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借閱所】體驗一種由外到內的閱讀樂趣《鹽徑偕行》

(圖/故事借閱所 提供)
(圖/故事借閱所 提供)

大家好!我是,在故事借閱所,讓我們借一本好書,探索自己,閱讀世界。

現代社會,我們經常聽人提起中年危機,也許自己也曾經或者正在經歷一場中年危機,無論你是不是中年人,都可以想像一下,當人生勤勤懇懇地努力了大半輩子,來到50歲的時候,突然天外飛來一場變故,前半生所累積的一切都在幾天之內化為烏有,變得一貧如洗,甚至被迫交出房產離開家園,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如何繼續接下來的人生道路?

對每個踏實平凡的一般人來說,以上所講,聽起來都像是非常驚悚的故事情節,而這麼戲劇化的厄運就真實地發生在《鹽徑偕行》的作者身上,然而也正因為生命的這記重槌,讓作者夫妻開啟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他們將50年的人生濃縮成兩個登山背包,相互扶持走完最長的國家步道「西南海濱小徑」,這本《鹽徑偕行》就是作者與丈夫長達1013公里的驚奇之旅全紀錄。

書名:《鹽徑偕行》
作者:蕊娜.文恩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7月6日

作者以回憶錄的手法寫下他們如何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失去了位在威爾斯、守護20年的家園、農場,同一時間,屋漏偏逢連夜雨,她的丈夫被診斷出可能罹患了不治之症,恐怕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夫妻倆決定以一種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方式,共同度過他們最後能夠相守的日子,就是把所有家當精簡成兩個登山背包,內裝一個帳篷,踏上全長一千多公里的「西南海濱小徑」。

然而這段旅程一點都不像旅遊書寫得那麼簡單、有趣,也欠缺年輕背包客活力十足的浪漫情懷,畢竟他們是因為破產、無家可歸才被迫選擇了流浪,而這本書之所以動人,或者說具有一定的勵志作用也在此,這條步道從北向南沿途的地形地勢變化,彷彿巧妙地反映著兩位行路人的心境轉折,從剛開始的震盪起伏慢慢過渡到平緩徐行。

剛開始,高低落差極大的陡坡既考驗中年人的體耐力也極度磨耗他們的心志;找不到可以紮營的地點、過著餐風露宿的生活,任誰都會不由自主想起從前安穩的住所,忍不住怨天怨地痛罵自己愚蠢一番;當盤纏快要用盡而社會補助金又還沒入帳,活在富裕文明國家的人,終於能親身體會什麼叫做貧窮和飢餓;還有,在幾天沒得洗澡之後,蓬頭垢面的自己被當成流浪漢,遭人嫌惡,這才明白了原來露宿街頭的遊民,並不一定是酒鬼或毒蟲,他們在無意之間產生的同理心,讓自己的心靈不知不覺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即使身上的英鎊所剩無幾,還是願意多買幾個肉餡餅分享給比他們更飢餓、遭遇更悲涼的遊民。

(圖/故事借閱所 提供)

這些前所未有的生命經驗,使他們的潛在意識逐步產生了變化,慢慢接納落魄的自己,只專心地注視當下,不再執著於失去的一切,奇妙的是,心念一轉,眼前的風景也變得美麗豐富許多,與自然荒野融為一體的結果是,原本被醫生宣判死刑的軀體肉身,竟然能夠不靠藥物,自己擁抱新生,就連大半夜差點連人帶帳篷被浪潮捲走倉皇逃命的那種生死瞬間,也能感受到奇蹟降臨,進而感謝生命此刻和陪伴在身邊的那個人,這條海濱鹽徑本來是一無所有而走上的窮途末路,沒想到竟然讓作者夫妻意外成就了另一條生命的康莊大道。

其中最大、最具體的意外之一就是這本《鹽徑偕行》的誕生,在完成了一千多公里的徒步壯舉之後,作者將自己跟丈夫相伴走完的這段艱苦旅程詳實地書寫下來,其中的情節張力比起虛構的小說故事也毫不遜色,尤其真人真事的救贖更能引發讀者共鳴,她也從一無所有、衣衫襤褸的老背包客,搖身一變成了暢銷書作家,甚至還憑藉著這本出道之作獲頒英國皇家文學會的克里斯多福·布蘭登獎,並且繼續撰寫關於大自然和關懷弱勢的文章,現在的他們有了新的身分、新的家園,更重要的是:對於生命的全新體會。

對於讀者來說,它還可以被看成一本另類的旅遊指南,我們能夠隨著作者的步履,走遍這條完成於1978年的英國西南海濱小徑,感受壯麗的懸崖峽谷、海灣瀑布,進入美麗的濱海村莊,觀察特有的沙丘生態,借閱這本《鹽徑偕行》,體驗一種由外到內的閱讀樂趣。

●本文推薦閱讀書由出版品牌:出版之《鹽徑偕行:鹽漬入味的雙人苦旅,在英格蘭西南海濱小徑》,授權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讀書共和國 野人文化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英國 詹慶齡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文物闖進漫畫啦!認識台灣史前館:南科考古館與「人面陶偶」

你吃的是什麼烤鴨?北京與廣式烤鴨之間的3種差異

西班牙人到來=北臺灣歷史的開端?和平島考古的啟發

琅客來了/黃玉郎:刀光劍影情紛亂,拳來腿往六十載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