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吶喊與突圍──薪傳45(下)

第八代《薪傳》舞者排練〈拓荒〉,2022年。(圖/劉振祥攝影)
第八代《薪傳》舞者排練〈拓荒〉,2022年。(圖/劉振祥攝影)

雲門五十,我想用《薪傳》呈現用半世紀時光培植出來的臺灣舞者。說歸到底,舞蹈就是舞者──舞者的身體。

七十年代,起步的雲門用了幾年才走上國際舞臺,這一代的舞者往往入團一兩個月就得在倫敦、巴黎演出,沒有機會「慢慢來」。學習沒跳過的角色,他們細讀演出錄影,安靜扭動身體,很快把動作因子注入身體。這些吸收,加上《薪傳》老手的指點,他們學得很快。獨舞者會把不同年代的錄影反覆閱讀。同樣的獨舞,重疊著幾代的舞者,每人都以個人的特色豐富了角色。《薪傳》的舞者把這些素材叫作「背後靈」,新世代舞者吞食前人身影,不只學習動作,而且繼承了角色的歷史。那是經驗的積累,傳承的力量。

世事多變。新店溪旁蓋起高樓,看不到野薑花。斷交四十一年後,美國在臺協會在內湖建造了堡壘式的據點。《薪傳》仍是一齣進化中的舞蹈。

第一代舞者奮力扮演先民,向祖先致敬。這回,我希望新世代舞者把完美的舞作當作祭品,供奉給祖先。事實上,我沒跟他們提起祖先和難民──臺灣人不必在災難和壓力下「愛拚才會贏」,也不必宿命地抱住「亞細亞的孤兒」的認同吧。

我希望舞者與角色保持距離,專注動作的執行。我們討論身體的用法,講究一個轉身的力量來自骻,還是腳。我相信,心志和體位上的齊整,力量勝過戲劇性的渲染。拍宣傳照時,我臨時起意,加拍一組〈拓荒〉男子的造型,從未排練過,匆忙入鏡,卻拍出睜眼凝神,張力十足的照片。他們已經進入角色了。

不刻意渲染情緒,舞者的身體和舞作的結構變得清晰有力,直逼眼簾。看著熟悉的舞,我有時會因一些非關鍵性的動作組合莫名地豎直了背脊——是身體在說話。

那些身體掙脫層層的束縛,緊緊攜手,不斷以圓形和直線的隊伍朝夢想前進,遇到障礙,頓地蹦起,撲前反擊,或把身子拋擲空中,向前騰進,沒有畏懼,沒有遲疑,突破自我限制,衝鋒突圍。這是《薪傳》的故事,每個舞者的故事。

然而,新世代舞者也有他們的黑水溝必須跨越。隨時原地小跳,一口氣跳一百次,鍛鍊體力,把這「跳不完」的舞跳完已不是挑戰,「以前的舞者都跳得完,我們當然沒問題。」原來,信心也是可以繼承的。

問題是優點竟然成為缺點。他們筋骨鬆軟,舉腿如伸手,從小備受讚揚,《薪傳》有不少用長時間緩慢舉腿延身,穿透空間,表達堅毅進取的動作,便成為痛苦的關卡。因為身手矯捷,又往往讓身體作主,搶拍冒進。動心忍性的克制成為必須面對的修煉。我希望他們從這個經驗,磨練出強大的韌性。再高的才華沒有韌性,走不遠,特別是舞蹈這個殘酷的行業。

一齣由單純的意念,樸素的動作建構的舞作,忽忽四十五歲,累積了榮耀與滄桑,成為社會集體的記憶,一代代青年舞者的成年禮。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挑戰與修煉。

靜心。專注。每天都是突圍的好日子。

如果需要吶喊,就叫出來!(下)

●《薪傳》2023年4月21日至6月10日,在臺北、臺中、高雄、嘉義、苗栗、臺東巡演。古碧玲撰寫舞劇的臺前幕後,傳承八代舞者與其時代背景的《薪傳薪傳》一月由時報文化出版。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當代散文 林懷民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楊明/霞浦的虛擬實境

林夢媧/如常──寫給二兒子

蕭宇翔/全方位寫作者米爾恰.格爾特雷斯庫

探照燈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