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詹佩瑜/教員與畫家,靜物與風景──進藤常雄與他的臺展作品

進藤常雄,《靜物》,1927。
進藤常雄,《靜物》,1927。

文/詹佩瑜(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進藤常雄 無鑑查 臺展第1回

     入選 臺展第2~4回

「直到今天,我仍然不太明白。在第一學年的時候,我們都必須畫鉛筆素描,那個時候我總是得到『乙』,那些素描是單調的畫畫工作。」[註1]

循著臺灣作家張建墻的文字引導,我們回到大正時期的臺中師範學校,看著學生在紙上專注地,彷彿還能聽見鉛筆與紙面的摩擦聲響。而在美術教室中走來走去,看著學生們作畫的美術老師,正是曾經參與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的進藤常雄。[註2]

來自日本山口縣的進藤常雄,1923年自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以及「圖畫教員課程」)畢業,並於翌年年初成為臺中師範學校的老師。[註3]他在第一回臺展出品的兩幅作品,分別為《靜物》與《綠蔭にて》。

靜物是西洋美術史上一種常見的繪畫主題,也是20世紀初期西畫課的基礎課程之一。有趣的是,第一回臺展的靜物畫,除了進藤常雄的作品以外尚有十多幅,其中也包括知名畫家廖繼春等人的作品。

對於如此高比例的靜物畫,評論家鷗亭生曾在《臺灣日日新報》發表過有這樣的評論:

業餘者所展出的作品好像事先說好了都是靜物畫,這也不是特別奇怪的事。看了這些靜物畫,比較一番也有些有趣的感想浮現出來。那就是說,許多靜物畫中,每個靜物好像是一個個各別思考,各別畫出來的,這些靜物之間沒有整體的關係。你左我右的樣子,壺與水果五個各自畫成,而不是五個靜物渾然一體地畫出協調的境界。[註4]

鷗亭生的評論,也適用於進藤常雄的《靜物》嗎?

實際來說,具有中等學校教師身分、以「無鑑查」資格參與第一回臺展的進藤常雄,應該不在鷗亭生所說的「業餘者」之列。而若仔細觀察這幅畫中的景物安排,不難發現:進藤常雄利用了幾顆蘋果,將整個畫面串聯起來。這些蘋果被散置在畫面左側的托盤上、桌面上以及右側的淺盤中,畫面裡的每個物品看似沒有關係,這三顆蘋果卻創造了一種奇妙的連動感。另外,前景的玻璃杯所傾注的液體,則可能來自盤子後面的酒瓶。同質性的物品,以及「酒瓶—酒杯」之間的意義連結,使這幅畫具有一種結構的整體性。

根據張建墻的回憶,在臺中師範學校,學生們都必須畫鉛筆素描。這樣的課程安排,對他來說顯得單調無趣。然而,從靜物畫這樣的基礎畫題起步,也正反映了進藤常雄的嚴謹,以及他對學生繪畫基本功的要求。

張建墻繼續談到:「開始從事繪畫是在第二學年暑假期間,我用水彩畫了一張我們鄉村山谷的風景。這張畫沒想到竟然受到繪畫老師的欣賞」。這對張建墻而言是莫大的鼓舞,也促使他走上日後的繪畫道路。[註5]

除了在臺中師範教授美術以外,1925年的《臺灣日日新報》的一篇報導,提到進藤常雄曾受「臺中第一小學校」聘任,擔任寫生畫短期課程的指導老師。[註6]

從上述兩種資料來看,進藤常雄對於寫生的教學應當頗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並且相當受到學生歡迎。他在第一屆臺展出品的作品《綠蔭にて》,也正是一幅風景畫。

進藤常雄,《綠蔭にて》,1927。

雖然無法藉以判斷進藤常雄的用色習慣,但從黑白圖版來看,這幅畫表現出了明暗的強烈對比。如同作品名稱所述,畫中的兩個衣著顏色明亮的人物坐在綠蔭下,樹蔭儘管濃密,似乎也難以抵擋陽光穿透。

在寫生與靜物兩種類型的作品裡,進藤常雄的筆觸表現相當不同。比方說,《靜物》對物體的描繪相當細膩,而《綠蔭にて》裡樹葉、草地等細節的鋪陳,則可以看到畫家對於捕捉光線的努力。

進藤常雄,《虹》,1928。

1928年的《虹》,表現了草地、山坡與水池,池面上還能見到畫中景物與天空的倒影。在這幅畫裡,進藤常雄以較明顯的筆觸,描繪雨後新綠的草坡,營造出清新的、濕潤的畫面氛圍。1929年的《金盞花》則是一幅室內靜物畫,進藤常雄似乎很喜歡把靜物擺在會反光的桌子上,並在這類作品當中表現桌面倒影。

進藤常雄,《金盞花》,1929。

進藤常雄,《ロバオバワン》,1930。

1930年的《ロバオバワン》描繪一名坐在樹叢前的原住民少女。少女的皮膚與頭髮,筆觸似乎比較平滑細膩,而背景處襯托臉龐的草叢,筆觸則顯得較為率性與快速。視線順著少女的肩膀往畫面下方移動,少女的雙手在腿上交疊,顏色非常明亮,光源似乎在畫面右側,讓右下角出現了一個三角形的明亮區塊。

包括進藤常雄在內,第一回臺展有許多中等學校美術教師皆曾獲得「無鑑查」資格,這樣的制度,曾經受到當時的輿論批評。[註7]不過,在之後的臺展當中,進藤常雄仍舊連年入選,這一事實,應當可以說明他在繪畫上的確具有一定實力。

#名單之後047

註釋:

1. 張建墻,《福爾摩沙之夜》(臺南市:,2008),頁337-338。

2. 雖然張建墻沒有在《福爾摩沙之夜》裡明確指出進藤常雄的名字,不過,我們可以從其他一些線索知道他與進藤常雄的關係密切,稱其為「恩師」。後來,張建墻等人在臺中創立的畫會「水邊會」,亦以進藤常雄為指導老師。參見張建墻著,張麗雪主編,《赤道と太陽》(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頁262-264。

3. 〈進藤常雄依願免本官〉,《昭和十一年一月至三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檢索自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檢索日期:2019年10月21日。

4. 鷗亭生,〈第一回臺展評〉,收錄於顏娟英編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2001),冊下,頁191。

5. 張建墻,《福爾摩沙之夜》,頁337-338。

6. 〈寫生画の講習開始〉,《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6月27日,第6版。

7. 〈中等教員の出品は無鑑查 〉,《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24日,第5版。

本文為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師範 繪畫 國立臺灣文學館 台中 閱讀專題 陳澄波 閱讀藝文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台幣500元改鈔遭熱議!盤點英鎊民選改鈔流程與設計巧思

冬天食物必有薑?讓人愛到涕泗橫流的美食:番仔薑麵線

令人驚嘆三大布達佩斯的圖書館 從書海探索匈牙利文化

彩筆下的女性身影!教員畫家「竹中正義」──名單之後#148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