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泰禹/建築之韻:台南的時間印記

今日所見的赤嵌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廟宇,包括海神廟、文昌閣。(圖/吳淑玲,聯合報資料庫)
今日所見的赤嵌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廟宇,包括海神廟、文昌閣。(圖/吳淑玲,聯合報資料庫)

由琅琅悅讀主辦的「活動,募集台南在地飲食與生活的短篇故事。不論您是曾經到過台南的旅人,還是土生土長的台南居民,都歡迎4/30(二)前與我們分享您的台南故事!

👉 點這看更多入選精采好文!(編按)

💻類型|

💻創作主題|台南建築之韻

💻編輯金句|在台南,每一座建築都有其故事,每一條街道都有其靈魂。這些建築不僅見證了歷史,也承載著未來。它們告訴我們,即使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仍有些美好是恆久不變的。

文/泰禹

台南,這座擁抱歷史與文化的古城,以其豐富的歷史建築聞名於世。每一座建築都如同一本打開的書,講述著過去的故事,將時間的印記刻劃在每一磚每一瓦之上。走在這些建築之間,仿佛能聽見歷史的聲音,在每個角落迴盪。

走進赤崁樓,這座見證台南變遷的古蹟,立即被那厚重的歷史感所吸引。每一步的踏步聲似乎都能激起過去的回聲,彷彿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了荷蘭統治時期。赤崁樓不僅是台南的地標,更是研究台灣早期歷史與文化的重要窗口。牆壁上斑駁的痕跡,訴說著時間的故事,每一道裂縫都有其不可言喻的過往。

從赤崁樓移步至孔廟,這座儒學的殿堂在晨曦中顯得尤其莊嚴肅穆。孔廟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場所,更是台南精神文化的象徵。漫步於廣闊的庭院,石階上流淌的不僅是歲月,還有追尋知識的腳步聲。每一處雕刻,每一株古樹,都彷彿在低語,教導著後人應有的謙遜與堅持。

台南的建築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它們還活著,呼吸著。像是位於熱鬧街角的神農街,這條小巷內聚集了許多保存良好的老屋,它們被創意地轉化為咖啡館、手作店和藝術展覽空間。每一間店鋪都保留了傳統建築的特色,同時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讓這些老房子在現代生活中找到了新的定位。

台南的建築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它們不單單是歷史的容器,更是當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些建築物以其獨有的方式,讓歷史與現代交織,創造出獨特的城市風景。而這樣的風景,正是台南這座城市無法被複製的魅力所在。

在台南,每一座建築都有其故事,每一條街道都有其靈魂。這些建築不僅見證了歷史,也承載著未來。它們告訴我們,即使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中,仍有些美好是恆久不變的。台南,這座古城以其獨特的建築之韻,繼續在時光中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章節。

在這座古城的每一次轉角,都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許多隱身於巷弄之中的古宅,它們默默地述說著台南的過去與現在。其中,有些已經被謹慎地修復,轉化為民宿或文化空間,讓人們可以更親密地接觸與體驗這份歷史的韻味。透過這樣的互動,建築本身與其承載的故事得以活在當下,讓訪客不僅是觀光,而是進行一次時空穿梭的旅行。

當夜幕降臨,台南的古建築被夜燈照亮,展現出另一番風貌。燈光下的赤崁樓更顯神秘莊嚴,而府中街的老房子們,在黃昏的輕撫下,彷彿蘇醒過來,開始低語。這時候的台南,更加靜謐而深邃,讓人不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這份由光影與歷史交織而成的美麗。

在這樣的城市中漫步,我們不僅是在觀賞建築,更是在感受一座城市的靈魂,以及那些年代久遠但依然生動的記憶。台南的建築之韻,就像是一首無言的詩,輕輕吟唱著過去與現在的和弦。這首詩,邀請每一位訪客共同體驗這份時光的交融,感受那份只屬於台南的歷史情懷。

最新活動:

⭐「LOG IN 台南」短文募集!寫下您在古城的故事

由大眾文化情報媒體琅琅悅讀、與故事閱讀創作平台讀創故事、以及影音課程平台一刻鯨選共同主辦的「LOG IN 台南」徵文活動,正在募集以「台南」為主題的短文,須包含「建築」、「飲食」、「景點」、「民俗」、「信仰」任一元素。完成作品需email至「contentdp@udn.com」信箱,截稿時間為4/30(二)止!詳細投稿辦法:我要投稿,立即瞭解更多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台南400 台南 創作 徵文 建築 LOG IN 台南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生活有氣‧徵文示範作】林比比鳥/轉職八點檔

【生活有氣‧徵文示範作】溫暮/曼谷的新朋友

「生活有氣」日常流小說募集!熱氣騰騰是人生

【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Pin/難以分享的味道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