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對話錄:歷史的技藝・文學的心靈——史學工作者的文學對話

王健文教授(右)
王健文教授(右)

文|《觀.臺灣 》編輯部
攝影|鄭韶昀

講者:彭明輝(國立政治大學學系教授)、王健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主持人: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時間、地點:2023.06.11(日)15:00 臺南政大書城

一個史學家,同時也能夠是家嗎?歷史研究與文學創作,如何交互地作用於一個人的學思歷程當中?

六月在臺南,的「對話錄」系列講座,邀請了彭明輝與王健文。這兩位高中同窗,先後成了學院內的歷史學者,同時也都在寫作道路上以自己的方式前行。文心與史志,如何在他們各自的生命裡維持平衡呢?

通往自己的道路

彭明輝與王健文的情誼,要從兩人共同的領路者吳英長開始說起。中學時代,他們先後於花蓮的不同學校受業於吳英長。在兩人心裡,這位善於傾聽的老師,是懵懂少年的擺渡人,也是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筆下反覆求索生命意義的悉達多。而擺渡與求索,或許正是他之於學生最重要的餽贈。

在王健文看來,吳英長的教育志業,是領著孩子們走向「通往自己的道路」。尋找自己,成為自己,是吳英長的畢生追求。之後,包括王健文在內,眾多學生也踵繼於吳老師的身後,步上了同樣一條尋覓自我的道路。

1970年代正值兩個少年的中學時代,除了吳英長所給予的生命啟示之外,彼時還有許多師長,也深刻影響著兩個少年的成長過程。彭明輝所憶起的每個名字,總是關聯著某幾本書。那時,英文老師送他一本夏丏尊的《文心》,國文老師讓他讀陳之藩的《旅美小簡》,還有個寫小說的老師劉廣元(筆名劉春城),領著大家讀陳映真、張愛玲、胡蘭成等文學作品。

「反正穿進去都算數,撿到籃子都算菜。」彭明輝說,儘管其中諸多經典的閱讀門檻實在太高,對於中學生而言不啻一團謎題,但當年他們的文學啟蒙,也就是在這種摸索的狀態當中逐漸發生。

彭明輝教授

「吳鳴」去了哪裡?

時光荏苒,後來的王健文在成大教中國史,彭明輝則在政大繼續他的史學方法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筆名「吳鳴」的彭明輝,亦是第五屆時報文學獎的散文首獎得主。1980年代,他出版過多本散文集,文章還曾被知名作家齊邦媛譯介到海外,可謂彼時文學界的耀眼新星。但在2022年的《秋光侘寂》付梓之前,他的文集出版已暫停20餘年。這段時間,「吳鳴」跟他的散文創作,究竟去了哪裡?

彭明輝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停留太久,只約略提到長年盤據於心頭的某種恐懼,那是關於理想與現實的自我探問,也是他始終不願讓讀者跟隨陷落其中的深沉心緒。與此同時,他也坦言得獎之初,心裡還有另一層更現實的恐懼:比起縱身躍入文壇江湖,在學院裡念書、教書,好像還是安全一些吧。

「但是我一直在寫,從來沒有停過。」彭明輝笑道:他的自我定位,是始終都在學習的人。過去他學音樂、學毛筆、學電腦、學鐵人三項,每件事情他總是一頭栽入,幾可稱作耽溺。不過,也正因為這些耽溺,才使他的生命得以完整。

2023年末,他已備好一本關於煮食的書正要出版,接下來的寫作計畫,還包括曲盤、書法……看來這段時間,「吳鳴」只是一直在學,一直在蓄積寫作養分。

延伸閱讀:
「彭明輝」教授相關著作,琅琅悅讀書店一次看
「王健文」教授相關著作,琅琅悅讀書店一次看

從流浪到回家

彭明輝停止出版散文集的那些年,王健文也發現自己正面對人生路途的關隘。40歲以前,他立志成為傑出的歷史學者,並且試著在研究室裡安頓自己的存在意義。但是,當生命的自我探求解惑與學術道路有時疊合、有時歧出時,持續逗留在這條路上,究竟又是為了什麼?他回想:某日在車上聽見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仍然深受觸動。與此同時,他轉頭望向學術期刊,內心卻更是迷惑。

於是,千禧年初,他在桌案前寫下〈十年回首:我的四十手記〉。文章的後半部分,他接連拋出數個沉重問句,猶如面對鏡子的嚴肅質詢。「我想要確定的是:我要過的是怎樣的人生。」──這是該文的結語,或也標誌著另一段旅程的起行。

8個月後的國際學術會議,王健文嘗試發表了一篇「不像學術的論文」。隔年,在這篇論文的基礎上更文學地延伸為《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後二十年》一書。大約也是這段時間,他開始偏離「學術正軌」,走向另一個更能夠承載生命情志、映射自我思想的書寫風格。

2014年,又是一場學術會議,他再寫了一篇文章,持續挑戰所謂「學術論文」的既定框架。這篇作者自我定位的「敘事型論文」,正文本身就是長篇散文,而以嚴謹豐厚的註腳確認其「學術身分」。幾經波折,最終被《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接受刊登,題名為〈回家的路:新舊世紀之交外省第二代作家的自我書寫〉,寫他所從屬的那一世代的故事,也是反思生命的自我追尋。

從流浪到回家,王健文的書寫仍然關於歷史,只是帶入了更多的文學。也許,那樣的書寫,就是他「通往自己」的方式。

當歷史學者碰上歷史事件

王健文挑戰了普遍認知的論文格式,有趣的是,彭明輝卻曾是制定格式的人。1994年,創刊未久的雜誌《新史學》找上了熟悉電腦的彭明輝,為新的卷期設計排版。他所撰寫的格式檔,此後遂成為該刊的既定規則。後來,隨著《新史學》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新史學》也成了各個歷史系所碩博論文的參考範本,臺灣歷史學界所使用的論文格式,也因此漸漸趨同。追本溯源,彭明輝正是這場「大一統」的始作俑者。

除了替期刊訂格式、寫論文以外,彭明輝也寫過許多不同形式的歷史作品。譬如故鄉花蓮的故事、民間信仰的史志、老報人王惕吾的傳記,還曾替政大編寫校史。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95年7月,他應承了學界前輩杜正勝等人的邀約,參與中學教科書《認識臺灣:社會篇》的撰寫,沒想到這本教科書被鎖定為統獨辯論的戰場,他因此變成了新聞人物,甚至莫名遭受撻伐。

彭明輝教授曾參與中學教科書《認識臺灣:社會篇》的撰寫

事件告一段落以後,彭明輝在學界沉潛了好一段時日。在朋友看來,他像是陡然被大浪淹沒,幾至滅頂。不過,重新回顧前塵往事,他卻覺得那樣的經驗至為難得。因為歷史學者通常遇不上一個歷史事件。他說,如果他老早知道會發生那些事,怎樣都要去寫。「求之不得啊!反正也死不了。」

當追尋故事的人變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同樣在大學服務,王健文也曾被成大校方邀請編纂校史,主導了相距10年前後兩次的校史書寫。那是起始於2001年的事情,剛好也是他寫下〈四十手記〉、個人的書寫風格開始轉向的時候。

2011年,他在《南方歌未央:戰後半世紀的青春記事》裡,寫作1970年代發生於成大校園的兩次政治整肅。也因為這個機緣,他有幸結識歷史事件裡的幾位前輩,還為吳榮元、吳俊宏、鄧伯宸以及人稱「生哥」的陳欽生舉辦了一次跨越時空、遲來40餘年的畢業典禮。

同書的另一篇章,他寫的則是創始於1960年代的傳奇社團「西格瑪」(Σ)。這個團體曾經聚集起各種各樣、甚至南轅北轍的成員。比方說,創社元老之一詩情禪意的前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縱情文藝才氣無雙的前麥當勞總經理谷文瑞、獻身傳統文化生死以之的德簡書院王鎮華……。龍應台與鄭南榕也曾是「披著斗篷」的「西格瑪」。這些不安於社會主流價值與既定框架裡的奇人異士,集合成了謎一般的群體,儘管在成大校園內的正式社團早在30年前終結,但是離開學校之後的「西格瑪」仍餘音繚繞、迴盪不已,如同王健文所說的「南方歌未央」。

也因為這些「西格瑪」實在太有魅力,王健文說他「不知不覺的就被吸引過去」,參與甚至主辦「西格瑪」成員的聚會。然後,他也被認同為「西格瑪」的一員——於是,這個追尋故事的人,自己也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尋路的河,或是河裡的石頭

總的來看,文學在這兩個歷史學者的生命歷程當中,總有一個特殊位置。王健文笑說,他在20來歲的時候,曾覺得文學是「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然而後來,融入文學風格的歷史書寫,反而成為一個出口。「你終究要找到回家的路,也就是通往你自己的道路。」對談最末,他所提起的,仍是13歲那年吳英長老師給予的啟示。

相對於王健文是一條主動尋路的河,彭明輝說,他比較像河裡的一塊石頭,水怎麼流,石頭就怎麼滾,一切順應著命運安排。反正遇上了什麼新鮮事,他就儘可能把那件事的基本功做好。「要讀就讀到會背,要聽就聽到會背。」等到這些東西變成了身體裡的一部分,創造性的轉化與書寫也才得以發生——或許,那正是成為石頭的法門吧。

全場大合照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觀‧臺灣》第60期「1624?」。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重磅展覽「跨‧1624:世界島臺灣」即日起至6月30日,在教育大樓4樓1、2特展室展出!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覽資訊:

「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
時間:2024年2月1日至6月30日,週二至週日09:00 - 17:00(每週一、除夕、初一、初六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1、2特展室及長廊(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延伸閱讀:跨洋文物齊聚臺南!臺史博「跨‧1624:世界島臺灣」超大空間呈現海洋臺灣磅礡氣勢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史博 歷史 大學教授 論文 文學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你收集幾座百岳了?〈山藏家〉打造台灣山岳文創品牌

2024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虛缺號》深奧人生命題 極簡展現

老一輩流行吃「番薯籤」竟是治中暑偏方:黑糖薑番薯甜湯

1940年是什麼顏色?府展特選畫家有馬周三的作品聯想──名單之後#137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