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勘市:畫家的創作與傳承──名單之後#73
文/王德合(臺南應用科大美術系兼任講師,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藝術創作者)
安西勘市 入選 府展第4-6回
「5年級時,來自日本四國的美術老師安西勘市,指導他水彩人物、靜物等基本技法,並督促他勤於寫生。當時準備升學的5、6年級生都要留校補習,老師卻規定他每天都要完成一幅水彩寫生再參加升學補習,兩年下來,獲得全校繪畫比賽第一獎,心中也隱隱浮現要成為畫家的夢想。」[註1]這是五月畫會創會畫家郭東榮(1927年出生於嘉義)的回憶報導。安西勘市於1933-1940年任教於嘉義白川公學校(今嘉義市大同國小),啟發了郭東榮的畫家之夢。
筆者根據上則媒體報導訊息,前往板橋訪談已高齡93歲的郭東榮老師。郭老師於1962年前往日本留學並定居就業,直到1989年才返臺任教於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在日期間,郭老師惦念著小學的恩師安西勘市,並找到其位於四國小豆島的居所,然而恩師早已於1951年逝世,僅能由其家人陪同到墳前追思。郭東榮2012年舉辦85歲回顧展時,安西勘市的次子山口实[註2]也曾專程來臺祝賀,筆者因此取得山口实的聯繫方式及其後續提供的資料。
安西勘市的家族原在日本四國香川縣經營味噌屋,父親安西嘉助於1909年帶著妻子與長子來到臺中經營味噌業。安西勘市1913年出生[註3]於臺中,1932年臺中師範學校講習科畢業,旋任教於嘉義尋常高等小學校(今民族國小)。1933年4月,勘市短暫入伍於臺灣第二連隊,8月轉調白川公學校任教。
1932-1940年在嘉義任教期間,安西勘市與其他嘉義地區西洋畫家多有交流,並於1940年共組「青辰美術協會」(後文均簡稱「青辰會」)。嘉義西洋畫在「臺展」時期,幾乎是陳澄波獨撐大局,直至「青辰會」成立,並聘請陳澄波擔任顧問,嘉義西洋畫家逐漸形成一股振作興起的力量。[註4]筆者統計1940至1943年間(府展第3至6回),「青辰會」成員計有矢澤一義(府展第3至6回)、安西勘市(府展第4至6回)、石山定俊(府展第4、6回)、林榮杰(府展第5回)、翁崑德(府展第5回)、磯部正男(府展第6回)等人入選府展,加上年年受邀參展的陳澄波,足見當年榮景。
山口实先生提供筆者數幀安西勘市與友人之合照,比對其中人物形貌,應與1933年入伍時的照片年代相仿。泛黃破損的老照片,掩蓋不了年輕畫家自信展現的藝術熱情與生命力。當年受指導的郭東榮(約於1939年時),想必也是在此熱切的學習氛圍中,心生嚮往地走上了畫家之路。
安西勘市於1941年離開嘉義,轉調北斗東國民學校(今彰化縣北斗國小),1943年轉調新高國民學校(今臺中市新高國小),1945年轉任臺中第二中學。在嘉義期間累積多年的繪畫基礎與能量,似乎在「青辰會」成立的氛圍下水到渠成,1941-1943連續三年入選府展。綜觀安西勘市入選府展的作品,皆以描寫鄉土自然的寫生風格為主。〈秋日〉的田間水車、〈瀨之音〉的山野溪流、奇美盛放的熱帶蘭花,都具有臺灣的地域特色。
1946年,安西勘市返日任職於小豆郡大部國民學校;1948年,與同校音樂老師山口綾子再婚,並隨妻家改姓山口。返日生活穩定後,勘市即恢復繪畫。小豆島位居瀨戶內海之中,羅列的大小島嶼、港灣、山坡、農村等美景,都一一進了安西勘市的畫中,「小豆島風景特別美,只要有好的繪畫題材就忘我地作畫」[註5]。1947年,他以〈小豆島之春〉參與香川縣美展,爾後年年參展。年輕熱情的畫家,以畫筆勤奮紀錄著土地之美,當一切看似圓滿完美, 卻於1951年因腦瘤驟然離世,令人唏噓。
#名單之後073
註釋
1. 〈為時代而畫-五月畫會發起人郭東榮〉,郭麗娟,《臺灣光華雜誌》(2010.11),網址
2. 安西勘市1938年結婚,妻富士子於1946年1月離世,4月返日;1948年與山口綾子再婚,隨妻家改姓山口。山口实,1949年出生,武藏野美術大學畢業,現為「大森山王美術教室」負責人、東京都大田区美術家協会副会長、東京小豆島会会長。
3. 依中央研究院建置「臺灣美術展覽會資料庫」網站之「日本人西洋畫家」名錄資料記載,安西勘市出生於1912年。然根據其子山口实提供之1950年「履歷書」文件記載,安西(山口)勘市為大正二年(1913)11月24日出生。
4. 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頁224。
5. 〈山口勘市の思い出〉,弟安西勇回憶摘要,山口实提供。
●本文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