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了,孩子跟誰比較好?

父母離異,孩子被迫選邊站,心中怨懟不滿很難撫平。(圖/莫一凡 提供,使用Midjourney)
父母離異,孩子被迫選邊站,心中怨懟不滿很難撫平。(圖/莫一凡 提供,使用Midjourney)

心與事】


文/

「我以後會乖,媽媽妳不能不要我!」8歲的小傑聽到爸爸媽媽離婚,他分給爸爸,急得眼淚在眼眶打轉。

「媽媽沒有不要小傑,只是你跟著爸爸住,媽媽周末就會來接你。」

妹妹小莉躲在媽媽背後,緊緊拉著媽媽的手,但把懷中的玩偶遞出去:「哥哥,我把咪兔送給你。」

小傑抹了抹淚,轉而生氣起妹妹:「誰要妳的爛東西,」再繼續追問媽媽:「為什麼妹妹可以跟妳住?」

「因為妹妹比較小啊,而且你是男生。」

小傑繼續爭取:「我也還沒長大啊,我想跟媽媽住。」

「那爸爸怎麼辦?他沒人陪?」

蓓蓓跟我說,當天晚上,小傑就尿床了,退化成小娃娃。

我不忍心問蓓蓓,後來呢?因為我知道,小傑現在已經大學畢業,跟媽媽和小莉的互動並不親近,個性顯得拘謹和沉默,妹妹小莉感覺開朗得多。

父母離婚,孩子的世界瞬間崩解,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也沒有能力處理憤恨的情緒,有人這樣形容「孩子的童年在父母離婚那刻就結束了」。大人因故得分開生活,究竟有沒有辦法降低對孩子的衝擊?

如果可以,不要讓孩子們分開

如果孩子不只一個,被迫分別歸爸爸或媽媽,父母親都很難跟另一邊的孩子有好的互動;孩子則容易怪罪自己,易忌妒氣恨其他手足,也會對自己的生活不滿足,因為他們不知道如果當初跟另一個大人生活的話,會不會比較好?

我當年離婚時,的家人堅持兒子要留下來,女兒我可以帶走。有人勸我,小的妳要帶走,男人不會照顧孩子。

那是非常殘忍的一種選擇,身為母親的我,要割捨哪個骨肉都是要我的命。

我也不願意問他們「你們要跟爸爸?還是跟媽媽?」我捨不得孩子小小年紀得選邊站,我不忍心孩子不但要面臨家庭變故,手足還要分崩離析!

就像所羅門王判斷嬰兒爭奪的故事中,親生母親忍痛把孩子讓給另一個婦人,以阻止嬰兒被切成二半一樣,我寧願背負拋家棄子的罵名,和孩子們可能的不諒解,決定單獨搬離,讓孩子都跟著父親住,留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保有同學和兄弟姊妹。

爸爸媽媽最好協商讓孩子們一起給主要照顧者撫養,另一個則定期探視,以減少離婚對孩子的衝擊。這樣的好處是,兄弟姊妹形成命運共同體,不會有被撇棄的失落感,也可以相互扶持,在成長的過程和後續的人生旅途,他們比較有伴。

定期探視,關鍵時刻不缺席

如果情非得已,你不是能跟孩子生活的那個,請一定要按時間探視,讓他們有安全感。

這時候,相處重質不重量,穩定的聯繫與關懷,會逐漸弭平撕裂的傷口。

我相信孩子的世界還是風雲變色了,我從不敢問他們怎麼談論媽媽的離開,但我以行動讓他們知道我永遠在他們身邊。

我跟孩子約定好,每周末一定接他們來住一晚,我從未食言。

相聚的那天,他們在餐桌上一起做功課,吃我煮的家常菜,晚上則擠在二張併在一起的大床上聽我講故事。

親師會、學校運動會、畢業典禮,我一定到場。寒暑假,我會安排旅遊,帶他們一起長途旅行。

當他們需要我時,例如突然生病、或在學校被霸凌,一通電話,我會立刻趕到他們身邊。

儘管不能天天跟孩子生活,但精神上要讓他們感受到你與他們同在。

離婚造成孩子的童年崩解,用愛與關懷縫補,仍能有美麗新世界。(圖/莫一凡 提供,使用Midjourney)

不寵不溺,當孩子的好朋友

很多離婚的父母在與孩子見面時,總會帶著吃大餐、買東西,提供額外的零用錢,或讓孩子予取予求。

離婚不是罪惡,不要抱著補償的心理與孩子相處。不要讓他們有爸爸那邊不行媽媽這邊可以的僥倖心理。

同時,也不要因不在身邊,一見面就過度關心詢問,反而破壞親子關係。

讓孩子可以跟我們說心事,甚至罵我們,分享學習或交友的點點滴滴。以平常心,像一般的父母,他們就會正常的長大。

我始終戰戰兢兢地跟孩子相處,深怕他們受到父母離婚的負面影響。

我永遠記得,當孩子告訴我要帶同學來我家裡玩的那刻,我開心激動不已,因為他們接受了父母離婚的事實,不以為恥。

其實孩子也以愛與關懷陪伴我們走這段分岔的路。讓我們盡量讓修復裂痕,讓每個因父母離異受創的孩子,都仍有美麗新世界。

●專欄「離婚心與事」:毓航,讀創故事駐站原創作家,著有《說時依舊》、《白晝之月》,離婚單親中年女子。與你分享離婚後的心境,以及你可能未曾想過的新世界。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分手 前任 離婚 毓航 琅琅專欄 前夫 夫妻 創,專欄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寫作接案」月入6位數?寫文維生真的可行嗎?

宮﨑駿84歲了!動畫夢想還在飛

婚姻中的十七歲距離 他從愛玩男孩變成沉靜老人

2024年Alan評選十大電影:《荒野機器人》第七《可憐的東西》緊隨其後《艾諾拉》奪冠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