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

自1996年創刊,新周刊一直致力於成為一個時代的觀點供應商、資訊整合商、視覺開發商、傳媒運營商,始終保持以最敏銳的視角,觀察與記錄中國社會變遷,是中國期刊市場上最具代表性和輿論影響力的雜誌之一。
作為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新周刊》不僅革新了傳統的傳媒理念,獨創了一套極具特色的傳媒方法論,更是推出了一系列廣受歡迎的原創話題和深度報導,成為一個時代的體溫計。

作家好文

【新周刊】閱‧職人/街頭理髮江湖

文/杜倩 除了住在附近的老人,姚桂芬的理髮攤也有少部分年輕顧客——他們如同穿越者,在北京這座城市來去匆匆,或奔著醫療資源而來,或因為職業選擇而離開。 春日傍晚,暮靄逐漸籠罩住整個城市。

【新周刊】閱‧職人/與古家具一起流浪的浪漫

文/段志飛 對於古家具而言,「家」不只是單純的空間,也是古人精神世界的縮影。 中國古代民間家具歷經數次搬遷,不斷散落和留存似乎是它們的宿命。而與顛沛流離的古家具結緣,一直被古家具修復師張春

【新周刊】徐倩影/漫畫家蔡志忠:我的人生哪有什麼挫折

蔡志忠每一次選擇人生變道的契機都在事業巔峰期,但終會以一個更好的蔡志忠重新歸來。 他有一種仙風道骨的氣質,也是蔡瀾的朋友中最聰明的一位。 他是華人世界中極具商業頭腦的漫畫家之一,不愛經營公

【新周刊】傅青/張大春:中文很好,不要庸人自擾

文字有自己的新陳代謝,我們還是對漢字多一點信心。 採訪作家張大春之前,記者內心十分忐忑。 畢竟他曾一度讓作家阿城「驚得魂飛魄散」,在談話間隙會突然向朋友拋出諸如「王安石北宋某年有某詩,末一

【新周刊】杜倩/6年造出17套字體,看他如何玩轉「文字遊戲」

一般來說,常用的簡體字庫的標準是6,763個字,接近7,000字的標準,但加上相應的繁體字,數量則高達1萬個。葉天宇當時的速度,可能是一個小時做兩個字,他想用業餘時間做一套字庫,但這個想法不太現實。因此,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給自己一年時間,設計一套字庫。不論最後這套字庫結果如何,他想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一年。

【新周刊】邢亞琪/在人間,用10年和陌生人說晚安

賣晚安的10年中,玖妹從一個完美主義者變成了一個不完美主義者。 對一個人來說,10年意味著什麼?在淘寶店店主玖妹這裡,10年可能意味著和很多陌生人產生了交集,又和他們心照不宣地說了再見。

【新周刊】XL/選書和做書,也要考慮人與人的連接

做書是門技藝,既蘊含創造性,也是個精細的勞動密集型工作。 文/XL 2016年,塗塗離開了任職13年的《新京報書評週刊》。那年,他和幾個朋友共同創立了樂府文化。 他說,自己厭倦了做評價,因為

鄭依妮/一種比24小時書店更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文/鄭依妮 24小時書店是一種被商業包裝出來的偽需求嗎? 2014年7月12日,位於廣州體育東路的1200bookshop正式對外營業,這是廣州第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 書店創辦人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