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出發的十六世紀—來自中南美洲的番麥、番薯與番茄

文∣許媛婷(作者任職於書畫文獻處)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距今五百年以前的十六世紀(1501-1600),是緊隨著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義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 1451-1506)航海艦隊開展對新大陸的認知後,可說是打開東西方世界交流接觸的關鍵時刻。從2023年11月23日到2024年2月18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的第二單元「不期而遇」,其中有展示美洲的原生物種傳播到東方的例子。透過展覽,我們可以認識到番麥、番薯、番茄、番石榴、番柿等被冠上「番」字的植物,如何經由不同人群穿越海洋,從美洲輾轉移動到歐洲及亞洲人們的手上,使得數百年後的今天,這些植物成為美味食物的奇幻旅程。

危機即是商機: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人在大西洋的交錯

如果要指出十六世紀航向東方的貿易旅程中,最具指標性意義的一年或事件,或許對當時海上三霸權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與荷蘭人而言,解讀各自不同。不過,按照日本歷史學者岸本美緒認為,1571年不但是十六世紀下半葉最為關鍵一年,同時這一年也是全球化的起點。此年西班牙人佔據了馬尼拉,開始他們在東亞的事業;同時將白銀運到馬尼拉,不但成為商品交易時的重要媒介,影響所及,還造成東方的中國與日本掀起一股白銀需求,進而引起世界性的白銀流動。

至於葡萄牙人、荷蘭人或東方人眼中的關鍵年代,在學者不同觀點或研究下,看法各異。然可確定的是,當時歐洲航海家在面對未知的航程時,內心充滿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以及迎向冒險的興奮感,正是這種不確定感,才能掀起後續波濤洶湧、令人意想不到的重大變化。

1602年原作 利瑪竇編繪;張文燾過紙 坤輿萬國全圖 17世紀初期以後手繪設色摹本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101523∼101528

漂洋過海從美洲到亞洲的臺灣作物

當航海家航向未知大海,勇於冒險的同時,也使得不同地域的人群與物種開始流動。原本生長於美洲的動物、植物,甚至疾病,在突破海洋的阻隔後,歐洲人從美洲帶走的多元物種,可以說影響後世人類十分深遠。以下係根據植物學及歷史學家們的研究,把改變人類歷史的「拉美植物」(來自拉丁美洲的植物)整理而成的「食物」表格。透過下方表格,雖然並非全面,但我們大致可以得知生活週遭常見的蔬果類,有哪些是來自美洲的外來物種。

16∼17世紀初 繪者不詳 明人花果冊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畫003511 19世紀 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瓷018298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當這些來自美洲的植物或果實,經由人群移動抵達東方後,有部分的食物或植物,常被華人冠以「番」字取名,像番薯、番麥、番茄、番石榴、番荔枝、番木瓜等。以下透過三種常見以「番」為名的美洲作物:番麥、番薯及番茄,藉由文獻及圖冊了解它們在名稱上的先後轉變,進而了解它們如何成為臺灣常見的「番」作物。

從「番麥」、「御麥」、「玉蜀黍」到「玉米」

現在目前全世界關於「玉米」,大約有一百多種不同稱呼,我們熟悉的除了「玉米」這個名稱之外,也會聽到番麥、御麥、玉蜀黍等不同的名字。究竟這些名字是怎麼出現的呢?早在十六世紀中葉的浙江文人田藝蘅(1524-?)《留青日札》就提到:「御麥出于西番,舊名番麥,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可知玉米很早就被稱「番麥」,因為種子珍罕與栽種的人稀少,曾被送至皇帝面前,人稱「御麥」。至於大名鼎鼎的李時珍《本草綱目》則是把玉米歸類在「穀部稷粟」,與蜀黍(今「高粱」)並列,稱為「玉蜀黍」。

本次展出《明人花果冊》圖冊八開,其中一開畫有四樣蔬果,分別是茄子、板粟、鵲豆及玉米,這可呈現出明末畫家眼中的玉米造型:此外,還展示清宮收藏的十九世紀(瓷胎黃釉玉蜀黍形鼻煙壺),這個玉蜀黍造型鼻煙壺,附有綠料蓋子與牙匙,與其他鼻煙壺同裝於一木匣,最初放在養心殿後殿的華滋堂或燕喜堂。而鼻煙壺外觀造型與內含的菸草粉末,都來自中南美洲。

18世紀 繪者不詳 番社采風圖 冊頁 黃瓜、番麥、菩提果、黃梨、番石榴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番薯」、「番茄」曾經分不清

同樣來自中美洲墨西哥高原的番薯,十六世紀被西班牙人從美洲帶回歐洲,又被帶到亞洲,甚至成為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期間的重要作物。為了配合此次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特地向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洽借《番社采風圖•臺海采風圖》冊頁,畫作參照首任漢人巡臺御史黃叔璥(1682-1758,1722年來臺)的《花果圖》及《臺海使槎錄》內容,以及第十二任滿人巡臺御史六十七(生卒年不詳,1744年來臺)命人繪製的臺灣物產圖冊等圖像,後繪而成的臨摹本。

圖冊裏的「番茄」,並不像平常看到的牛番茄或小番茄,仔細看圖中文字:「番茄,又名地瓜,蔓生,結寔(通「實」字)於土皮,有紅、白兩色,生熟皆可食,亦可研粉。」原來此「番茄」不是我以為的「番茄」,而是俗稱地瓜的「番薯」。至於「番茄」究竟跑去哪了呢?

18世紀 繪者不詳 番社采風圖 冊頁 番茄、葫蘆、灣豆、番柿、香員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柑子蜜」才是十八世紀臺灣熟知的「番茄」

《番社采風圖.臺海采風圖》所繪的「番茄」實為「番薯」,那今日我們熟知的番茄,原產自南美洲安地斯山脈,在十八世紀又被臺人稱作什麼名字呢?居然是「柑子蜜」(又作「柑仔蜜」)。

18世紀 繪者不詳 番社采風圖 冊頁 番仔秫、小米、紅花、椰子、柑子蜜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十六世紀來自美洲的各式物種們,歷經從美洲到歐洲,其後葡萄牙人與荷蘭人經大西洋越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達亞洲;西班牙人則越過太平洋,抵達亞洲。換言之,這些來自美洲的物種傳播路線雖然大方向不變,然在各自的傳播路徑則稍有出入,頗有各走各的路之感。本次「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將來自美洲物種的「番」類作物,透過展件述說我們日常可見的「番麥」、「番薯」、「柑子蜜」等食物背後的故事,或許下回在入口這些食物之前,也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遺忘了這份來自美洲的禮物。

●本文摘錄自《故宮文物月刊》490期1月號,原文〈漂洋過海的「番」作物─十六世紀從美洲到亞洲的番麥、番薯與番茄〉

「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特展

展期:2023/11/23〜2024/02/18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105、107陳列室

詳細資訊:點我看更多

延伸閱讀:國立故宮博物院「無界之涯」集結日法荷等國內外12家館所 探索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國立故宮博物院 荷蘭 殖民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展覽資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臺南古都竟有1600座廟宇?盤點孔廟、天后宮等大有來頭的神明宮廟與百年古蹟

香港發揚光大的小吃「馬來糕」 竟與英國殖民史有關

舞步中,探索客家文化記憶:專訪君舞蹈劇場團長 謝宜君

從臺北到北斗,仕紳畫家余德煌的北斗紀事──名單之後#143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