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南管戲樂好手 台灣首位女館先生:林吳素霞

2010年於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林吳素霞 授證典禮前的記者會演出。(文資局提供)照片如需引用,請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授權。
2010年於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林吳素霞 授證典禮前的記者會演出。(文資局提供)照片如需引用,請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授權。

人間-系列報導前言

「人間國寶」是無形文化資產的實踐者也是傳承者,透過他們的故事得知歷史的變化以及脈絡,他們窮其一生用身、心、靈、以血淚交織出動人的藝術篇章,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與突破,不斷挑戰自我的極限只為在舞台上呈現最美好的霎那,他們傳習自己卓越的技藝只為守護台灣這片土地的傳統文化,透過不同的視角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本文出自文化部出版《人間國寶-30位傳統藝師的故事》一書,未來將不定期以系列報導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他們的人生故事。

文|吳曉樂,取自《人間國寶-30位傳統表演藝術藝師的故事》
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林吳素霞

● 出身世家 自幼展露才華

吳素霞1947年出身於台南市,自幼常陪伴奶奶參加廟會活動,對《陳三五娘》的戲劇印象深刻。祖父吳陳塗及父親吳再全皆為南管名師,吳素霞4歲那年無意間哼唱起「陳三白賊」引起父親的注意,從此便跟著父親學習南管唱曲,父親也成為她最重要的啟蒙老師;8歲學「下四管」(響盞、四塊、叫鑼、雙音)的敲擊樂器;10歲學琵琶及三弦。時常跟隨父親前往振聲社、南聲社等館閣或弦友家中互相交流,可以說是在南管的音樂世界中長大,因此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小五課餘時吳素霞會去看因故不再升學的同學排戲,看到同學扮演的角色身著戲服、表演的身段與舞蹈科步令她心生嚮往。國中三年級下學期因不擅數理課程,導致頭痛而休學。沒想到這個無心之舉竟然成為她人生的轉捩點。1963年在她16歲時,剛好碰到南管僑社來台招募學生學戲,南聲社館員伍約翰夫婦推薦她與南管戲藝師李祥石見面,促成她參加台灣首度由館閣主導的小梨園培訓班。吳素霞的母親與姊姊聞訊持反對意見,堅持「父母無聲勢,送囡去學戲」,最後是父親向南聲社理事長林長倫徵詢過後,確認這不是一般的戲班,且有兩年的期限,轉而支持並說服妻女接受。

● 十三金釵誕生 兩年後風光落幕

於是,吳素霞開啟了學七子戲(角色分為:生、旦、淨、末、丑、貼、外)的生涯,就這樣她與其他13位來自南管樂社社員的子女們一起學戲,由於其中一人早逝,後來她們被稱為「十三金釵」。剛開始大家都抱著好玩的心態去參加培訓,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對著鏡子練基本功,因為七子戲以文戲為主,著重在手腳的肢體語言。吳素霞身段師承徐祥及李祥石,音樂唱曲則師承翁秀塘、陳令允、陳璋榮等人。學戲有一個規矩是「老師指派的行當,不能任意跨越」,但吳素霞在此之前就有曲目唱奏的經驗,所以除了自己扮演的旦角之外,還能協助其他學員的角色,不知不覺中熟悉了整齣戲。

1965年十三金釵離鄉背井前往菲律賓華光戲院公演,一待就是四個月風靡了整個南洋,結束返台後就如同當初約定的兩年時間,解散了這個團體。

回首當年十三金釵所演出的梨園戲,打破了「南管人不碰下九流」的誡命,雖然南管音樂跟南管戲系出同源,但早期南管多為地方仕紳或文人雅士等身分參與,故南管人絕不輕易放任子女去學戲。因為十三金釵的演出讓南管曲館跟戲班、弦友子弟跟演員之間有了珍貴的交融。

● 演而優則教 台灣首位女館先生

自十三金釵解散後,吳素霞沒有繼續升學而是選擇了做美髮學徒,工作之餘她照樣跟弦友一起𨑨迌南管,通達各項樂器。後來清水的清雅樂府招募了一批女性學員,南聲社理事長林長倫便推薦當時20歲的吳素霞前往任教,於是「台灣第一位女館先生」由此而來。

21歲那年嫁至左營林家從此成為林吳素霞,夫婿林正介是父親吳再全的高徒,自從吳素霞10歲那年跟著姊姊搭車到左營,給在集賢堂任教的父親送去衣物時就認識,從此魚雁往返產生情愫,婚後夫妻時常一同𨑨迌南管和樂融融。林吳素霞24歲學習南鼓,專攻唱工及戲劇。期間曾前往高雄蚵仔寮通安社教學,也跟著南管戲藝師李祥石到菲律賓參加演出,之後陸續到鹿港聚英社、新民商工南管社、再到清雅樂府任教,這些教學經驗讓林吳素霞萌生了需「系統化教學」的想法。

林吳素霞抱著父親手製的琵琶。(于志旭-攝影,蔚藍文化提供)照片如需引用,請洽蔚藍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申請授權。

● 傳習技藝不遺餘力 獲人間國寶殊榮

林吳素霞不僅鍾情於南管戲,並在閒暇時著手整理劇本與基本科步作為傳習之用。累積多年教學南管音樂與南管戲的經歷,於1988年獲教育部第四屆民族藝術薪傳獎,並擔任「南管戲傳習計畫」的唱腔指導及演出。1990年行政院文建員會委託製作《留鞋記》,並與清華大學合作「梨園戲計畫」,開始全面系統性地整理道白、身段譜、唱詞等。

1993年在臺中沙鹿創辨合和藝苑,1997年任教彰化文化局南管音樂與七子戲至今,另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並致力於傳統劇目的整理與保存。2002年帶領合和藝苑赴法國巴文中心及布希聖喬治市巡迴演出,成為目前臺灣南管戲演出的活躍團體。2010年獲文化部公告認定為國家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戲曲保存者(人間國寶)。

參考資料:

《梨園戲樂》,林珀姬 著,林吳素霞的南管戲藝人生

●本文摘選自於《人間國寶-30位傳統表演藝術藝師的故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文化資產局 國寶 傳統藝術 南管 閱讀藝文 表演藝術 音樂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吉伊卡哇爆紅、成衣復古當道!推薦台灣圖像IP必關注的日韓五大趨勢與方針

北港朝天宮廟會、草木花果都描繪:東洋畫畫家施玉山──名單之後#139

領先半導體30年的外銷奇蹟!新竹大型佛像匠師:雲崗木雕室的宋雲章

藝術品的醫生來了!快問快答解惑7個藝文小知識──Feat.賴志豪修復師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