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閱‧職人/與古家具一起流浪的浪漫
文/段志飛
對於古家具而言,「家」不只是單純的空間,也是古人精神世界的縮影。
中國古代民間家具歷經數次搬遷,不斷散落和留存似乎是它們的宿命。而與顛沛流離的古家具結緣,一直被古家具修復師張春林視為自己珍貴的記憶。
1996年,張春林在北京創立了文成堂。20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中國古代家具的收集、研究與修復。這是門「輕拿輕放」的學問。然而,無論在哪個年代,歷史總愛對古家具「大動干戈」。
2018~2019年,文成堂歷經了兩次搬遷。最近一次通知來得令人措手不及——必須在10天之內將1500平方米里的所有古家俱全部搬完。這是個浩大的工程。
「從西直河搬到通州剛喘了口氣兒,馬上又趕上拆遷,匆忙中就這麼出京了。如果第一次可以用『悲壯』來形容,那第二次得用『慘烈』。」
張春林回憶,當時有4輛13米長的大貨車,加上數百名工人,日夜不停地裝車,旁邊的拆遷聲轟鳴不絕,而另一邊無處騰挪的古家具依舊堆積如山。
「歷史的浪濤遠比我們所經歷的還要洶湧,只是你離它越遠,它就顯得越平緩。我們歷史上的破壞力與建設力對等,喜歡不破不立。」
張春林堅決不丟下任何一個桌椅凳腿,因為它們都是歷經無數次戰火的洗禮與時代的變遷才傳承到今天的,絕不能被毀於這場「劫難」。
堅決的同時又伴隨著樂觀。在張春林看來,這是時代的浪潮,沒什麼可抱怨的:「我只是陪著古家具一起流浪而已,用年輕人的話講,這叫浪漫。」
張春林的女兒張滕是一名攝影師,他鼓勵女兒用相機記錄下那些畫面和歷史的痕跡。「這既是文成堂的變遷,也是古家具的變遷。」
從收集到收藏的神奇與快樂
和古家具結緣後,張春林經歷了從收集到收藏的轉變,用他的話講就是,只有親身體會了這般神奇的過程,才能享受到快樂。
張春林早年從事繪畫,一次因緣際會拜訪了家具收藏家張德祥的庫房。憑藉學美術出身練就的眼光,張春林很巧合地註意到了老家具的美。此後,他便開始在鄉村買家具,將那些散落在民間的滄海遺珠一個個打撈出來。
在不斷收集的過程中,張春林也出售這些家具,那時候大部分都賣給了西方的藏家。然而,賣了一些後,他開始覺得不對勁。
「10多年前,我意識到這東西不能這麼賣,外國人一頓飯錢就把家具買了,這些家具這麼好看,以後中國人也會喜歡的。」憑藉直覺,張春林開始從「收集」向「收藏」慢慢轉變。儘管如此,張春林一直以來也不太願意稱自己為「收藏家」。跟金錢過密的關係,讓他急於還原「收藏」的本意,只因為「收藏」在他心裡有著崇高的意義。
既然要「收藏」,那就避免不了要面對「如何保存」的問題。對於張春林來說,「修復」就是對古家具的保護,但這並不容易。
據張春林介紹,中國古代家具修復的歷史也就是近30年的事情,其實並不長。在這期間,行業走進了一個誤區——修舊如新,把原有的歷史信息盡量去掉。然而,這種粗製濫造的大工業「修理」,毀壞了以往發現的可流通古家具的八成,使得現今完璧的古家具不到一成,甚至可能更少。
當新理念「修舊如舊」被提出來,最早進行實踐的就是張春林的文成堂。他起初也不知如何去做,但是他帶著工人一塊摸索,反複試驗。通過多年時間,他終於培養出了一批修復人才,其中不少人現在都已經自立門戶。在張春林看來,到今天,全國真正能做古家具修復的,其實也不過二三十人,是一支相當珍稀的隊伍。
如今,由祖師傅們修復的中國古代家具已遍及世界各地,卻幾乎沒有人知道中國傳統手藝中還有「修復」這個行當。
「過去修復家具的祖師傅們是不做新家具的,跟修鞋師傅雷同,只修不做。修理比製作更多一層要求,那就是要有應變的能力,面對殘缺,還要有更高一層的道德標準。」張春林說。
因為要依照古人所有的痕跡去修它,去恢復其原有的狀態,這個工作非常複雜,成本也很高。而對於古家具修復師而言,能夠堅持下來的,除了通過修復「嚴謹認真地跟古人學習」外,更需要的,還有對古家具自身價值的重視。這價值與金錢無關,而是對歷史本真的尊重,以及對「信息」完整保留下來的努力。
只有真正融入生活,古家具的精神魂魄才能回歸
對於古家具而言,不同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什麼塑造了古家具的精神氣質?
在張春林看來,地貌、氣候、風俗、飲食等因素如同海底的隱秘,變化極為緩慢,在漫長的時間之河裡幾乎是靜止不動的,它們是地域風格的根基,也一起決定了古家具樣貌的根基。
「南方氣候濕潤,木質容易受潮膨脹,再加上夏季炎熱,家具就像放在了烤爐中不斷烘烤。而北方天氣常年干燥,家具就會更容易脆裂。」
為了讓這些珍愛的「流浪兒」住得舒服些,張春林每次搬遷後,都要給它們設計一個展廳,好讓它們有個「安神」的家。
過去,古家具所在的環境一般是園林或者庭院。庭院與家具之間,絕非現代家具與人的純功能性關係。對於古家具而言,「家」也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空間。就像庭院是古人精神世界的縮影,家具的精神氣質,其實也能映照出人看待自然、看待自身的價值觀。
如今,古家具的價值也和其在現代家庭中的「使用」密不可分,張春林對此頗為重視。在他眼裡,這種價值的融合,實際上是在提示我們,現代人看古代器物所需要強調的專注力,讓我們能夠更集中地去欣賞它們,或者說便於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和學習。「觀賞」和「使用」密不可分。
一次,張春林問一位資深藏家為什麼從來不用那些古家具——對此張春林感到迷惑。在張春林看來,古家具只有在生活中去使用,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不能因為某件器物十分稀有珍貴便把它「供」起來。
「稀有和珍貴,如果只是停留在『觀賞』的角度,那麼距離了解它,只會遠遠地隔著一層阻礙。」
張春林認為,傳播欣賞價值是簡單的,但更重要的是讓現代人知道,古家具是可以進入現代家庭生活狀態的,現在很多時候卻被大家忽視了,這也是他做展廳的原因。
人的情感和古家具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單純地把它當作一件收藏品,或者當成一個有價值標籤的物品,每件古代家具都有著古人和今人對文化、審美、歷史觀照的溫度。只有真正融入家庭和生活,古代家具的精神魂魄才會有所歸屬。
越古老,其實也越現代
中國古代家具受人追捧了20多年,現在愛上古家具的人又該關心什麼呢?是風格還是傳統的轉變?
然而,風格和傳統,遠比我們想像的遲滯,它們有著強大的惰性力量,經過漫長的時間浸潤才得以形成。在當今這個萬物互聯的快消時代,風格變得更加多元,而傳統將一如既往,靜躺在歷史的長廊中。
如今,年輕人更多地喜歡現代家具。商業化發展伴隨著技藝的落伍,人們已經喪失對一件家具在藝術上質感與美感的完美追求,過度機械化使得家具製作變得粗暴、簡單,美感不再。
開展古代家具的保護和修復,既是傳承傳統手工技藝,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在張春林看來,任何藝術品都應該給年輕一代欣賞,讓年輕人更多地了解——這也是他最大的心願。因為即使是對自己女兒的教育,他也只是鼓勵她多去了解、多去思考,畢竟審美不是強加的,需要靠自身長年累月地去體悟。這是張春林「對於時間的信任」。
「越古老,其實也越現代。我們怎麼讓年輕人、讓收藏家深入地鑽研古人的東西,並與古人為友呢?」這是張春林一直追問自己的問題,彷彿也同時保持著一種擔憂——這些「流浪兒」,在以後漫長的時間裡,又將何以為「家」呢?
在張春林看來,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從遠古到今天的各種信息的完善,我們都可以從中找到根源以及可能性。另外,無論是中國的古物還是歐美的古物,無論是工業產品還是藝術作品,無論是中國的當代藝術還是歐美的前衛藝術,都可以將它們共置一室。這種文化觀念的並置和物質的呈現,就已經不僅僅在於一件家具如何被使用和觀賞了,最後會回到心理層面,就是人們能夠多大限度地打開自己的內心,給古代家具以一席之地。
「文明也好,認知也罷,最終都會走向成熟,回歸本質。人最終還是得關切人自己內心的問題。」張春林說。
古家具可以教會我們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回溯過去?在張春林看來,統觀歷史,其實古人這幾千年來已經將隱性的美育教育包含在其中,我們逐漸領略到的那些自然性、神性和靈性,其實都是美育的一部分。
隨著社會美育水平的提高,古代家具身上的信息美逐漸被人們珍視。在歲月的風塵流變中,它們攜帶的大量情感信息與文明記憶,恰恰是可以沖淡工業化環境下產生的一些現代情緒的良方。
古代家具常能給年輕人呈現具有美育教育意義的空間,它的包容性和歸屬性,總能帶給人以啟發。
經過兩次搬遷後,文成堂再次於天津武清落地生根。在張春林為古家具「精心佈置」的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古物所流露出來的,並非單純的審美,而是以此為載體的人間煙火氣。
●本文由《新周刊》雜誌授權刊登。原文為第606期《植物有靈且美》之〈古家具修復師張春林:與古家具一起流浪是件浪漫的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