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十七歲距離 他從愛玩男孩變成沉靜老人
【飛越千里看台灣】
文/石晨曦
我反對你和他結婚,很多事情你還感受不到,再過幾年,你便懂了,他逐漸老去,孩子還小,你身上的擔子會很重很重。
我帶著先生回鄉,說我們要結婚時,姊姊說了那樣的話,因為先生大我十七歲。他與我來到這世間第一眼看見的光芒相距百萬億公里,遙遠的無法想像,可在我們牽手的那一刻,我們看見了同一束光,那束光何其明亮,將一切世俗的考量照得透明無色,姊姊的建言我自然聽不進去。
婚姻在世俗的架構下前行,免不了磕磕碰碰,姊姊的話終歸有幾分道理,十七光年的距離慢慢顯現。在我們的孩子出生之後,我看見了那個距離。
我與先生初識時,他是一個性格外放,愛玩的人,不過幾年時光,他就變了,他的陽光外向慢慢枯萎,從動走向靜。人們賦於「靜」很多讚美,說它是力量,是智慧,是開悟,是磨去浮躁的心氣之後所擁有的坦然,在某種意義上「靜」看起來真的很美好。翻開字典,靜的意思是安定不動,若靜到身體也不想動了,豈不是可謂之慵懶。
先生戒了酒,戒了菸,喜歡上泡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他不只是心靜了,連身體也跟著靜了,而一個孩子的成長很多時候需要一個動的父親。孩子學走路時、學騎腳踏車時,需要一個動的父親跟在後面保護他不要摔倒。孩子也需要一個動的父親陪他打籃球、打羽球、游泳,陪他跑步,陪他爬山玩水,陪他去博物館逛逛、去動物園瞧瞧可愛的動物,陪他走訪台灣南北秀麗河山、野樹紅花。在孩子的成長途中,這些需要在戶外完成的事情,幾乎都是我在陪伴,先生大多數缺席,偶爾出席,也是興致缺缺、無精打采,惹人氣惱。
喜歡旅行的先生在慢慢年長之後突然變了,整日浸泡在茶水裡,以電視為食,明媚的陽光、輕柔的風、嬌豔的花、翠綠的山川都不再能吸引他的視線,家庭一應鎖事也懶於處裡,他說工作很累,不想動,可是過去他工作再累,也是一個會動的男人,姊姊說我還不懂的事情,我終於有點懂了,爸爸若年輕擁有滿滿的活力陪孩子成長,有年紀的先生看起來像一灘死水。
我幾乎包辦了孩子成長途中所有的事情,照顧孩子,陪孩子讀書、玩樂、運動,送他上下學、學才藝,家庭職業兩頭燒,我怨念漸生,近乎十年的時光,我與他無話可說,愛中間的那顆心點點磨去,留下空殼,一張床中間劃下一條無形的線將我們各自隔絕在自己的時空。當別人問及我先生時,我回答說他不是我先生,我們只是家庭合夥人,我無法獨力撫養孩子,我需要他的那一份薪水。我雖對他氣憤有加,可又從未想過離開他,或許還有一縷愛的殘念沒有被消滅殆盡,等待複活。
因為先生大我許多,很多事我必需多想一層。我怕他若是突然病倒,孩子還小,我會陷入絕境。我又怕他退休之時,我們還毫無積蓄,孩子要讀書,我一人之力遠遠不夠。心裡太多的負重讓我一天也捨不得休息,努力工作賺錢,不只在照顧家庭上,在經濟上我也必須要成為家庭的支柱。為了成為那根支柱,我抱著背水一戰的決心,借錢創業,開了一間早餐店。為了鞏固客源,開店三年不曾休息,年節期間也沒放過自己,早餐店的生意終於比較穩定了,一顆心才稍稍放下。
人的改變需要一個契機。有一回店中員工離職,我一時請不到新人,讓先生來店裡幫忙了一個多月,那種記憶力加速度的現場緊張感給了他一記震撼教育,他終於能理解我勞累的程度遠在他之上。那次之後先生突然轉性,每天洗碗、做飯,而且能持之以恆。
轉眼間,我到了先生當初喊累不想動的年紀,體力大不如前,我有點能理解工作累了回到家什麼都不想做的那種心態,可是該做的事還是得做,家是我們共同的家,怎可以累為藉口丟包給對方,無論如何當年的先生都毫無道理,所幸他有醒悟。
上個月我約先生去歐洲旅行,他一口答應了,後來我的一位朋友說要跟我一起去,先生知曉立刻說他要退出,他說有人陪我去就好,出門要帶很多藥不方便,去歐洲坐飛機的時間很長,那邊又很冷,他怕自己受不住。我幡然醒悟,他大我許多,很多毛病已悄悄的找上門,對於出遠門心理上有諸多掙扎,一口答應我純粹是對太太的溫柔。我看著這樣的先生,彷彿看見了十七年後的自己,到那時孩子約我去遠方旅行,我或許也會有跟先生一樣的掙扎。
這次旅行我拍下許多照片,每一張都風景優美,只是我的身旁沒有先生。
●專欄「飛越千里看台灣」:石晨曦,來自中國、現居新北,讀創故事駐站原創作家,著有《八零九零我在中國的少時光》。分享一個異鄉人來台灣從零開始的心路歷程,以及所見的兩岸之文化差異。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