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權文物」窺探政治犯獄中外役勞動及生活

組圖|琅琅悅讀
組圖|琅琅悅讀

文|蔡雅祺(組員)
圖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犯,通常會經歷逮捕、偵訊、審判及執行四個階段。政治犯於判決確定後的服刑時期,若能申請從事外役工作,相較於整天關押於牢房內,時間及身體將更為自由。政治內的外役工作類型眾多,位處不同區域的政治監獄也因其地理環境,而使外役工作的種類有所不同;當中有部份的勞動力是為了獄中管理者及被關押的政治犯抑或當地民眾服務,例如外役醫師,除此之外,外役工作則大抵是利用政治犯的廉價勞動力對外接單生產,用以維持監獄日常運作,以新店軍人監獄為例,外役起先以洗衣、燙衣、縫紉等工作為主,爾後也增加了外出的工作,如耕作、養豬、採石、土木工程隊等。許多政治犯們也從外役的勞動中,憑藉自己的努力習得一技之長,成為出獄後謀生的技能。本文將透由幾件人權館典藏的,略為描繪政治犯於獄中的外役生活。

洗衣技術經驗談

1952年因涉「義民中學案」遭判有期徒刑十年的徐代德,先後被關押在綠島新生訓導處及軍人監獄,於服外役期間被安排於洗衣工廠工作。徐代德在1960年11月根據自己在洗衣工廠的經驗編寫了一本《洗衣技術經驗談》,其在前言中提到:

本書內容,完全根據洗衣技師之口述及本人在工場實習之經驗,對洗衣技術,作系統的陳述,並無他書參考,故全書凡數萬餘言皆係經驗之談,並非空泛理論,姑名之曰「洗衣技術經驗談」。

書中分總論、洗衣藥品、漫談洗衣機械、洗法、搓法、刷法、拖水法、漿法、怎樣節省洗衣材料、乾燥法、熨法等十二章。1961年徐代德出獄後,因政治犯的身份,處處找不到工作,初期只能憑藉著於獄中的工作經驗自行在家鄉富岡經營洗衣店。徐代德過世後也由其家屬涂貴美女士將這本珍貴的《洗衣技術經驗談》贈予人權館。

蛋殼畫

臺灣警備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也就是現今的景美紀念園區)內的仁愛樓有一外役區,外役區內的縫衣工場設有縫衣組及美工組。編派到美工組的政治犯會在已抽掉蛋液的鵝蛋、鴨蛋或鴕鳥蛋的蛋殼上作畫,再由獄方賣給藝品店。《台灣新生報》記者沈匡宇及藝術家吳耀忠都曾是美工組的成員。蛋殼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包括京劇臉譜、古裝仕女或山水風景。沈匡宇出獄後,也因謀職困難,最終只能依賴獄中所學的彩繪工藝,勉強維生。

藝術家吳耀忠與同為外役的醫師陳中統為好友,目前人權館保存著吳耀忠致贈陳中統醫師的蛋殼畫兩座,上提有「威鎮山岳/中統博士大醫生雅玩/壬子年/耀忠於新店」等字,該兩件藏品的保存,除了保留政治犯外役生活的點滴記憶,也見證了白色恐怖歲月中難友間真摯的友誼。

鐵工廠鉗工組記分卡片

戰後初期曾因資助簡吉而被判「資匪罪」的李天生,於新店安坑軍人監獄關押時期,向獄方提出創立小型鐵工廠的計畫,獲得採納後即在監獄後方建立軋鋼工廠。並讓同樣關押在新店軍人監獄的政治犯以外役的名義從事鐵條業務工程。當時完成的鐵條產品,可至獄外販售,盈餘甚至得以回饋獄方管理員及外役政治犯。1952年被指涉參與民主自治同盟組織的涂炳榔,在被關押於新店安坑軍人監獄時,便曾加入該鐵工廠的作業,並留下了鐵工廠鉗工組記分卡片及鐵工廠獄友們的合影予人權館收藏。

貝殼燈飾

被關押於綠島的政治犯,因綠島環境的特殊性,所從事的外役工作,也多與綠島盛產的物品相關;在外役區,會由獄方向綠島漁民購買貝殼,讓政治犯進行創作成各式的飾品燈飾,再由獄方對外拍賣。其中拍賣所得部分供監獄運作使用,部分則給予創作之受難者。1969年因參加「中國統一事業基金會」被羈押的周順吉,後被判處無期徒刑,他在綠島外役工廠製作了各式各樣的貝殼飾品,減刑出獄後保留了部分作品和材料贈予人權館保存。

果樹栽培、作物栽種方法及蔬菜栽種筆記

1956年2月因受牽連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的鍾興福,後於1956年4月由蔣介石批示應發還嚴為覆審,1957年4月改判無期徒刑,先後被關押在軍法處、臺灣軍人監獄、綠島新生訓導處、泰源監獄、綠洲山莊等地。鍾興福在1962年配合政府政策從綠島被移轉至泰源監獄,當時被移轉的政治犯請求政府比照綠島新生訓導處創設生產班從事種植工作,於是鍾興福此時一邊在外役進行種植,一邊自我進修種植知識。他利用國防部泰源感訓監獄筆記簿,書寫大量的植栽筆記,包括果樹、蔬菜栽培須注意的事項及蟲害問題、作物所須的土壤及施肥度等栽種問題,筆記本內更有他親手繪製的示意圖及圖表。鍾興福於此時的外役經驗對於他日後出獄到山區種植果樹、經營梨園,產生了不小的助益。

上述幾幅從人權館典藏品中窺見的圖像,只是政治監獄生活中極小的一塊拼圖,本文嘗試著從人權文物的角度切入,拼湊出政治犯獄中生活一景,希冀呈現政治受難前輩的精神世界與心靈樣貌。後續亦企盼能有更多人權研究者及藝術工作者投入,透由人權館所典藏的文物,從事研究及內容轉譯,從跨領域合作等各個面向,使當代社會大眾更易於理解政治受難前輩所經歷的過往。

※本文摘選自國家人權博物館半年刊《向光》第9期〈從人權文物窺探政治犯獄中外役生活〉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國家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 監獄 政治 閱讀藝文 戒嚴時期 文物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海客不只有新屋」拾起遺忘的海螺 探尋濱海的客家文化

從國宴文化到熱銷IP商品 揭密圓山大飯店的歷史與行銷策略

嘉義遊走於寫生與傳統的墨客「吳利雄」──#名單之後128

「我喜歡觀看這般尋常的世界」專訪韓國人氣插畫家Banzisu潘芝秀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