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牢,既往事」展覽─傾聽蘆洲的白色故事

歷史研究者林傳凱老師和受難者家屬廖至平先生分享蘆洲的白恐故事,會後為同學的策展計畫鼓勵打氣。劉麗媛攝影(圖/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歷史研究者林傳凱老師和受難者家屬廖至平先生分享蘆洲的白恐故事,會後為同學的策展計畫鼓勵打氣。劉麗媛攝影(圖/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文、圖片提供|劉麗媛(三民高中教師)

策展的緣起於我在高三課堂上對學生提到:「蘆洲曾經是臺北盆地社會運動的大本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白色恐怖故事……」。他們眼睛為之一亮,專注地聽著我訴說;本以為寺廟、古厝、切仔麵、神將文化以及新移民才是構成蘆洲的地方學,沒想到課本的白恐與蘆洲有所連結,身在此地卻一無所知。

2020年我在公民課程「防止政府權力濫用的行政法」的單元,以議題融入的方式,導入轉型正義內容,11月安排白恐歷史研究者林傳凱老師和家屬廖至平先生分享蘆洲的林傳凱老師從文史資料、文獻檔案、訪談口述中還原時代的複雜樣貌,從判決書、政治受難者生前與他人互動的隻字片語,建構人物的時代作為。廖至平先生則分享父親廖瑞發在1950年被控涉叛亂案遭槍決後的遭遇,獄外之囚的幽微心聲和艱辛經歷,他在演講中數度落淚,無法自己。

這場講座讓近兩百位師生實際感受到:白恐不僅是課本上的名詞,而是真實存在蘆洲生活的周遭。演講結束後,學生主動給廖爺爺愛的擁抱。這是一場不僅感動學生、也撫慰政治受難者家屬受傷之心的演講。未曾安排的情節、自然的互動,堅定了學生辦理展覽的決心。學生紛紛志願加入策展行列,基於「歷史不能忘記」、「身為蘆洲人,須知蘆洲事」、「想要讓更多人知道這塊土地曾發生過的事情」、「流傳前輩的生命故事」,抑或是「藉由策展自我磨練」、「做為大學個人申請資料」等想法。同時,香港反送中運動和新疆再教育營的事件等時事議題,也讓學生思考:彼時此刻,國家機器濫用公權力侵犯人民權利的景象,是否已不復存在?還是轉化成當代的形式而一再重現?於是二十五位同學憑著一股熱情和想像,在學測後投入未知的旅程。

「牢,既往事」展覽的探索歷程

講座的引路開啟了策展的動力,身為指導老師的我,希望學生是展覽行動的主體,能以新世代的詮釋與轉化,讓在地的「故人」與「今人」對話與交流,讓記憶流傳;希望引用校外的視野來拓展學生的想像,引導卻不主導學生的思考與做法,一步一腳印的完成展覽的夢想。

人權景點的實地踏查

學測結束後的寒假,團隊旋即展開行動,實地探查人權景點,走訪、臺北二二八紀念館、鄭南榕紀念館,在不同場館進行有任務的觀展,一邊專注聆聽導覽,瞭解威權時代的故事,一邊觀察展覽的呈現與空間安排,並選定「一個展覽空間」做為案例來觀察及分析,他們思考的問題包括:「在這個展覽空間中,要跟觀眾溝通的故事是什麼?」「空間中,透過哪些方法、媒介來說故事?」「對你來說,上述內容跟形式的組合是有效的嗎?為什麼?」慢慢地進入策展人的思維,帶回對於展覽的想法。

實地踏查國家人權館,瞭解白色恐怖的故事與國家暴力的不義。劉麗媛攝影(圖/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白色寓言工作坊

探訪之後,團隊成員開始凝聚對展覽的想像,他們不希望落入傳統的資料展與說教模式,而是期待以感動人心的展示策略來喚起觀眾的同理心,將這些困難知識轉譯為更親近的展演。很幸運,我們得到人權館和富邦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富邦)的大力支持和協助,由館方與富邦共同協助課程規劃,並邀請藝術家張紋瑄規劃兩週四天的「白色寓言工作坊」,帶領同學進行創意發想與實作,讓學生體認如何透過展覽進行困難議題的溝通。

白色寓言工作坊中,藝術家張紋瑄引領成員發想並探討問題。(圖/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張紋瑄以「象徵、寓言與寓言的顏色」為主軸,透過案例分享、講述及討論,讓學員共同思考如何使用象徵與意喻來講故事。小組成員在過程中先尋找一個自己想要研究的蘆洲白恐相關人物,接著到臺北市立美術館觀看展覽、分組講述評論作品,比較人權館的「資料展」及美術館的「藝術展」異同,討論各自在故事傳達上的優勢及劣勢,最後統整、分類出展場的「文字」、「影像」與「物件」重要元素。

爾後,學生從選定的故事發展出自己的視角及立場,並將史實轉化為寓言,找出寓言中各個角色的對應象徵物件,設計拍攝腳本,最後完成「白色寓言」的六部創作影片。新世代以創作靠近記憶的現場,另創理解與轉譯的多元路徑,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書寫蘆洲白色記憶的故事

策展團隊選擇廖瑞發、李友邦、李嚴秀峰、李蒼降、曾碧麗以及李瑛六位政治受難者前輩做為故事主角,跟隨前輩的路徑看見事實、瞭解真相。他們反覆閱讀文獻資料、歷史檔案,在研讀中慢慢梳理出脈絡和方向,透過人物生平的時間軸,進入其生命歷程。從當時的威權體制與政治受難者的作為,不同人物的生命史對應大時代中國家的暴力,得以窺見臺灣白恐歷史各種類型的受創主體,涵蓋不同省籍、族群、性別、職業等複雜因素,進而反思當代的弱勢者、異議者被群體排斥的不利處境,以及建構公平正義環境的重要性。

展覽的多元發想

團隊成員不斷拋出想法,主動為展覽定出名稱、設計Logo、主視覺與撰寫主要論述,大家在審議的過程中,共同決定展覽的特色,以「自由組意」為策展團隊名,最後定案以「牢,既往事—蘆洲的白色故事展」為展覽名稱。

團隊將本次展覽內容規劃為三大主題,分別為「白色記憶」、「白色寓言」以及「白色背影」。「白色記憶」是以蘆洲六位政治受難者的事蹟為主體,以及政治受難者後代的想法,訴說他們在白恐時期的生命故事。「白色寓言」則透過對於不同角色的重新理解,跳脫歷史控訴,思考白色恐怖多重複雜的歷史面貌,打破因自身生命經驗所限制的想像,以影片的寓言,察覺故事的弦外之音。「白色背影」則記錄了「自由組意」團隊的策展歷程,包括參與講座、探查人權景點、小組討論、工作坊中寓言的發想、腳本及物件呈現,以及展場規劃、空間設計、教育推廣過程的點點滴滴。

展覽與導覽

開幕式之前,學生不斷透過各種管道宣傳展覽活動。許多貴賓及受難者家屬親臨展場,例如廖至平先生祖孫三代七人,李蒼降之女李素慧女士、李友邦之子李力群先生等。聽著學生已融入前輩生命的導覽,政治受難者家屬在觀展後流下感動的眼淚,不斷地對著我們說謝謝,並回饋成員:「高中生可以做出這麼深入、廣度、有條理、完整的策展,真是不容易!」這些鼓勵讓團隊深受感動:「我們的展覽真的被看見、真的感動到人了!」「我們讓觀眾理解到更多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療癒了受難家屬的陰暗和疼痛。」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是策展人,也是每一場展覽的導覽者。看著他們從最初緊張生疏的介紹,到慢慢掌握導覽的重點和節奏,不僅培養膽識和表達能力,讓觀眾感受內容的深度,更為學弟妹展現值得傳承的典範。

於臺北美術館觀看展覽、分組講述評論作品。劉麗媛攝影(圖/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展覽的回響

參觀者的回饋

「從一樓的人物具體事蹟到三樓的抽象影片,讓觀者由文字事實轉變到影片傳達,一步一步的堆疊對白恐的理解與反省。」

「影片以日常生活中隨手可見的物品來描摹白恐的議題,提供觀展者自我思考、自我詮釋影片的主旨,讓人印象深刻。」

自由組意團隊的成長

在策展的歷程中,團隊成員對於轉型正義及人權相關議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悟,過程中內化了民主價值和態度,也理解民主發展歷程多麼不容易。

「真正感動的是開啟我對於複雜歷史面貌、個人處境的認識,打破因自身生命經驗所限制的無知或恐懼,更開展了自己的視野。因為理解乃是社會對話的第一步。」

「我學到最多的是如何將一堆的文字資料轉化成一個小小的故事,將自己主觀的思想去除,只用客觀的話語去敘述。」

「展覽是我最好的高中畢業禮物,除了學習如何看展和策展,我體認到原來踏出舒適圈是那麼興奮的事,知識及心態上的成長,讓我更有自信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因為體會到成功的果實,下次我也會勇於挑戰未知。」

展覽之外

自由組意團隊一個多月密集的探究與實作,參與公共記憶的形塑,把「既往事」成為「記往事」,帶領更多人看見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只有活著的人才有記憶,有記憶才能傳承,若不能牢記往事,就無法面對未來的危險。儘管世代的隔閡以及長期的噤聲,拉開年輕新世代與它的距離,然而人和過去之間的連結始於周邊的事物,當連結啟動探索的動力,青少年的成長不僅展現在外部成果,更能向內探索自身的各種可能。

參觀「牢,既記往事」成為蘆洲國中校本位延伸課程,由自由組意成員擔任導覽員。劉麗媛攝影(圖/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公民社會的成熟與包容來自社會的不斷對話與溝通,公民的參與和行動是促成民主深化和人權進展的重要力量,轉型正義是臺灣必須面對的課題,但並非侷限在學校課程。因為歷史的養分不是封存在課本或考試,而是實踐於生活之中,當孩子有感,能反思與反省,勇敢發聲與行動,就會長出公民的力量,留在他們身上的不僅是成果或成長,而是勇於承擔的公民責任。

希望這場展覽拋磚引玉,是你貼近這片土地,認識、理解、主動挖掘故事的開始。期待更多新世代以不同形式與過去對望,透過對話與同理,建立成熟的公民文化、深化民主,珍視歷史帶給現代與未來的價值,讓「絕不再犯,不再重蹈覆轍」的理想真正實現。

「牢,既往事」故事展宣傳海報。3/3-3/17 於三民高中校園展出後,5 月受邀至蘆荻社區文化中心展出。劉麗媛攝影(圖/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供)

※本文摘選自國家人權博物館半年刊《向光》第5期〈我們的「牢,既往事」展覽─傾聽蘆洲的白色故事〉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國家人權博物館 受難者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從蘇軾到李榮浩都被圈粉!大唐彼得潘「李白」的傳奇與魅力

台幣500元改鈔遭熱議!盤點英鎊民選改鈔流程與設計巧思

冬天食物必有薑?讓人愛到涕泗橫流的美食:番仔薑麵線

令人驚嘆三大布達佩斯的圖書館 從書海探索匈牙利文化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