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馬經典影展:《慾望街車》與《靈慾春宵》銀幕女神從扮老到真老
《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年的《慾望街車》是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劇本,充滿暗喻與曲折的文學性台詞,不僅描繪男女對於情感慾望的對立摩擦,劇情更走向某種宿命性,抑鬱病態。導演伊力卡山(Elia Kazan)以高光影對比,加上暗戲頗多,而空間內的光源通常也不會照亮主角的全貌,破碎的明暗在她的臉上與身上,象徵著主角布蘭琪早已破碎殘缺的內心。
有一幕白蘭度飾演的史丹利與好友卡爾馬登飾演的米奇在工廠為了布蘭琪大吵,吵完工廠的重工機械聲響大起,剛好對應著卡爾馬登紛亂的心境,這一幕的設計很好。也覺得空間設計很棒,主角的住所空間是與鄰居共處的上下樓(刻意拉高的)兩層樓房子,擁擠封閉的隔間,房子外的旋轉樓梯更是一種轉場般的絕妙陳設,它讓角色衝突後上樓,又在和解後翩然走下,成為氛圍的轉換。
本片的表演無比強大,在千錘百鍊的舞台劇打磨下,每個角色的演繹都嫻熟至極,全情投入,劇力十足。尤其兩個主角,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的恣意狂妄,暴烈乖張,他成為衝突的引爆彈,從頭至尾都讓人心驚。
而當時的費雯麗(Vivien Leigh)早已不是《亂世佳人》那驕傲貴氣的千金小姐,她歷經歲月滄桑,年華不在。費雯麗完全將自己化身為布蘭琪,甚至是將她的靈魂都不顧一切的注入,自身與角色融合一體,讓這個自怨自憐、耽溺在幻想中、帶有神經質的不堪怨婦更加淋漓盡致,是影史難忘的悲劇角色。
《靈慾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1966年的《靈慾春宵》是導演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的天才之作,一個夜晚,三個場景,兩對男女角色,年長夫妻與年輕夫妻成為對照組,年輕夫妻檔似乎成為這對教授中年夫妻的遊戲犧牲者,在一幕幕陷阱般的對話、誘導、背叛中部,讓婚姻與人性的偽善無所遁形。這個極為舞台劇的架構,因為導演麥克尼可斯的改造有了截然不同的影像風貌。
他有許多手法在當時都是突破,因為舞台劇延伸的以台詞為主的角色表現,在電影版中麥克尼可斯用特殊鏡頭來拍攝角色的前後構圖,前後景的人物來放在同一個景框內,讓不同的情緒反映直接用一個鏡頭呈現,不用正反打,營造出屬於電影感的鏡頭語言,跳脫舞台劇的味道。許多鏡位運用靈活多變,在擁塞的空間內做出變化。而片名那句「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更有意在言外的意涵。
女主角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以三十多歲的年紀刻意扮老還增重,她與戲外的丈夫李察波頓(Richard Burton)飾演爭鋒相對的婚姻怨偶實在入木三分,一來一往沒有虛招,尤其伊莉莎白泰勒幾乎使盡渾身解數的表演,時而暴怒強悍,時而憂傷呆滯,一幕在紗窗前獨白的演繹,細膩內斂,她的演出可說收放自如,二度奧斯卡封后,實至名歸。
立即到Litv看電影👉好萊塢黃金時代的銀幕女神
朱哲輝Alan,現為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正職為線上影音平台的營運經理。文章發表於釀電影、udn 琅琅悅讀等媒體。FB & iG 粉專名稱為「Alan的影劇娛樂閒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