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借閱所】打破對伊斯蘭的錯誤認知《面紗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蘭世界史》

(圖/故事借閱所 提供)
(圖/故事借閱所 提供)

大家好!我是詹慶齡,在故事借閱所,讓我們借一本好書,探索自己,閱讀世界。

雖然全球化把世界拉近,變成了一個地球村,然而世界對許多人來說,還是像婦女面紗後的臉孔一樣神秘朦朧,由於不了解,因此產生了許多誤解,閱讀這本由研究伊斯蘭的中東學者所撰寫的《面紗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蘭世界史》,非常有助於我們打開通往伊斯蘭世界的大門,它是一本資料繁複但是書寫輕盈的伊斯蘭通史,看完它,就像上了一堂初探伊斯蘭的入門課,同時,書中描寫的女性群像,也能有效打破我們對女性固有的刻板認知。

書名:《面紗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蘭世界史》
作者: 胡塞因.卡瑪利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8月3日

從《面紗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蘭世界史》這樣的書名就不難看出作者的企圖,他以二十一位傑出穆斯林女性的生平帶出伊斯蘭歷史上的重要事件,雖然書中每一位主角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但是她們各自所處的年代、位置和生平事蹟,都在環環相扣的歷史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甚至影響到後世伊斯蘭文化和宗教解釋的發展脈絡。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什葉派和遜尼派穆斯林長久以來相持不下,追本溯源雙方陣營的正統繼承權之爭,源頭正是兩位女性,一方是先知穆罕默德最寵愛的女兒、鼎鼎有名的法蒂瑪,另一方則是先知的一位妻子阿伊夏,這兩位女性的影響力從七世紀到現在可以說未曾稍減,更不要說第一位伊斯蘭的者正是女性,她是先知的妻子哈蒂嘉,不但對於先知的訊息深信不疑地接受,窮其一生全心奉獻、支持丈夫為神的使者,同時也以最親近的觀察者身分見證了先知的高貴精神與信仰實踐。

不過作者記載入這本書中的二十一位女性穆斯林,並不全然都是宗教典範,除了五位宗教上的關鍵角色,還包括了八位曾經統治伊斯蘭國度的女性領導人、四位參與殖民時代信仰運動的中堅份子、以及現代世界表現傑出的女性穆斯林,她們以歌手、情報員、數學家和建築大師的身分活躍於當代。作者以時間為軸,讓女主角們依照年代時序出場,從七世紀一路紀錄到我們現在所處的二十一世紀;而根據她們的生命足跡,書寫的地理幅員也相當遼闊,從伊斯蘭落地生根的阿拉伯半島到伊朗、伊拉克、埃及、敘利亞、土耳其、印度、印尼、俄羅斯,以及非洲、伊比利半島和英美等國,這些女性的故事讓我們見識到伊斯蘭共同體的生活方式與信仰核心,是如何在1400年間跨地域的開枝散葉。

(圖/故事借閱所 提供)

但是千萬不要誤會它很嚴肅,就像我前面說的,這本書雖然治史嚴謹、文獻豐富,不過它非常具有可讀性,每個篇章看起來都是精彩萬分的歷史故事,作者在前言已經開宗明義說明,寫這本書是想邀請讀者「加入一場激動人心的知識之旅,目的是要導正歷史的紀錄。」之所以選擇女性做為敘事主體,靈感來自於朋友和他討論的《二十一位女性的英國史》,他認為無論在任何地方或任何時期,如果把女性的歷史噤聲了,就代表歷史分析得不夠到位。當然,書寫女性穆斯林可能是更大的挑戰,畢竟在穆斯林佔多數的當代國家裡,女性的處境依舊相當不裡想,然而作者也持平點出一項事實,至少在十九世紀之前,男女不平等在多數地區都是常態,並不僅止於伊斯蘭社會。

而且有意思的是,早在遙遠的11、12世紀,長期統治葉門的阿爾瓦女王已經展現她出色的政治手腕,並且獲得法蒂瑪哈里發政權的支持,顯示對女性參政的開放態度,後來的伊斯蘭歷史上也陸續出現過好幾位女性政治權威,到了近代,在蘇聯的反宗教運動之前,俄羅斯還出現了現代歷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女性法官,僅管書中也引述了好幾次這句聲稱是轉述先知的話「那些把權柄交給女人的人將永不見繁榮之日。」當然,這句話每次都是出自男性之口,這些不平凡的穆斯林女性,以她們開創性的成就證明了超越偏見的重要性,借閱這本《面紗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蘭世界史》開拓我們看世界的視野。

●本文推薦閱讀書由出版品牌:出版之《面紗之下:二十一位女性的伊斯蘭世界史》,授權於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穆斯林 伊斯蘭 八旗文化 信仰 讀書共和國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豪擲千金也想要得到!康熙到乾隆皇帝都迷戀的洋貨:鐘錶

專訪科幻短篇小說陳建佐《明日與那些幽微之時》:即使不被他人接受,也不會停下來的創新

美國文豪海明威常餓到無法寫小說?巴黎小酒館的救贖料理:鹽煮洋芋沙拉

康熙、乾隆帶你賞花去:國立故宮博物院「皇帝的移動花園」特展選介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