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柔道選手連珍羚:能站上奧運舞台展現自己的柔道,就是最棒的時刻

柔道選手連珍羚。(照片/承筠行銷提供)
柔道選手連珍羚。(照片/承筠行銷提供)

你是否曾好奇這些運動員平時如何生活?怎麼調適身心以應對高強度的訓練和競技壓力?本次專題將採訪多位選手。讓讀者一窺運動員的私下日常樣貌,並被他們為追逐夢想及榮光所付出的一切給打動。

柔道——不,也許所有武術都如此,除非精於此道,否則人們對它的想像多半受到電影漫畫影響。舉個例子,以競技為主幹的故事不分老派熱血抑或校園搞笑,通常都會安排主角遠遁山林進行特訓,吞生雞蛋,到荒山野嶺負重奔跑,在瀑布下方打坐等等。久而久之,即使知道情節純屬虛構一點也不科學,人們潛意識裡也認定武術家都是靠諸如此類的方法砥礪心智。

那麼柔道選手是怎麼面對他們的瓶頸?手段因人而異,不過比起拋下日常生活加倍操練,連珍羚更在乎如何維持內外平穩的狀態。摘取獎牌的渴望依舊強烈,但更要緊的是在經歷無數次訓練、挫敗後,仍然能夠喜歡柔道。

柔道選手連珍羚。(照片/承筠行銷提供)

因為求學或其他機緣而在日本摔柔道的人不少,然而以職業隊身分在當地活躍,連珍羚的經歷都可說是相當罕見。連珍羚所屬的小松會社是全球知名的工業產品製造公司,旗下女子柔道隊的最大特色,是選手除訓練外每周都有兩天進辦公室上班,而公司也會巧妙錯開出勤部門及時段,讓選手在工作期間來往的都是一般職員。

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選手體驗職場文化,避免與社會脫節;而對連珍羚而言,工作也是假日以外必須的真空——有一段時間不再去想任何跟柔道有關的事。「有點像電燈開關一樣。」連珍羚形容:「我很常處於『ON』這一端,所以更需要一些技巧讓身心脫離柔道狀態。」

也許是2021年的東京奧運,讓她對切換「OFF」的必要性有更深體悟。在該屆16強賽事中,連珍羚爆冷遭到淘汰,跟著陷入生涯最嚴重的低潮。「我有很多失敗經驗。但那次失敗讓我有一段時間想退休,甚至變得不喜歡柔道。」現實是作為職業選手,她不能因此停下腳步,還有很多擂台等著登上。

重新找回摔柔道的感覺與自信,是一段漫長的歷程。儘管這段時間狀態、成績都不算良好,但在一次次比賽中,她依然感受到自己進步,逐漸拾回喜愛柔道的心——一切是自然而為,並無戲劇性的轉捩點,亮眼成就如2023年的杭州亞運金牌,僅僅是註腳罷了。

我們問她,找回初心是快樂的嗎?「與其說是快樂,不如說是學著去享受,是走出勝負,享受練習、比賽的過程。」

賽事現場。(圖片翻攝自ijf國際柔道總會

近年急性子的她開始放慢生活節奏,心情一旦平靜,賽季來臨時也能更快進入狀態。當然,上場前還是會緊張。她笑著說自己在疫情期間雖然養成了冥想習慣,但一去到比賽場地,那樣的修養還是會一下子消失無蹤。

柔道選手連珍羚。(照片/承筠行銷提供)

除了冥想,她放鬆的方式還包括旅行。每月一次的兩日連假,連珍羚會規劃溫泉旅行——通常是那種稍微偏僻,位於郊區的溫泉旅館(跟少年漫畫完全不一樣!)。她習慣抵達旅館後先休息一會兒,再來研究附近是不是有什麼有趣的活動或節日正在發生,「我不喜歡把行程排得很滿,那樣就不像旅行了。」

編輯推薦👉看更多「冥想」相關書籍

練習前後的暖身、恢復作業還是紮實,但在此之外慢下來也是無妨。她認為柔道之所以是屬於所有人的運動,是因為它最重要的一課就是教導人做好自我保護;作為一項競技,它有對抗及勝負,但那也意味著與眾多不同的人、事件接觸的機會,造就了選手的人格、心境的蛻變。9歲學習柔道至今,她覺得自己依然在成長精進中。

2024年的,將是連珍羚第三度叩關五環殿堂,此前有傳言稱這將是她選手生涯的最後一役。我們並沒有當面確認傳言是真是假,實際上,那也無關宏旨——能站上奧運舞台展現自己的柔道,之於連珍羚已經是項榮耀。

載譽歸國是夢想,但連珍羚更期待自己走出低潮的過往,能給予更多人追夢的勇氣。無論讀者您目前處於生命的順境還是逆境,有無因為她的故事得到鼓舞,在奧運開幕前夕,還請為她加油並寄予祝福。

巴黎奧運
▪️ AI主播陪你追巴黎奧運 這裡看中華隊出賽時間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奧運 巴黎奧運 中華隊 琅琅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模範棒棒堂」戴谷年帶你去桃園平鎮 3站推薦景點感受客家文化

魚香四溢20年!馬祖東引「黑鮸魚丸」的美味秘密

史上最尷尬!陳澄波的同學、經常被寫錯名字的藝術家:江海樹──名單之後#145

響應陳澄波百三特展講座!從作品中的山林出發,談台灣山林植物與創作──黃博鈞x鄒欣寧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