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科技浪潮進化!未來圖書館將如何超乎你的想像

操作手機即可使用圖書館服務相當便利。
操作手機即可使用圖書館服務相當便利。

科技改變人類生活,也賦予無限可能。說起臺灣圖書館導入科技的濫觴,要從1991 年推動的「國家建設六年計畫」開始。曾任政大圖書館館長的政大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陳志銘指出,「該計畫把圖書館列為重要發展項目,由國家圖書館建立全國圖書資訊網路系統,一口氣串接 1、20 座圖書館的編目和共享資源,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接著各圖書館仍不停進化,從「數位典藏」開始,將紙本數位化。當館藏得以數位取用後,又發展出「數位策展」,運用 3D 技術、浮空投影、觸控設備等數位科技,打造沉浸式的觀展體驗;接著又走入「數位人文」,透過、自然語言技術,分析文本內容,把資訊視覺化,讓讀者更易了解館藏內容。

VR 的技術也可以延伸運用至校內課程。

「隨著世界科技潮流的發展,圖書館的科技運用也越來越多元。」陳志銘說,這些數位科技開始走出館藏應用,擴大到讀者服務,像是導入 RFID 管理書籍、個人化圖書推薦、App 服務、行動借書、機器人導覽、 互動等,圖書館的科技運用更加百花齊放。

互動式設施是吸引孩童親近學習的利器。

發威 打造區塊鏈生態系

陳志銘表示,若以公共圖書館和學術圖書館兩大分類來說,本身就以資訊科技為定位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是臺灣公共圖書館導入科技的領頭羊,不少服務都是創舉。

像是全國首創 iLib Guider App 服務,用手機就能即時查詢超過 125 萬館藏、導引取書,並化身「行動借閱證」,掃描條碼完成借書;館內還引進第三代機器人,智慧服務升級,翻轉民眾對圖書館的印象,「連帶影響後來六都新蓋圖書館時,多少都會導入一些科技設施。」

而以學術圖書館來說,比較大的優勢是可以和系所合作,也較多具備 IT 館員的編制,像臺大或政大的圖書館都有具 IT 背景的館員,政大達賢圖書館內的 C01 智慧服務型機器人還是校方自行開發的。

C01 導覽服務機器人是由政大圖書館自行開發。

2022 年政大首創全臺圖書館之先,導入區塊鏈的概念,解決數位典藏的著作權問題。館方先以校史典藏為示範,針對校友保存的老照片,運用區塊鏈平台把資料 NFT 化,形成智能合約,學校既能合理運用,校友也能保留所有權;2023 年還將舉辦元宇宙策展競賽,「透過區塊鏈讓大家展演、創作,最終發展成數位策展元宇宙生態系,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大創舉。」

藏用育三管齊下 提升閱讀學習

陳志銘認為,圖書館具有藏、用、育三大任務。「藏」是匯聚資源,典藏內容;「用」是推廣宣傳,讓讀者便利取用;「育」則是讓讀者有所學習成長,而數位科技的導入,對這三方面都有助益。

對館方來說,科技不僅讓館內的工作流程變得更加容易,減輕館員負擔,同時也增加館藏流通度;對讀者來說,科技讓知識更易取得,也更好理解複雜資訊。

陳志銘舉例,新北市立圖書館巨型投影書可以提升閱讀趣味性;高雄市立圖書館建置RFID 系統,讀者使用手機即可完成借書;而政大圖書館善用書籍推薦系統,也順利增加讀者的學習廣度。若有人想要探查整個五四運動的發展歷程,透過 分析,瞬間就能將所有脈絡清楚爬梳,甚至還能視覺化呈現,「這都是以前做不到的,但有了科技之後,只要彈指之間就能實現。」

陳志銘表示,未來可能會出現實體館與虛擬館並行的雙軌服務。

科技為圖書館帶來的火花永不停歇,未來陳志銘最看好兩大趨勢,首先是人工智慧,「會顛覆整個圖書館的發展面向!」預料 AI 將取代圖書館許多客服、導覽、諮詢和例行性工作。

第二,他認為未來圖書館將走向「雙軌服務」,也就是實體館和虛擬館並行,因應 AI、5G、穿戴式設備的普及,圖書館也將進駐元宇宙世界,虛實兩館各自服務不同族群,在科技加持下,未來圖書館的樣貌將超乎你我想像。

●本文摘選自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所發行雙月刊《》雜誌166期:擁抱數位i閱讀,授權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圖書館 數位 AR AI 人工智慧 閱讀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書香遠傳 元宇宙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豪擲千金也想要得到!康熙到乾隆皇帝都迷戀的洋貨:鐘錶

專訪科幻短篇小說陳建佐《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即使不被他人接受,也不會停下來的創新

美國文豪海明威常餓到無法寫小說?巴黎小酒館的救贖料理:鹽煮洋芋沙拉

康熙、乾隆帶你賞花去:國立故宮博物院「皇帝的移動花園」特展選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