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紹宇/《響亮心重奏》:奏鳴入心的法式治癒喜劇
家庭背景的差異,究竟能對命運造成多大影響?儘管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們往往難以察覺沒有走上的那條路,以及那個原本可能成為的自己。
除非,對照組走入我們的生命中。
法國電影《響亮心重奏》(En fanfare)描繪一對兄弟提波與吉米,他們就是彼此的對照組。兩兄弟自小被拆散,從不知道對方存在,直到成年後才因一場意外而相認。不過,遲了太久的認親非但不溫馨,反而如強震,震出難解的情感糾葛,更掀起驚濤駭浪,吞沒人們早已接受、習慣的宿命。
平時以學校餐廳打工維生的吉米,興趣是在業餘樂隊裡吹奏長號,生活不怎麼順遂卻也還過得去。不料某天,患病的提波找上門來,讓吉米困惑不已,正因眼前這位自稱是哥哥的男子,如今是享譽樂壇的知名指揮家。
命運轉捩發生於童年,提波被富有人家收養,從此兩兄弟分離,也各自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除了血緣之外,兩人共同點寥寥無幾,卻也因為血緣,給予他們拉近距離的契機。
上一代留下的課題,無論是錯誤抑或身不由己,成為下一代待解的心魔。今年東西方分別出現觸碰類似議題的電影,處理方式卻大相逕庭。來自台灣的《女兒的女兒》從母親視角出發,聚焦世代之間在生命誕生與逝去面前的矛盾。來自法國的本片,觸及社會決定論(social determinism)的討論,雖將畫框縮小至有緣無分的手足,卻引入階級差異,又不淪於刻板的貧富呈現,觀照這對被迫拆散的兄弟,如何再次走入彼此生命裡。
哥哥提波實現傲人事業,看似擁有一切,卻因一場疾病而被迫停下腳步;弟弟吉米來自溫暖家庭,但受限於拮据環境,他從未獲得機會成就一番志業。導演有意放入種種對比與差異,宛如橫亙於兄弟間的高牆。血緣雖如先天紐帶,但單憑此勢必難以克服,此時便仰賴本片的另一主角──音樂。音樂化身兄弟之間的連結,樂器牽起兩人,旋律構築橋梁,他們暫時忘掉現實中重重阻礙,在音樂中交流,不知不覺,交流跨越音符,成了交心。
儘管劇情中規中矩,容易走上俗套路數,《響亮心重奏》始終沒有遠離真摯,令觀眾感受具備血肉的溫暖,並非樣板式的溫情。法國名導艾曼紐.寇克(Emmanuel Courcol)捕捉法國北部的質樸氣味,拍出兩位角色性格中的稜角與缺陷,無關乎孰優孰劣,亦非販賣翻轉階級的幻想童話,而是記錄當人們遭遇黑暗時刻,人性可能迸發的光芒。
樂團表演串起本片始末,然而起初隻身站上指揮台的主角,到了結尾已不再孤獨。這部電影也許沒那麼搶眼,少了點新意,但在這歲末冬日,一點溫暖與治癒,是作品給予觀眾的飽滿心意。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