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姿獨秀《天聽路》媽祖繞境舞台化 劇場與信仰一起展現療癒力

《天聽路》演出照。(圖/AQ廣藝誌提供)
《天聽路》演出照。(圖/AQ廣藝誌提供)

演出資訊:

演出|藝姿舞集、國立臺南大學民俗隊、震宇武藝坊

時間|7/15 PM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黃資婷(成大規劃設計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對照近年藝文圈對藝陣、文化投以炙熱的目光,藝姿舞集起步算早。2006年赴歐演出時,便將婆姐陣、牛犁陣、跳鼓陣、八家將乃至麻豆「迎暗藝」等多種陣頭與傳統民俗元素糅雜於舞蹈之中。除此之外,尚有2011年搭配鄭成功文化節的《開臺4渡》、2015年講述西拉雅族文化的《Siraya》等作品,可看出本土文化一直是該團關心的重點。

《天聽路》演出照。(圖/AQ廣藝誌提供)

猶記得2019年明日和合製作所的《半仙》,邀請板橋坤靈懿元宮的濟公師父現身說法時引發的議論;藝姿舞集2017年《默娘》、2022與2023年的《天聽路》雖未藉由乩身於舞台上傳遞神旨,但一樣達到模糊宮廟與表演的邊界之效果:《默娘》集中刻畫信仰,收尾便是把舞台轉化為現場,舞者手捧媽祖神像緩緩經過觀眾席,現場觀眾進行參拜。

同樣的手法出現在《天聽路》,藝姿舞集團長郭玲娟於開演前已先恭請鹿耳門天后宮的天上聖母二媽淨化演出場地,待到舞作接近尾聲時煙霧繚繞,媽祖自觀眾席走向台前,彷彿從民間信仰中商借了某種神聖性的力量,原為世俗空間的舞台瞬時獲得昇華。就此脈絡論之,《默娘》到《天聽路》,看似藉由信仰找尋臺灣身體,實則掀開神聖與世俗之間的辯證。

《天聽路》演出照。(圖/AQ廣藝誌提供)

《天聽路》探討核心是「遶境」,也繞生命之鏡。從民俗學角度來看,遶境所關注尺度是由人拓展到建築、區域地理的社經條件等等,而「境」這個由普羅大眾建構出來的防禦組織,後因人力與宮廟信徒重疊,便以信仰為名串起城防功能。宗教學家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分析神聖空間之所以存在,「是最初祝聖它的那個神顯(hierophany)的永恆本性使然⋯⋯因此神顯並非僅僅使一塊了無分別的世俗空間成為神聖,它還進一步確保神聖性的持續存在。」

藝陣遶境的特質,賦予神聖空間流動性,藉由神威建立起保護屏障。雖然「境」指涉著某種特定的地理區域,但人與人、廟宇與廟宇之間的關係更為重要,這種文化現象如何凝縮與再現於舞台,而非僅將宗教科儀精緻化成可放進黑盒子的賞玩之作,一直是這類創作必須謹慎考量的關鍵。

《天聽路》演出照。(圖/AQ廣藝誌提供)

早在《默娘》時期,徐瑋瑩反思「是否,從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的(舞蹈)藝術終將再返回宗教與之結合?」[註1],同時,石志如亦提出「該怎樣避免讓「身心靈」合一的「展演」落入「道場」的疑慮?」[註2],均點出一個現象:傳統藝師在為神明服務之餘追求藝術審美,譬如文陣本身鬥熱鬧的娛樂及戲劇效果,並不僅限於宗教與儀式層級的意義,學者林茂賢便將藝陣視為臺灣式的「行動」;相對而言,藝術追求審美過程中,期待願望與念想能上達天聽,然而當藝陣融入劇場與舞蹈以後,宗教性與社群交陪、遶境等意義皆被削弱。

《天聽路》演出照。(圖/AQ廣藝誌提供)

媽祖粉墨登場意味著把神顯舞台化,脫離它原有的空間脈絡,同時展現了神顯既在場亦闕如的現象——當神無所不在時,所至之處皆為神顯,神聖性又該何以為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疫之後百廢待興,若這種模糊性是藝術更趨近觀眾與生活的方法,讓劇場與信仰能一同發揮療癒功能,倒也吻合《天聽路》最初的祈願。

註:

1 徐瑋瑩,《從凡入聖的劇場空間 《默娘》》

2 石志如,《混雜而失去主體的恩典《默娘》》

●本文為 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AQ廣藝誌 媽祖 信仰 遶境 藝術 宮廟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劇場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台幣500元改鈔遭熱議!盤點英鎊民選改鈔流程與設計巧思

冬天食物必有薑?讓人愛到涕泗橫流的美食:番仔薑麵線

令人驚嘆三大布達佩斯的圖書館 從書海探索匈牙利文化

彩筆下的女性身影!教員畫家「竹中正義」──名單之後#148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