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物/在寂寞的創作路上 郭強生以寫作成全自己

郭強生年少成名,如今將人生沉澱在文字裡。攝影/沈昱嘉
郭強生年少成名,如今將人生沉澱在文字裡。攝影/沈昱嘉

1980年代中期,一群學生味濃厚的年輕作家接續校園民歌的餘熱,如明星般一舉成名,也引發文壇對於雅俗的爭論。40年過去,當年迷倒少男少女的才子,依舊一個字一個字書寫著,、戲劇,拿到了獎項認證,而每一個文字,都來自人生。

「我一直活得就是一個寫作的人。寫作,是為了找回自己、成為自己、成全自己。」郭強生說:「寫作跟我的生命、我的環境,息息相關,我不想為了任何其他原因創作,而這條路上,是有很多寂寞的時候。」郭強生的人生,並不雲淡風輕。

早熟的孩子

58歲的郭強生自高中開始寫作,已拿過各種文學獎,「非關男女」是時報文學獎戲劇首獎、「惑鄉之人」拿、「罪人」獲九歌年度小說獎、「尋琴者」獲聯合報文學大獎與台灣文學、「何不認真來悲傷」獲金鼎獎和台灣文學金典獎等。

源頭可能是超齡的閱讀。郭強生說:「我比較早熟。」當同齡小朋友還捧著兒童版「亞森羅蘋」、「七俠五義」時,他在看司馬中原、看「藍與黑」;小學三年級就著迷於寫日本大學生學運和男女關係的翻譯小說「那個傢伙與我」、看字多圖少的「賣牛記」。

郭強生的新書活動。圖/郭強生提供

長大後才發現,「那個傢伙與我」在日本多次改編成電影,是每一世代年輕人愛看的長銷小說,「賣牛記」作者是琦君。「我三年級就能比較出來,這種文學的東西會吸引我。」郭強生說:「那種專門改寫給青少年看的書,我很早就過了那個階段。」

或許,閱讀是早熟的孤獨孩子最好的陪伴。郭強生回憶,小時候一直是一個人,身體不好,不能去瘋去野,獨處時就閱讀,「只有藉由文字,才能夠清晰、誠實地爬梳自己。如果不閱讀,就很難為自己真正的情緒或煩惱找出準確的定位。」

郭強生借美國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的說法:「發明了人性。」是發明,不是發現,因為在莎士比亞之前,無人能賦予人性的種種面貌正確的文字,而莎翁僅僅是一個「憤怒」,就能區分出嫉妒的、背叛的、爭權的、愛情的憤怒,讓人的七情六欲有了名字。

「對於我的整個閱讀跟寫作來說,這也是很好的形容。」郭強生說:「很多事情如何存在生命當中?唯有寫作,才能把這些東西安放好。」

年少成名

「我的寫作路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外人看來,郭強生是年少成名。

寫作的契機始於偶然,當年聯合報副刊做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大膽企畫「新人月」,整個月只登新人作品。師大附中高一生郭強生看到第一篇是位高中女生寫的校園生活,他想:「這我也可以寫。」就寫了、寄了、被刊登了,高中開始陸續在聯合報副刊發表文章。

「那是很不得了的。」郭強生說,那時只有三家報紙,報紙也就三張,登一篇小說就占了那一天全版副刊,「對於一個高一學生,實在是天上掉下來的,用現在年輕人的說法,就是一夜之間變網紅。」

郭強生開始對文學有更多的想法,接觸到、外國文學等,嚮往起書中讀到的台大外文系曾經的「現代文學」盛世,那是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李歐梵這群大學生辦的雜誌,年輕的他心生羨慕,1982年便以第一志願考進台大外文系。

「一腳踏進去後才發現,那個時代並沒有延續。」郭強生發現,「現代文學」斯人已遠,課堂裡教理論、教文學批評,沒有人教寫作。他應付著課業,停筆了,直到大四,想著留些紀念,便找了一家小型出版社將舊作集結成短篇小說集「作伴」。沒想到,賣得還不錯。

◎想看更多作家 郭強生 的作品,請到這裡查看更多。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郭強生 金典獎 金鼎獎 小說 散文 莎士比亞 閱讀 張愛玲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國資圖舉辦「2024 永續發展論壇」集結各界代表 探討多元的觀點

快速認識日本九州的三種方法:鐵道、拉麵道、湯道

瑞典美術館 Artipelag 與梵谷沉浸 展開跨時空的藝術對話

新竹鮮為人知的佛像外銷奇蹟──日式小型家用佛像雕刻師王水村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