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月刊】千年南國—院藏越南主題文物特展概介
文∣林容伊(作者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越南,位於東南亞大陸部的沿海,地緣政治為這片土地帶來多變的命運,卻也孕育出獨特的風采。透過工商業、旅遊、移民等許多交流互動,我們對當代越南頗為熟悉,但或許不曾注意過,在她現代化的風景之下,積澱著愈深入發掘、愈是令人著迷的豐厚歷史底蘊。本次展覽依主題劃分三個單元,從「千年古國的人物群像」、「風行世界的大越陶瓷」到「半島之龍的機智外交」,探索十九世紀之前「越南」的族群文化、藝術成就以及外交實力。
千年古國的人物群像
越南悠長的歷史中,古國林立,自北而南的主要族群,大致可分為越、占與高棉人。今日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亦稱越人,一般認為是「百越」其中一支的後裔。文獻記載其生活於水澤之鄉,身上紋有龍、魚等圖騰,耕作水田,奉「雒王」為領袖,以「雒將」治理各行政區等。(圖1)
西元前二世紀末起,越南北部長期受到中國統治,其陶業因此與北方同步發展,而十世紀正式獨立建國以後,當地生產的陶瓷流露出更多獨特品味。例如器形典雅的李朝(1010-1225)〈黃白釉蓮瓣紋蓋罐〉(圖2),在蓋面與器肩上塑造精巧且富含立體感的雙層蓮瓣紋,一般推測,這可能是與占婆等印度化國家互動所帶來的文化影響。
越南另一重要歷史族群為占人,曾在越南中部創立「占婆國」,亦稱「占城國」,早期為印度化國家,主要信奉印度教與佛教,但隨著穆斯林商人的到來,逐漸引入伊斯蘭信仰。從院藏的〈林迦罩〉(圖3)可以看到早期印度教信仰的痕跡與占人精緻的工藝美術。林迦(linga),象徵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濕婆(Shiva)的一種面貌,由占婆碑銘可知,國王常以貴金屬製成的林迦罩,套在石製林迦上作為對神明最誠摯的進獻。本作主要分為銀製的罩體和琥珀金製成的濕婆頭像,工藝十分精巧且現今存世數量不多,相當珍貴。
風行世界的大越陶瓷
越南北部是世界上極少數很早就掌握了陶冶秘訣的地區,甚至當十四世紀中期的元代中國開始生產青花瓷時,越南陳朝也隨即能燒製出來。因此,十五、十六世紀明朝海禁導致陶瓷外銷減量時,越南陶瓷便順勢補上缺口,行銷世界。越南青花最主要的產地為位於今海陽省的朱豆窯,產量大而質精,不僅製作許多高難度的大器,其中更不乏兼俱青花發色漂亮、紋飾描繪細膩的高檔作品。(圖4)
越南陶瓷也以精美的白瓷和青花加彩瓷聞名。如輕薄堅致的〈白瓷印花菊花碗〉(圖5),從刻在器底的詩文可知,深具鑑賞眼力的乾隆皇帝曾誤以為其是由明代永樂朝所燒造;直到近年,才由研究者識別出它真正的產地為河內昇龍窯。昇龍窯也生產以釉下青花搭配釉上紅、綠、金彩構成的絢麗「越式鬥彩」。〈青花加彩獅戲大盤〉(圖6)盤底附著的海生生物遺跡,透露了這件大盤應是沈船打撈出水,海水磨去了光亮的釉面與繽紛的色彩,但從筆繪流暢優美的青花紋樣以及殘存的紅、綠彩,可以推想原本光彩奪目的視覺效果。
半島之龍的機智外交
越南曾受中國統治,西元九三九年建國後仍時常面臨被併吞的威脅。除了倚仗自身頑強的軍力,越南還憑著靈活柔軟的外交手腕與智慧,處理幾個世紀來的大小衝突,這些經過一一反映在歷史文獻之中。清宮舊藏檔案記錄的一場乾隆時期的清越戰爭,即為此一寫照。
該場戰事起因自越南內戰,西山軍起義打敗清朝認可的後黎朝,成立西山朝,後黎朝王室請求清朝出兵協助。初期幾場勝仗之後,清軍被驍勇善戰的阮惠(又稱阮文惠,後改名阮光平,?-1792)所率領的西山軍大敗潰逃;雙方在這場戰役之後的互動十分關鍵,從《欽定安南紀略》可見(圖7),清廷要求阮惠親自到中越邊境的鎮南關認罪,阮惠則派遣姪子阮光顯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外交行動,弭平之後可能引發的戰事。
之後,乾隆皇帝透過承認統治正當性與封爵等措施,成功爭取到國王阮光平在隔年自己八十大壽的慶典親自入北京祝壽。當他回顧整起事件的曲折始末,撰寫〈御筆再書安南始末事記〉並將其製成玉冊時(圖8),可以看到雖然實際上輸的是清軍,但由於西山朝特意展現的柔順恭謹姿態,乾隆皇帝仍將其視為「納降」。越南精湛高明的外交技巧,正是其得以屹立千年的秘訣之一。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