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閱讀日/村上春樹、費茲傑羅的小說世界,是言辭與旋律的二重奏
4/23世界閱讀日,這麼特別的一個日子,當然要做些特別的事。像是這一天完全不閱讀,不接觸跟書有關的事物,一不小心看到書的封面要趁還沒看清楚前,趕快翻到封底緊盯售價,直到洗掉對書名的模糊印象,或購書衝動為止。
但假如這些事你平時就在做了,那麼今天不妨打開一本早早規劃要讀,卻始終未付諸實踐的書,又或者是朝根源探索,瞭解一下作家們如何找靈感。在必須專心致志的寫作以外,不少作家平時的休閒嗜好都是音樂,音樂也以某種形式影響著他們筆下的故事。或作為伏筆暗喻,或在情節中頻繁引用,又或者被啟發出一套玄乎其玄的敘事手法——怎麼說來說去都是村上春樹?
除了總是不吝分享(炫耀?)自身品味的村上春樹外,這篇文章還將為你介紹美國作家費茲傑羅、凱魯亞克,法國哲學家沙特,與日本小說家村上龍等人喜愛的作品,你將會發現他們的寫作生涯、作家性格的養成,都與一度流行的音樂類型脫不了關係。
目錄:(可直接點選,快速跳至該區簡介)
史考特.費茲傑羅
史考特.費茲傑羅,他最著名的經歷,莫過於一次世界大戰、「狂囂的二零年代」以及隨之而來的1929年經濟大蕭條,費茲傑羅的筆鋒也因此觸及了紙醉金迷的美國夢,以及一切浮華終歸夢幻泡影的嘆息;精緻的文筆及洞察力,令他被稱為「迷惘一代」的代表性人物。值得留意的是,費茲傑羅成長於流行音樂的第一波爆發期,拉格泰姆(Ragtime)與初萌芽的爵士樂大行其道,如《大亨小傳》中華麗的修辭充滿浪滿及懷舊之感,可視為大眾文化對其寫作的影響。
尚-保羅.沙特
在存在主義的開山作品《嘔吐》裡,哲學家沙特讓他的主人翁飽受無處容身的自覺、無以名狀的「存在」所折磨,最後卻因為爵士樂而有所感悟,那令他相信在紙頁或唱片背後,應該有某樣東西不存在卻超越存在。那是一張名為〈Some ofThese Days〉的單曲唱片。日後,沙特在1947年的隨筆〈我在美國發現爵士樂〉,將他在紐約聽到的音樂描述為粗野、動物性、直接了當,「蕭邦讓你作夢,但紐約的爵士卻是在向你最自由的部分喊話,既不需要旋律也不需要副歌,只通過震耳欲聾的激情發言。」沙特因此稱爵士為「未來的音樂」,並開始聆聽邁爾士.戴維斯、查理.帕克。
傑克.凱魯亞克
1950「垮世代」文學巨擘的凱魯亞克,可能是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咆勃爵士(Bebop)迷,他曾描述自己追求的寫作,是將筆尖化為樂器,任由它敞流內心豐沛流暢的情感,就像爵士樂手在即興演奏時的狂熱一般。咆勃爵士之所以令他如此迷戀,歸根究柢是自由不受約束的氣質,如同其自傳性小說《在路上》,主角一次又一次踏上漫無目標的美洲大陸征程,比起循規蹈矩的人生,不如將生命浪擲在公路,燃燒殆盡——虛無,卻也是終極的年少輕狂。
村上龍
村上龍與青年反文化的淵源不淺,少年時代曾組龐克樂團「腔棘魚」的村上龍,在高中校園響應東大全共鬥進行抗爭,日後也拍電影和舉辦演唱會,這樣的經歷即使放到今日依然能喚起年輕人的憧憬及效仿。
其1987年作品《69》除是自傳性濃厚的小說,也大量提及彼時的搖滾音樂名人及樂團,如巴布.狄倫、奶油樂團、門戶樂團,更現身說法,解釋平克.佛洛伊德的《Ummagumma》為何是使用迷幻藥後絕對不能聽的音樂。日後村上龍更以用39首爵士樂曲,寫作音樂小說《其實你不懂愛》,書中對爵士樂的描述尤其精彩:
「以前爵士樂曾經營造出一種可以讓人藏身避難的空間。不用追逐流行也不必跟女人搭訕,我們在濃密的音符裡漂流,即使獨自一人也不會覺得難受。那種地方就像是飛機發明升空之前的港灣。」
村上春樹
無人能否認村上春樹對音樂的喜愛,他總是讓小說中的人物隨口點評:海灘男孩有陽光傻呼呼的美好,杜蘭杜蘭(Duran Duran)差勁透頂......就這樣跳躍在爵士、搖滾、古典等不同流派之間,以音樂為主題的散文隨筆更是層出不窮,《爵士群像》、《給我搖擺,其餘免談》、《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以及訪談集《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
與凱魯亞克相仿,村上春樹自認他的寫作技巧承襲音樂而來,對音樂的喜愛也讓他屢次以歌曲名稱為小說命名,披頭四的《挪威的森林》、以李斯特的《巡禮之年》為始終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出現在《發條鳥年代記-鵲賊篇》被形容為「最適合煮義大利麵時聽的音樂」的羅西尼《鵲賊》序曲;以及《海邊的卡夫卡》男主角喜愛的電台司令的《一號複製人》。作為隱喻或敘事線索,音樂總是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ㄤㄤㄤ哆啦A夢生日快樂!8首讓你秒回到無憂童年的美好旋律
🔊 開箱《梵谷:尋光之路》5大亮點:直擊展場與台灣限定周邊
🔊 倫敦V&A博物館《Divas&Icons》巡迴首站在匈牙利音樂之家
🔊 疫期散播快樂的產物!法國鋼琴家塔羅四手聯彈變音樂專輯
📢 【抽獎】琅琅悅讀周年慶 回顧2024上半年閱讀聲量TOP10關鍵字
精選影音
系列文章
中秋,從來不只一種浪漫:月亮引發的人情百態,盡在流行歌曲中
中秋佳節,除了賞月,你還做了什麼?烤肉、吃月餅、還是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自古以來,東方人寄情於月,西方人為月痴狂(變身成狼人也是種痴狂),月亮,總是承載著無數文人騷客的寄託,他們看似探索人類與十萬八千
ㄤㄤㄤ哆啦A夢生日快樂!八首讓你一下子回到無憂童年的美好旋律!
ㄤㄤㄤ,當這三個注音符號並列時,便會在你腦海裡喚起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來自未來世界,陪伴你我成長的機器貓「哆啦A夢」自1980年起,便一年推出一部劇場版,除2005年及2021年因更
冷峻、神秘:亞蘭.德倫,電影史上絕無僅有的憂鬱身影
「他是電影界最神秘的面孔。」在亞蘭.德倫辭世後,你可能看過無數次這樣的句子。但我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複述一遍:亞蘭.德倫,電影界最神秘的面孔。 亞蘭.德倫無疑是英俊的,但英俊不足以成就神秘,真正的
陽光、沙灘、異鄉人:如果死亡是宿命,認知任何時刻都可以從頭來過便是解脫
據說每年盛夏,法國作家卡謬(Albert Camus)的《異鄉人》銷路都特別好。最顯而易見的原因,《異鄉人》早已躋身世界名著經典,甚至出現在國高中生的閱讀推薦清單上,兩個月長的暑假是閱讀它的最好時光;
2024臺北藝術節《親愛的帕索里尼》:帕索里尼解構神性,蒂達史雲頓解構帕索里尼
即將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由著名國際演員蒂達.史雲頓(Tilda Swinton)擔綱的《親愛的帕索里尼》(Embodying Pasolini,8/23 至 8/25)是該檔表演首次亞洲行,同時也
卡夫卡逝世百年:二十世紀初風雲際會的奧地利,曾經有卡夫卡與馬勒
2024年是奧地利作家卡夫卡逝世百年,我們特別從他身處的時代、地點出發,討論二十世紀初期詭譎多變的社會局勢對卡夫卡寫作的影響。 海明威曾形容巴黎是「流動的饗宴」,在同名著作裡,他回顧了二十來歲在
脫口秀聽不夠?國際冷笑話日,來認識十位單口喜劇演員!
在當今社會,喜劇不僅是娛樂,還是一項評論工具,優秀的喜劇演員們往往能以大無畏的姿態,挑戰那些被忽視的議題,從政治到宗教,從社會現象以至於個人經歷,展現深刻的洞察。在國際冷笑話日這天,我們精選了十位單口
世界冷漠,那又如何?北影焦點影人貝拉.塔爾的電影配樂
今年台北電影節「焦點影人」單元,推出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後一位電影大師」,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Béla Tarr)三部代表性作品,初試啼聲的《家庭公寓》(Family Nest)、第二部長片《局外人》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