的谷地》卻將這些心情細細揀拾,拓印在紙上。

《明亮的谷地》雖分四輯,收錄散文數篇,在我讀來,認為可將其看作是一氣呵成的主題,以不同角度、物事譜寫。書中寫的都是微不足道之事,如騎機車閒晃、找按摩師傅、到廟裡拜拜、能擋風的帽子、拚論文時的房間,也談及貓和家人、夢中的婚禮、童年的書店和過年時的小旅行等。吃食是一定有的,且占篇幅不少,不過可看作是點綴,因為真的要談的是一同吃喝的對象和共享那段時光的記憶。而這些稍不留神就會錯過的題材被作者修剪成篇,所指向的都是同樣方向,那便是所來自的故鄉。若再更深細察,那裡指的是母親所在之處。

整本書圍繞著故鄉台南與母親,時間點以母親病逝為軸線,劃分出母親在與不在的兩種對照。字裡行間不斷提到母親離開對家人的衝擊、心中的不捨,還有父子之間新互動模式的考驗。母親雖不在了,但仍然強烈地存在,就在家人間的談話,在考慮要不要賣掉房子的時候,在相伴吃飯旅行之際。思念之深,令人動容。  

除了思母,《明亮的谷地》也可看作是記成家過程的書。

成家之難,如今已成國家級的難題。在書中〈浮浪〉這篇寫得真是到位,諸多金句,讓人不停點頭贊同。

離家之後,起先是租屋,時間一久,無可避免思及成家。成家粗分為兩個層面,穩定的伴侶或是穩定的居所,兩者都不易。得其一者,都是幸福,兩者皆得,實在值得書寫一番。因此,書中充盈著漂泊感,從一處搬到一處,工作後又加上通勤方式的更迭,在在都是改變,是迎頭面對生活的磨難。這當中有苦甜,加上時間的熬煮,作者細心瀝掉扎嘴的渣滓,並調和原本相反相沖的味道,融合成恬淡:「我樂於當一隻築巢的鳥,可以耗費很多時間往返野地與枝頭,看著家從無到有。」

是的,《明亮的谷地》寫母逝、掛念、交往與結婚,求職與搬遷,但是卻恬淡。像是捧著珍愛之物,明知其銳利,卻耐心打磨,直到溫潤有光。

詩人陳允元寫起散文,無盡溫柔。我不禁揣想,是因為寫的都是所愛,因為他懂得保留與放下,更因為他是被愛之人。必定是這樣的。所以當他寫到幻想中的婆媳相處,已經去世的母親該會如何看待新婚的妻子,之間藏著何其細膩的觀察與了解,這就是最佳明證。

陳允元以此書打造了一處「可以回去的地方」,讓每一位曾經漂泊、短暫安居的人們在閱讀的時候,思念得以獲得共鳴與安放。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書評〈散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朱德庸/here+there=朱德庸

夏夏/可以回去的地方

林水福/光源氏是渣男嗎?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