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昨日犧牲的校園,灌溉今日茁壯的人權
文/邱辳溱
張則周、張常美、吳俊宏、陳欽生的生命轉折
生與死、民主與威權,是迥異的極端,也是白恐受難者的生命歷程。1950至1970年代的四位校園白恐見證者,以堅毅的姿態述說獄後重生的精彩生命,讓未能置身威權時代的青年們,從前輩的傷痛經驗中,獲得創傷重生的韌性與力量。
威權政府:被奪走的校園生活
1929年出生於河北井陘的張則周,自幼便被師長以威權壓制,小學因不合理的制度轉學後便被留級,初中只因上課提問就差一點被開除學籍。二十一歲考進臺大化工系的他,隔年竟因參加心理學講習班被捕,入獄後因自主性與思辨能力強,亦備受上級刁難。然而,對求學與教育的極高熱誠,讓三十九歲方能大學畢業的張則周,即便赴美攻讀博士被阻,仍堅持在臺完成博士學業,成為一名春風化雨的大學教授。
張常美生於1931年,已屆九十歲高齡的她曾是1950年代罕見的榜首女學子,因此初中、高中連年擔任班長並參與自治會,卻因自治會會長有涉及共產組織之疑,她便被情治單位冠上叛亂罪名,無端服刑十二年。她嘆道:「會讀書還真是倒楣」,這莫須有之罪,正是戒嚴時期的最大象徵,原應純真無染的校園印象驟變為誣陷、冤獄,更親睹多位知識分子在獄中被嚴刑逼供直至身亡,和母嬰死別的哀慟。
1949年生於馬來西亞,十八歲自松山機場落地臺灣的陳欽生,尚不知曉街上醒目的「殺朱拔毛」、「反共抗俄」標語,將改變他的一生。他是家中學習能力最好的孩子,在家人鼓勵下持續求學之路,原欲短暫留學臺灣,後飛往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再返回馬來西亞教書。本應順遂的生涯規劃,因冤獄夢碎,殘酷的刑求與自由的剝奪,更成為他無法抹滅的創痛,埋下了生命轉化的種子。
與陳欽生年齡相仿、同在成大就讀的吳俊宏,自嘲不是用功學生,當時對陌生的共產主義產生好奇,與友人組成「成大共產黨」而入獄。意外地於服監時徜徉書海,笑稱「坐牢坐得很開心」。他以獄中學習取代傳統教育,跳脫舊制教育的侷限與傳統價值的束縛,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涵養的熱血知識份子,也成就了他獨特的世界觀。
黑牢過後:傷痛後的奮起與重生
政治獄災後期,張常美與丈夫歐陽劍華在土城生產教育實驗所(簡稱生教所)相戀,比起初期關押在保密局的殘忍刑求,她覺得生教所像在「另類遊學」,本土、外省人匯聚該所一同學習,作息也很正常。出獄後結為連理的兩人,仍因持續被監控難尋工作,更曾被老闆蓄意減薪,「那時候日子好辛苦哦!」她提到,當時警察不僅每個月都會來訪,也曾跟先生密報說:「要注意哦!你太太是匪諜」,先生反嘲:「我知道啊!我也是」,直至解嚴後才好轉。
兩人靠著歐陽劍華獨有的才華,以墨寶、畫作胼手胝足地化育四個孩子,生活艱困但特別重視下一代的教育,一門四傑在音樂、舞蹈、土木工程等專業上各有出色成就,為白恐期間曾逝去眾多知識青年的臺灣,培育了才子才女。孩子年幼時,她幾乎不提傷痛過往,僅在言談中偶爾用「在裡面的時候」、「出來以後」等詞做為代稱。而後,兩蔣時代過去了,孩子也大了,現今學子能自由學習,她認為相當可貴!2000年後不僅鼓勵先生以畫作重現白恐時期的獄中景象,也不斷地走向群眾重現歷史,為白恐受難者發聲,成為人權教育的表率。
「那是時代環境的造成,命運註定的劫難」,陳欽生在10多年間、上千次的訴說自己的受難史後,逐漸接受這段生命歷程。近四十歲結婚,已在臺定居的他,曾不願回想冤獄的創傷經驗,把注意力放在家庭與事業上;直至2007年退休,他看見多位年長的受難前輩,步伐蹣跚仍挺身投入白恐文史重建,即使當時對於「現身說法」仍抗拒,不願踏入景美紀念園區,數度掙扎後還是站了出來。
「刻苦銘心的痛,從我心裡面掰開來、挖出來,再講出來。」陳欽生說,第一次的解說夾帶深刻的痛處,他連續兩週輾轉難眠,腦中都是凌虐、冤屈的景象,然而一次次的導覽演講,像是重新洗滌自己,尤其底下的年輕人多有感性回饋,他明瞭自己的敞開能讓更多人重視人權議題,現在的他,決意要義不容辭持續推廣人權,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以親身經歷為藍本的《說好不要哭》繪本,已讓人權教育拓展到學齡兒童讀者。又因落魄時曾淪為街友,他連續五年舉辦「人權辦桌」,讓白恐受難者與街友共餐彼此激勵,因為「被壓迫、忽視仍要勇敢面對生命」,同時也讓協力的大學志工們深入社會底層,將受難者生命粹煉的力量,傳遞給今日的社會。
願年輕學子視野宏觀、貢獻社會
茂密白髮、清瘦身形,說話精氣神十足的吳俊宏,一句話道出生命轉折:「服監之後時間突然多了出來」。在景美園區受訪時,他指向當時圖書館的方向,曾借閱多國文學,涉獵廣及政治、經濟、哲學等範疇;而當時的獄友如陳列等人,也像手足般親近。大量閱讀伴隨著與獄友的散步討論,他在獄中持續累積學識經驗,從不自由中找到自己生命的自在。
他肯定地說,數十年間,臺灣社會已大幅進步,但學子仍需跳脫傳統教育和價值下的思維窠臼。在綠島時,他讀了獄友林書揚的文字「政治是對階級的抗拒心」而受到衝擊,發現書本所提「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非全然正確,人必須有思辨能力,客觀看待自己,多閱讀歷史與思量現代社會之景況,才能拉高視野,不盲目擁護民粹或反對共產主義,進而建構自己立體的社會觀、人生觀。他將自己的智慧與知識精煉成文字,集結出版亦投書網路媒體,盼能提供不同的視野與觀點,而不是晃悠地懵懂度日。
「我只是盡一個知識份子應有的社會責任」,張則周強調,幼時遭致壓迫,讓他在面對獄中欺凌,彷彿打了疫苗般得以承受,並選擇在三十多歲重返校園,耕讀至博士以職掌教鞭。青春年歲被迫困於獄中的他,看見莘莘學子與社會脫節,潛藏著「世界變得如何跟我沒關係」的僥倖心態,決心用教育改革社會的淡漠。他不只以農化專業教學,亦決定二十年不支薪地在臺灣大學開辦「生命與人」通識課程,一次次帶領學生到六張犁墓區進行校外教學。「你去過六張犁公墓嗎?」採訪時他輕聲問道:「你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從那裡可以看到信義區、廣大的臺北盆地,去思索自己存在的意義。」
「臺大的學生太幸運了!教育部五年五百億的計畫,臺大每年可以拿到六、七十億」,感嘆著資源豐足,只需顧好自己生活的青澀學生,未來也將以競爭互奪資源。因此他讓學生們在前人犧牲的墓區站立著,在死亡與新生的交錯中思考:「何以能有現在的好日子?我又能為社會貢獻什麼?」。俯望盆地中繁華的臺北街景,希冀他們能打開原本狹窄的視野,重新深思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業已退休的他,仍任板橋社區大學的主任志工,因為「人的一生沒有靜止的時候,必須要不斷地學習進步,方能不枉此生」,他以此訓激勵自己,也滋養著社大生,只願臺灣人溫柔互助,成就一個溫暖、共榮的社會。
自由的呼聲越高,力量就越能顯現。每次受難前輩的挺身說法,都為新生的民主沃土再次種下了人權的種子,願學子青年持續關注人權的維護與自由,讓臺灣的人權教育逐代茁壯,且生生不息。
※本文摘選自國家人權博物館半年刊《向光》第5期<以昨日犧牲的校園,灌溉今日茁壯的人權-張則周、張常美、吳俊宏、陳欽生的生命轉折>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