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瓷器的修復與重修

明 孔雀綠八寶番蓮葫蘆瓶 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明 孔雀綠八寶番蓮葫蘆瓶 局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文∣陳澄波(作者任職於登錄保存處)

圖∣陳澄波拍攝提供

經高溫燒結的的收藏中,為最穩定也是最脆弱的典藏品,一般藏品所忌諱的保存條件,高溫瓷對其皆有良好的耐受性,但卻比常見文物更害怕物理性的損傷,因此最常於博物館內所發生的劣化便是破損之狀況。博物館負有展示文物的重要責任,代表著陶瓷器修復不僅須保留其真實性和價值,且同時帶有明顯審美價值的高溫瓷器,更是需考量實際情況適度還原受損的表面,以符合博物館文物展示的基本功能之一。

瓷器修復的起源與發展

根據考古出土的發現,陶瓷修復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7000至5500年以前,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之泰猶.薩比.阿比亞(Tell Sabi Abyad)陶罐破片,發現當時已有修復陶器的加工痕跡,促使其可於修復後持續使用。但隨著近代博物館的設立,基本上不會再以修復的方式試圖恢復其原始之功能,轉化成展示、研究、典藏、教育之博物館四大功能的環節中,使其可保有歷史和藝術審美上之價值為主流。

在藏品十分多元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其文物所包含的面向琳瑯滿目,不同類型的文物在修復時不只需考慮歷史、美學與功能,尚須綜合宗教、文化、材質、技藝、品項、情感、科技等要素,並藉由專業藝術史與修護人員的研究與分析,方得找出最適合文物的修護方向,而本文則將描述其中一種以美學角度為出發點,細說陶瓷文物領域中不可視的修復方法。

陶瓷器為黏土顆粒(陶土或瓷土)、長石、石英以及表層玻璃質的釉料與發色劑所組成,經塑型、乾燥、施釉,最後藉由燒結而形成無機質之器形,被公認為博物館藏品中最不易產生劣化的材質,但易受物理性的損傷,如最常因「持拿」與「輕忽」產生破損之狀況,其他則為運輸與不當包裝所形成之損害。除此之外亦有考古常見的鹽害,琺瑯金屬鏽蝕產生的漬痕,或是過去盛裝食物之痕跡,也有因燒製時釉藥與胎體收縮係數不一致,導致釉面無法良好地包覆胎體等,因器型本身先天不良所產生之現象。

此外亦有專屬於博物館的劣化態樣,像是早期使用各種天然與人工合成材料,形成黃化、變色、褪色、黏著失效等,例如澳洲的伊安.波特美術館(Ian Potter Museum of Art)曾大量使用硝化纖維素作為陶器之黏著劑,導致殘膠與黏著性能失效的情形;同如本院於70至80年代所修復的陶瓷文物,則是使用了Araldite® AY103環氧樹脂做為主要的黏著劑,至今亦是產生了明顯黃化與變色的狀況(圖1),其所處理的時間成本不亞於最常見之破損狀況。

圖1 70至80年代常見使用舊款環氧樹脂導致黃化變色之狀況 陳澄波攝

而欲修復陶瓷文物前則需先了解其工藝技術,例如一般高溫瓷器因燒結程度高,溫度約落在1250至1400℃左右,使胎體緻密而帶有透光性,若有破損狀況產生時,破片斷口的邊緣會較為光滑平整,故用於黏合之媒材便可選擇強度較高的環氧樹脂,作為破片主要的黏著劑,否則可能導致結合強度不足之虞。本次展出的清〈青花花卉盤〉為高溫瓷,便適合以環氧樹脂進行黏合的處理。(如圖2)

圖2 清 青花花卉盤 黏合前與黏合後 陳澄波攝

經黏合的處理後,多數陶瓷器皆會有不同程度的缺損狀況,進而造成觀賞者視覺上的干擾,便可考慮進行填補與全色的處理。如高溫瓷因燒結溫度高,黏土顆粒互相熔融程度較佳,通常會帶有透光性的質感,遮蓋性較佳的白堊土填料便不適合使用,轉而選擇玻璃色料與玻璃微泡等遮蓋性較弱的媒材作為填料。填補後再以壓克力顏料於填補處進行全色,同時以壓克力樹脂調整其光澤度,使其可近似於陶瓷釉料表層的質感。(圖3、4)

圖3 清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 左圖:填補全色前、右圖:填補全色後 陳澄波攝

圖4 清 青花花卉盤 左圖:填補全色前、右圖:填補全色後 陳澄波攝

另外在80年代末以前,因許多用於陶瓷修復的材料多有黃化、變色、褪色、脆化等問題,在當時修復科學尚未成熟的年代,幾乎為全球陶瓷修復發展的必經之路,沒有任何博物館能夠倖免這些問題,卻也促進了修復領域的思維與材料革新,迄今已少有專業修復師會選用未經驗證的修復材直接作用於文物上。

例如明〈孔雀綠八寶番蓮葫蘆瓶〉便是因環氧樹脂的變色,導致修復痕跡明顯影響了展示之效果,經移除舊修痕跡改以新的材料修復後之成果,如圖5~7。

圖5 明 孔雀綠八寶番蓮葫蘆瓶 移除舊修環氧樹脂前 陳澄波攝

圖6 明 孔雀綠八寶番蓮葫蘆瓶 移除舊修環氧樹脂後 陳澄波攝

圖7 明 孔雀綠八寶番蓮葫蘆瓶 重新修復後 陳澄波攝

本次修復展以審美價值的角度出發,呈現不可視的修復方法與展示效果,但並非代表所有的高溫瓷皆須以此方針進行復原,還是應視各博物館的典藏與展示理念,經多方考量後再決定其修復方向。此外,雖全球各大博物館皆有許多待修或需重修的文物,卻不等於需積極去做通盤性的處理,因未來可能會出現對文物更有利的修復材料或技術,加上陶瓷修復便是因在70至80年代末,大量使用了不適當的修復材料,導致迄今仍需面對並解決這些問題。另外若保存環境控制得宜,原則上已大幅減少其劣化速度,短短數年內一次性的大量修復則需審慎考量。因此理想的修復應是隨著博物館展示、研究、保存之常規需求,逐步規劃待修復的文物,如此一來除可避免一次性的大量修復而產生之弊病和風險,以利於博物館深化教育功能與永續經營之發展。

●本文摘錄自《》481期4月號,原題〈瓷器的修復與重修─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為例〉

「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特展

展期|112/03/31~112/06/11

地點|故宮北部院區 105陳列室

展覽詳情見了解更多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故宮文物月刊 瓷器 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史 博物館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豪擲千金也想要得到!康熙到乾隆皇帝都迷戀的洋貨:鐘錶

專訪科幻短篇小說陳建佐《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即使不被他人接受,也不會停下來的創新

美國文豪海明威常餓到無法寫小說?巴黎小酒館的救贖料理:鹽煮洋芋沙拉

康熙、乾隆帶你賞花去:國立故宮博物院「皇帝的移動花園」特展選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