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定價制能拯救台灣出版業嗎?從日韓經驗看未來發展方向

國際論壇:疫後日韓台出版產業的變化。(圖/台灣數位出版聯盟)
國際論壇:疫後日韓台出版產業的變化。(圖/台灣數位出版聯盟)

數位聯盟、台北書展基金會與國家圖書館2號上午共同舉辦「疫後日韓台出版產業的變化」線上論壇,討論圖書定價制在日韓實施後帶來的影響及市場現況。本次活動舉行同時是睽違十年邀請國外講者分享當地出版產業經驗的一場難得論壇,除了分別邀請到出版產業先進來台分享之外,以及台灣大塊出版董事長郝明義、台灣經濟研究院文創產業組賴逸芳組長結合台灣出版產業現況之分析。

日本與韓國的圖書定價制經驗

講談社出版營業本部副部長井村達朗分享了日本的電子書市場情況。講談社自2018年起推行紙電同步出版,並於2023年將紙本書與電子書的價格統一。他指出,此一舉措並未影響銷量,且成功削弱了消費者認為電子書應該更便宜的刻板印象,顯示圖書定價制有助於穩定市場價格。

韓國則於2014年實施「出版文化產業振興法」,限制圖書(包含電子書在內)、有申請ISBN(國際標準書號)之出版品,出版一年內須固定定價,銷售折扣最多不可超過10%。韓國出版協會資深研究員蔡雄竣提到,這一法規在於防止大型書店(通路)壟斷及削價競爭。該制度實施後,作者版稅有增加,獨立書店數量增長,但大型書店數量減少。此外,韓國的成年讀者率下降至43%,有人質疑這與圖書價格上漲有關。不過蔡雄竣認為兩者沒有強烈的因果關聯。

儘管如此,圖書定價制度也帶來一些挑戰,例如圖書館購書成本增加,進而影響讀者借閱意願。蔡雄竣建議,應針對圖書館設立特殊機制,保障其購書能力。

圖書定價制度的影響與台灣的出版業前景

同場論壇裡,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表示,圖書定價制度雖非解決出版業問題的萬靈丹,但確實是穩定產業的重要工具。以韓國為例,1996年韓國的書店數量曾達5378家,至2021年已減少至2528家,但新興的獨立書店卻反而增加至745家,佔總體書店比例百分之二十二。顯示圖書定價制有助於支持小型出版業者發展。

韓國的成功經驗還包括政府與協會推出的圖書出版課程,為新進從業者提供培訓和支持。此外,也設立共享辦公空間,為獨立出版人提供資源。郝明義表示,圖書定價制施行讓年輕出版業者能夠在穩定的價格環境中發展,減少面對通路折扣戰的壓力,讓他們能專注於出版與創新。

郝明義強調,台灣出版業未來的發展依賴於年輕世代的讀者和從業者,兩者相輔相成。若不能吸引年輕人加入出版業,僅靠政府補助並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而圖書定價制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健全的市場環境,讓年輕從業者能夠合理計算成本與利潤,專注於產業的長期發展。

日本電子書市場的趨勢

Voyager社長鎌田純子分享日本電子書的發展歷程和市場趨勢,從2014年電子書問市,因受智慧型手機使用逐漸普及和疫情影響,2023年電子書市場已超越紙本雜誌,逐漸接近紙本書的規模,其中90%的電子書為漫畫作品。

加上近年印製、物流費用上漲和書店量減少,出版社無法大量印刷來減低成本,因此以出版電子書來尋找活路,除了可以預防過多的存貨和缺貨問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和年齡較大的群族皆能成為潛在的讀者,同時也可以提供更多作品給在圖書館租借電子書的讀者。

另外她也分享讀者的選書標準主要不是根據出版社和作者的名聲,而是書籍內容的有趣程度,因此近年個人經營和小型出版社的數量逐漸增加,不少50歲多歲退休後的人想透過出版分享自己的專業和經驗,著重在擅長小眾的題材。因電子書的優點沒有印刷成本,不會受到頁數限制,從數位出版著手較容易開始。

而數位商品需靈活善用網路的影響力來行銷宣傳,像是Voyager出版Douglas Rashkoff的《數位生存競爭》這本出版一年的舊書,因被御宅之王岡田斗司夫在YouTube上作為主題講書,而突然收到紙書的訂單,amazon二手書價格提升,以及電子書銷量增加了五倍,銷售出三千多本。

韓國電子書市場現況分析

韓國出版協會研究員金承奎先生分享韓國電子書市場調查數據和消費者閱讀習慣,及政府推出電子書相關政策,藉此鼓勵更多讀者閱讀。

在韓國電子書市場書籍,類型最多是以文字書為主(97%),再來是多媒體電子書和有聲書,則視聽電子書和有聲書的載具,最常被使用的為智慧型手機,佔70%以上、平板與電腦約10%、電子閱讀器在韓國使用率較低,佔約5%。調查使用者行為,對成年人來說使用電子書的原因主要是易於攜帶,對學生來說則是價格較紙書便宜這個因素,年齡越低使用電子書閱讀的比例則較高。

另外對於大眾近期關注AI應用的問題,金承奎先生分享韓國目前正在基礎運用、持續探索的階段,出版社能使用AI來生成書籍封面設計和創作內容,但大部分是被用來做初步的翻譯,完成後再進一步由譯者進行審稿,藉此來降低成本,AI可以活躍出版業,但我們對AI一定要保持疑慮的態度,不能讓它們取代我們的創意。

(左至右)台灣經濟研究院文創產業組賴逸芳組長、株式会社ボイジャー代表取締役社長鎌田純子、講談社出版營業本部數位營業第一部副部長井村達朗、韓國出版協會資深研究員蔡雄竣、研究員金承奎。(圖/台灣數位出版聯盟)

台灣電子書市場與趨勢分析

台灣經濟研究院文創產業組賴逸芳組長分享台灣電子書市場中,圖書部分,紙本及電子書都出版占6成,其中同步出版比例將近5成;漫畫部分,紙本及電子書都出版占比將近8成,其中同步出版比例將近4成。

受到娛樂項目蓬勃發展影響,在社群軟體、電玩遊戲以及串流影音服務等聲光影像吸引注目的選擇前,閱讀率逐年下滑,疫情期間高達59.2%,目前下滑至56.1%;數位閱讀則在疫情期間有快速成長,自42.5%來到45.8%,不過待疫後也漸於趨緩,落在42.7%。

賴逸芳組長也提到一項有趣的觀察,雖然2023年的閱讀率下降至2021年的水準,但是讀者付費率意願則有所提升。2023年,有聲出版內容的接觸率為55%,與上年持平,而付費率則為增加,約將近20%,其中又以說書類有聲內容占最高占比,而結合書籍的專業人士課程占比則居次。

然而數位出版品出版困境,排名前三的原因為:出版社人力有限、取得數位出版品相關版權不易、資金不足。國人數位閱讀習慣養成及數位閱讀市場規模的提升,才有機會吸引更多相關投資。銷售商流複雜性同時導致中小型出版社較面臨諸多挑戰,文化部近年也持續透過輔導數位產業發展補助製作出版電子書、有聲書,希望提升數位出版多元化及閱讀方式。

近年來影響讀者會選擇數位電子閱讀的原因,前三項原因為:隨時隨地可閱讀、不占實體收納空間、較紙書便宜等因素。平台的多樣性也使讀者現在有更多的選擇,可依照個人喜好及需求選擇有服務的平台。

總結來說,如何在圖書定價制度和電子書發展上尋求創新突破,是日韓台三地出版業共同面對的課題。透過此次論壇分享,期望能從各國經驗中學習,為台灣出版業的未來發展鋪路。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閱讀 出版 電子書 日本 韓國 台灣 漫畫

逛書店

延伸閱讀

成功進軍國際的台漫!LINE WEBTOON超過400萬點閱《要是未曾相遇就好了1》上市

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不思議童書作家的另類繪本史《繪本不思議》

OMIA學東西讓今年聖誕節不一樣!好物選品再送學習體驗券

受瘂弦啟蒙文學創作之路——林文義新書《我愛過的八○年代》發表會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