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琦君 《琦君傳》作者宇文正:從琦君的書進入成長歲月是一件幸福的事

圖/琅琅悅讀
圖/琅琅悅讀

(1917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本名潘希珍,字希珍,小名春英,浙江永嘉縣瞿溪鄉人(今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享壽88歲,作品以散文為主,創作50餘年,最著名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小說《橘子紅了》曾被台灣的公共電視台改拍為電視劇,其作品也經常收錄於國中、高中國文課本,如〈桂花雨〉、〈髻〉、〈月光餅〉等等。

2006年6月8日,《聯合報》聯副版‧琦君紀念〈/如沐春風我所認識的琦君〉,作為琦君唯一授權的傳記作者,且同年的1月甫於發行《永遠的童話:琦君傳》的她來說,感受深刻,不只是透過文字緬懷這位對台灣文學卓越貢獻的作家,同時也與大家分享她眼中的「琦君阿姨」。

在6月7日,這個屬於琦君阿姨的紀念日來臨之前,一同沉浸回憶漩渦,回顧那些歷歷往事。內容全文如下。(編按)

2006年6月8日/聯合報/E07版/

【紀念琦君】宇文正/如沐春風我所認識的琦君

編輯室說明:

擁有廣大讀者群的散文名家琦君,不幸於昨日凌晨四時病逝於台北,享壽九十。文友聞訊,咸感唏噓。
琦君,浙江永嘉人,1917年出生,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畢業 ,1949年5月來台後,發表〈金盒子〉,從此創作不輟,五十餘年來,出版專書近五十冊,風靡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前年夏天,琦君自美返台,定居於淡水,受到文友與讀者的熱烈歡迎,琦君迷同學會、琦君研究中心、研討會、傳記……陸續問世,今年四月間並接受亞洲華人作家文藝基金會的贈獎和致敬。
古典文學的根柢、現代思潮的洗禮,形成琦君散文的強烈風格,溫柔敦厚是她為人為文最受推崇的特質,讀琦君散文,不僅將農業社會的溫暖氛圍召喚到眼前,更讀到她對人性的堅定信心。如今作家遠去,但她筆下的人物,已在讀者心中烙下了永恆的形象。●

琦君喜愛動物,她的照片 裡總少不了小貓、小狗。(圖/三民書局提供)

文/宇文正(琦君傳作者)

幾天前聽見琦君阿姨身體狀況很不好時,我愣了愣回答:「我──昨天晚上還夢見她……」恍惚記得我在夢裡告訴自己,我要休一天假,去淡水看她,也彷彿我在淡水捷運上,還是在琦君阿姨家裡?我其實想不起自己究竟夢見了什麼,只是覺得感應到了某種召喚吧!

琦君是我文學上的啟蒙者,我從東方出版社的注音符號書過渡到大人書的世界,第一本就是《三更有夢書當枕》;讀琦君的書長大,並且萌生當作家的想法。二十多年後,我來到她的身邊,聽她說小時候的事,聽她唱平劇,為她寫傳記。世間緣分千萬種,我想,這是最美好的一種善緣吧!

琦君傳出版後,幾個月來我經常到各地演講,或上電台節目談琦君,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寫琦君的傳記,對妳而言,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有時我回答,雖然寫作的時間壓力很大(當時已知道琦君阿姨的身體情況不佳),卻因此仔細把所有琦君的作品重新讀過,經典總是耐讀的,我讀出年少時不能領略的況味,我重新審視琦君散文的價值。有時則感性地說,最大的收穫是親炙琦君這個人吧!如沐春風,坐在琦君身旁,我深切感受這樣簡單的一句成語,如此清晰勾畫了一個人。

我一直認為從琦君的書進入成長歲月是一件幸福的事,好比一個嬰孩最初的生命經驗,如果來自一個慈母的照撫,這一生,他將有更堅強的信念,面對人生的種種艱難、徬徨,與無常。愛是人間最神祕的一種力量。而琦君的筆下,那所有好聽的故事,悲傷的〈金盒子〉、惘惘的〈煙愁〉、美麗的〈桂花雨〉……所有作品織就的境界──無非是愛! 從琦君的作品進入文學的世界,更是一件幸運的事!琦君自幼從家庭教師習古文,有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中學、大學讀教會學校,接受五四以來新文學的刺激;更有良好的英語能力,遍讀西方經典。這三方厚實的基礎,融攝於她的文字,典雅卻不雕琢;流暢而不甜膩。以白話文承載中國古詩詞的音韻之美,琦君成功地融鑄了她語言的風格。

我多麼慶幸自己過去一年沒有因為忙碌而違背允諾,完成了這部傳記。支持我承受這份壓力最大的動能是:我深深相信,這樣一位影響了多少文藝少年的散文家,值得為她立傳。

圖/聯合報系資料版面(2006-6-8/聯合報/E07版/聯合副刊)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琅琅時光 琦君 三民出版社 宇文正 聯合副刊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豪擲千金也想要得到!康熙到乾隆皇帝都迷戀的洋貨:鐘錶

專訪科幻短篇小說陳建佐《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即使不被他人接受,也不會停下來的創新

美國文豪海明威常餓到無法寫小說?巴黎小酒館的救贖料理:鹽煮洋芋沙拉

康熙、乾隆帶你賞花去:國立故宮博物院「皇帝的移動花園」特展選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