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梁凱芹/城隍承孔,府城紀行

在離開孔廟前,望著那「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牌匾,也讓我泛起了,於我而言除了考試外,更加重要的漣漪。(圖/梁凱芹)
在離開孔廟前,望著那「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牌匾,也讓我泛起了,於我而言除了考試外,更加重要的漣漪。(圖/梁凱芹)

💻類型|

💻創作主題|城隍廟祈福儀式

💻編輯金句|在我的思緒飄遠以前,廟方突然自台下推上了一座高聳的木桶,一開始我還看不太真切,直到主持人喊出「吃米糕栫,榜上看得見」的口號,我才意識到原來裡頭裝填的,正是那獨屬於台南府城的甜美—米糕栫。

文/梁凱芹

又到了考季,近日纏綿反覆的雨勢,彷彿在呼應著我煩亂不堪的心緒。

幾天前接到友人提供的消息,說是台南庇佑考生出名的廟宇,近日要舉行盛大的祈福儀式。當下聽聞,心中第一時間聯想起的,便是素日裡習於祭拜的孔夫子與文昌帝君。卻不想在仔細詢問過後,才發現本次祭祀的對象,竟是臺灣府城隍廟中的學政司爺與考政司爺。

臺灣府城隍廟,就坐落在祖母家的巷口,記憶當中,我總是在廟裡酬神時,跟著家中長輩一起搬著座椅,到廟埕上觀賞野台戲,而每當城隍爺出巡時,那肅穆莊嚴的氛圍,讓我深受震懾,年幼的我總會瑟縮地躲在祖母身後,聽著他與我講解那用來統計善惡的紅漆算盤,自此那行善去惡的種子,也就在心裡悄然種下了。

然而—自從祖母去世,我們一家搬離祖厝過後,我便許久未曾再見過城隍爺出巡的盛大場面了。

本來連日的大雨,幾乎打消了我參與儀式的熱忱,但在思來想去過後,還是決定排除萬難,參加這難得一遇的盛事。到了會場過後,廟方在廟埕處搭起了遮雨棚,城隍、學政、考司爺就佇立在舞台的中央,與平日裡在廟裡見到的感覺不同,此時祂們與我們的距離更加靠近,彷彿也增添了幾分親切感。隨著主持司儀的帶動,流程十分順暢地進行著,看著一批批學子身披書生漢服,肩背竹製書笈在台下笑語相對的樣子,恍然之間,好似夢回千百年前,書生們負笈進京趕考的時代。

在我的思緒飄遠以前,廟方突然自台下推上了一座高聳的木桶,一開始我還看不太真切,直到主持人喊出「吃米糕栫,榜上看得見」的口號,我才意識到原來裡頭裝填的,正是那獨屬於台南府城的甜美—米糕栫。而看著朝氣十足的黃師傅,自豪地數著拇指與栫桶合照的樣子,我的心中也泛起了一絲對匠人的欽佩。

開幕儀式結束過後,我們便開始了考生巡禮,雖然天空並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細雨,但比起前幾日的傾盆大雨,已是十分幸運了!我們先是走過廟後的考棚,一旁高聳華美的高樓住宅,與小巧精簡的考棚形成了有趣的對比,我一邊護著自己手中的祈願單不讓雨水浸濕,一邊試圖在有限的時間當中,感受真正奔赴考場時的臨場感。

很快地,一行打著雨傘陣的人群又浩浩蕩蕩前往下個地點。途中經過許多小巷,一旁的住戶好奇地探出腦袋觀望,一邊議論著一行人出行的目的,於我而言,這也是一種屬於南部人的可愛。最終我們抵達孔廟,望見熟悉的紅色牆面,不禁讓我憶起曾經有人說過:「孔廟的紅,是歷史的紅,也是台南的紅」,如今一見,果真如此,那抹紅揭示著台南的靜美,也彷若訴說著孔門傳道授業的莊重。我們在大成殿中,瞻仰了孔子神位的肅穆,也一同朗誦了傳承千年論語名篇,在離開孔廟前,望著那「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牌匾,也讓我泛起了,於我而言除了考試外,更加重要的漣漪。

巡禮結束過後,我們回到廟埕作最後的祈願,享用打氣的飲品;敲響清脆的銅鑼;拂過紅漆的算盤,在胸中的祝禱隨著清香上達天聽的同時,那位曾經讓我心生敬畏的城隍爺,恍然間,也成為了我撫平心中煩亂的溫柔慰藉。

由琅琅悅讀主辦的「活動,已於4/30截止募集台南在地飲食與生活的短篇故事,感謝所有的參與者,稿件將會陸續刊登,獎品也將陸續發放。

👉 點這看更多入選精采好文!(編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台南400 台南 徵文 創作 民俗 信仰 LOG IN 台南

逛書店

延伸閱讀

【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梁凱芹/城隍承孔,府城紀行

【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陳彤/「府・食」即是

【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碎痕/府城清曉

【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Ayoko小婕/安平運河旁有一幢人間烏托邦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