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之後】李知灝/五分仔車上的喜悅:山田敦子獲知入選臺展的時刻

山田敦子,《人形のある靜物》(玩偶靜物),1934。
山田敦子,《人形のある靜物》(玩偶靜物),1934。

文/李知灝(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兼圖書館藝文中心主任)

山田敦子 入選 臺展第7、8回

你曾想過,臺府展的獲獎畫家是在什麼情境下得知喜訊的?1933年10月,從「」開往「蒜頭」[註1]的五分仔車上,一名年輕女子正開心的跟同行的雙親分享自己的喜悅,她是山田敦子(1912-1934),剛獲報以《人形のある靜物》(玩偶靜物)入選第七回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

山田敦子,是「明治製糖株式會社」蒜頭工場[註2]場長山田權三郎次女。於「臺南第一高女」畢業後,前往,進入當時位於東京都本鄉菊坂的「女子美術專門學校」(現改制為「女子美術大學」)師範部求學。但在1933年3月,因病退學,僅獲得該校高等科「卒業免狀」返回臺灣,回到父親任職的蒜頭工場。

嘉義地區的日人畫家多半在政府機關或是殖民事業相關機構、企業中工作,而被派任到嘉義。如伊坂旭江擔任臺南地方法院供託局嘉義出張所主任會計、大岡春濤則是擔任嘉南大圳組合庶務係長而來到嘉義。此外,也有以家屬身份陪同親人定居嘉義者。如被張李德和尊稱為師的文人、書法家三屋清陰,就是退休後隨擔任嘉義高中創校校長的長子三屋靜來到嘉義,最後定居於嘉義市。山田敦子也是如此,隨著父親山田權三郎來到嘉義的蒜頭地區。

山田敦子曾居住過的蒜頭糖廠宿舍(圖下)及廠區(圖中),位於今日故宮南院(圖上)附近。李知灝攝。

山田權三郎長期任職於「明治製糖株式會社」,1919年為總爺工場(今麻豆糖廠)工場長,1926年改任工場(位於今南投市)工場長兼酒精係長,1928年接任蒜頭工場長[註3]。蒜頭工場曾是全臺第三大糖廠,除本業製糖外,還經營糖業鐵路朴子線(嘉義市到東石港墘)、蒜頭水上線(蒜頭糖廠到水上車站),幾乎涵蓋嘉義海線地區重要城鎮,每日行駛的載客列車(臺語稱「五分仔車」)更是當地居民仰賴的大眾交通工具。根據山田敦子向《臺灣日日新報》記者所陳述,她是在嘉義車站與雙親要搭乘糖鐵朴子線返家時獲知入選第七回臺展的喜訊。[註4]

山田敦子表示,她因病從日本退學返家後,雙親仍不斷鼓勵她精進繪畫技巧。前一回的臺展雖然沒能得獎,這次以《人形のある靜物》入選,在繪畫玩偶與梨子時用了相當大的苦心。她也相當高興能跟一直鼓勵她的雙親分享這項喜訊。

當前可見的《人形のある靜物》圖片除桌子、桌巾與梨子外,還有吉他、樂譜、玩偶與書籍等靜物,隱約透露出山田敦子當時仍帶有童心與文青風雅的氣息。她翌年又以《ゆり》(百合)入選第八回臺展。

山田敦子,《ゆり》(百合),1935。

山田敦子雖未能完成其學業回到臺灣,但與日本女子美術專門學校仍有密切的互動。在1934年東京銀座三越百貨七樓,由女子美術專門學校舉辦的第二回秋香會展覽會,山田敦子亦展出《臺灣風景》8幅、《風景》與《花》等作。[註5]但不幸在展覽後就傳出其因病過世的消息,女子美術專門學校因此在1935年的秋香會第三回展,也展出山田敦子遺作《ゆり〉(百合)與《靜物》緬懷她。[註6]

今日在蒜頭糖廠內,仍保留當時工場長居住的獨棟宿舍,或許就是山田敦子創作這二幅入選畫作的地方。而糖廠的五分仔車仍有部分路段提供遊客搭乘,如有機會,或許可至嘉義的蒜頭糖廠,體驗當時山田敦子得知獲獎訊息返家時的情境。

山田敦子,《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10月26日,版3。

#名單之後063

備註:

[1]本文的「蒜頭」皆指地名,今日為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與蒜頭糖廠等地。

[2]本文的「蒜頭工場」不是指蒜頭工廠(好繞口^^),而是指當時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嘉義蒜頭地區建立的製糖所,今日為臺糖在嘉義縣六腳鄉的蒜頭糖廠蔗埕文化園區。

[3]林怡芳〈日治時代蒜頭製糖所職住型聚落的活方式〉,《地理研究》第46期(2007-05),頁15。

[4]相關報導見《臺灣日日新報》,1933.10.25,7版。

[5]小島禮子〈第二會秋香會展覽會〉,《女子美術專門學校同窓會會報》第13號(1935),頁103。

[6]小島禮子〈第二會秋香會展覽會〉,《女子美術專門學校同窓會會報》第13號(1935),頁104。

本文為文化基金會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閱讀」頻道,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嘉義 日本 南投 陳澄波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從蘇軾到李榮浩都被圈粉!大唐彼得潘「李白」的傳奇與魅力

台幣500元改鈔遭熱議!盤點英鎊民選改鈔流程與設計巧思

冬天食物必有薑?讓人愛到涕泗橫流的美食:番仔薑麵線

令人驚嘆三大布達佩斯的圖書館 從書海探索匈牙利文化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