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聚焦北美館兩大年度特展:「飛地」、「喧囂的孤獨」編輯嚴選膠彩、當代藝術、雕塑等10件必看藝術作品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組圖/琅琅悅讀,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近日雨季是否下得讓你心煩?不如就去看展覽轉換個好一下心情吧!(簡稱北美館)近期重磅推出兩大截然不同的展覽,策展規劃靈感皆源自於書籍啟發,作品豐富且各有千秋,展品時間跨度將近一世紀,從到近幾年實驗性創作,家年齡跨距也很廣,有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鄭瓊娟、大師鄉原古統、師承林之助持續在東海大學推廣膠彩畫的教授詹前裕、2023年創作才入選北美館典藏的新秀藝術家蕭珮宜......等人作品,數件經典館藏一次排開,絕對讓你值回票價!

以下整理兩大展覽特點,從上百件展品中嚴選10組/件編輯私心最愛的作品,推薦大家逛展時留意這幾件別具特色的代表作,一起沉浸在藝術氛圍之中!(立即票選玩抽獎,送特展專屬周邊,活動辦法詳見文末)

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


時間:2024/10/5-12/15
地點:一樓1A~1B

目錄:(可直接點選,快速跳至該區簡介)
編號|編輯私推藝術家,作品
1. 鄭瓊娟,《陽》、《空》、《悟》
2. 林燕,《西遊記》
3. 蕭麗虹,《老梯子》
4. 蕭珮宜,《人間樂園》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以「飛地」和「自傳」兩個軸線貫穿策展,藉此呈現藝術家豐富的生命經驗與創作脈絡,展出28位藝術家近112組/件作品及文獻,其中包含近三年40餘組/件的新進典藏品,主題雖說聚焦在「女性藝術家」作品,呈現上卻打破性別意識的框限。策展人蕭琳蓁開幕時補充與北美館館王俊傑共同堅持的展覽規劃核心觀點:「性別差異是一個事實,但展覽想要呈現的是『人』彼此間的不同和獨特之處」,不只是女性,那些所謂的非主流更是,當我們能理解時,才能更加尊重的每一個人的存在空間。」最後她也感性地也感謝藝術家們提供創作,她說:「謝謝妳們打開了藝術的『飛地』,示範了自由與自主最美好的價值。」漂亮地為展覽揭開序幕。

策展靈感取自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散文集《自己的房間》與長篇小說《燈塔行》,旨在突顯女性多重身分的挑戰,以及總以附屬角色回應現實生活,而忽略自我價值與需求,策展分成三大展區沿用作家書籍中三個篇章〈窗〉、〈歲月流逝〉與〈燈塔〉縝密規劃,並借藝術家和作品重新詮釋另類的「自由」!

展區內休憩區也貼心提供作品小冊提供民眾翻閱,幫助大家隨時輕鬆閱讀展品與其創作故事。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開幕前恰逢山陀兒颱風襲台,全館停擺兩日,壓縮不少工作時間,王俊傑館長致詞時也特別感謝館方典藏組所有默默支援的幕後工作人員協助,才能讓展覽如期舉行,典藏組修復作業進行到最後一刻才上牆作業,格外不容易。

編輯私推01:鄭瓊娟,《陽》、《空》、《悟》

戰後第一代現代藝術女畫家,也是五月畫會創始成員的藝術家鄭瓊娟,今年年初享耆壽93歲逝世,出生新聞望族與長年旅居日本的她,喜歡透過花草的微觀視角體察生命的消長,並以此入題創作,作品多以潛意識大氣、陰陽禪學等等,擅於利用色彩抒情,最常使用金色、黑色與紅色創作。

本次特展出作品豐富,從自畫像、裸女手稿、靜物到晚年風格獨特的心象畫,能一睹其創作完整的歷程,從1969到1990年代,她的畫風有著明顯變化,心較過去厚重顏料與筆觸,此時期更強調光影與作品的空靈感,此外,北美館也特別取用她的作品《空》成為本次展覽主視覺,藝術家地位可見一斑。

《飛地》展覽一隅,藝術家鄭瓊娟創作(左起)《悟》、《空》、《陽》。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鄭瓊娟,《陽》。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鄭瓊娟素描手稿。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左起)鄭瓊娟,《悟》、《空》。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編輯私推02:林燕,《西遊記》

藝術家林燕自小因病的早期版畫作品以刻畫人物為主,線條工整且繁複,風格獨具。後期作品則多取材自中國古典小說、民間故事和戲曲,色彩鮮明,線條繁複,展現出她細膩簡樸的心思與豐沛的情感,

近期暢銷遊戲《黑神話:悟空》爆紅引起大家對傳統文化與經典章回小說關注,這也是一整排版畫作品映入眼簾時,這組最先被我認出的原因之一。不過最讓人喜歡的是,作品趣味結合傳統文化與話本角色的創意點子,藝術家更將大家熟悉的角色元素融入作品創作之中,例如,最明顯可見的即是傳統戲曲京劇的臉譜孫悟空、豬八戒的圓臉豬鼻、沙悟淨肩挑唐僧行李,此外,三幅繪畫除了書寫中文代表字外,還以「黑紅配色」視覺,呈現濃濃的東方年節意象,趣味十足。

林燕《西遊記》版畫作品,在展間格外顯眼。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孫悟空是神怪角色,所以京劇臉譜屬於倒栽桃的紅心「意象臉」尤為經典。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林燕,《西遊記》,(左起)角色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編輯私推03:蕭麗虹,《老梯子》

蕭麗虹廣最為人知的是在淡水創辦臺灣第一首營利國際藝術村「竹圍工作室」,這是一座鼓勵青年和國際藝術家到此交流與策展的空間,擅長透過陶藝作品拋出提問和議題來與民眾互動和進行討論,蕭老師也是許多藝術家的老師,提攜後繼方面可謂是不遺餘力。

每次展出的作品《老梯子》為在第三展區之中入口處,此件作品是在1992年,北美館「臺北現代美術雙年展」中得獎之一,同時也是當屆唯一一位獲獎的女性藝術家。作品呈現大大小小的深色泥人,爭先恐後往梯子上攀爬,諷喻人們汲汲營營力求高位,但是梯頂的終點空無一物,象徵人生的現象與追求。抽象的泥人姿態卻相當鮮活生動,巧妙地使用陶製作人群,表露出厚重的笨拙感,值得大家從各種角度來玩味欣賞。

蕭麗虹,《老梯子》。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蕭麗虹,《老梯子》局部。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蕭麗虹,《老梯子》局部。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編輯私推04:蕭珮宜,《人間樂園》

1990年出生的蕭珮宜,是展出作品藝術家中屬一屬二年輕的藝術家,因大學時期曾有過嚴重的車禍經驗,作品自此轉變探討更多深層的生命維度與生死議題,作品經常可見擬人化的動物諷諭與批判。

十五世紀尼德蘭繪畫大師耶羅尼米斯·波希曾以伊甸園故事為主軸創作,在《人間樂園》三聯畫中同樣有著動物、肉慾放縱等繁複的的象徵意義,現藏於,藝術家蕭珮宜作品似乎是一種致敬,本次展出的同名作品《人間樂園》是她的代表作,2023年獲得北美館典藏,作品中展現強烈的「慾望」暗示,兔子在各種文化中代表「生育」、「繁殖」的意象,經常與「生命力、性化」有所連結,例如:復活節、兔女郎等等。粉紅兔子被拿著紅蘿蔔(代表性器官)的公猴團團包圍,彼此交疊、攀附與糾纏,將遊戲人間的姿態與神情,表露無遺。

蕭珮宜,《人間樂園》。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一隅。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人間樂園》的創作者蕭珮宜。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時間:2024/10/5-12/15
售票:北美館全票30元,全館皆可參觀,臺北市公民半價15元!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北美館「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112組典藏作品、聚焦半世紀女性藝術家多元經歷與生命故事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時間:2024/10/14-2025/2/2
地點:二樓2A~2B

目錄:(可直接點選,快速跳至該區簡介)
編號|編輯私推藝術家,作品
5. 鄉原古統,《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麗島名華鑑》
6. 郭雪湖,《南街殷賑》
7. 林之助,《小閒》、《冬日》
8. 陳慧坤《古美術研究室》、《日光東照宮唐門》
9. 詹前裕,《金色大峽谷》
10. 陳珮怡,《起舞》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年度鉅獻特展聚焦在對大眾來說很新穎的繪畫主題「膠彩畫」(又名國畫、岩彩畫、東洋畫或日本畫),事實上這個發展近百年的繪畫方式,最早自日治時期引入臺灣,受到多次政治更迭的影響,最大特色是它的風格經常保有或融合東方水墨留白意象與西方寫生概念、透視法和色彩表現,同時有別於油畫水彩的,膠彩以礦物鹽礦物研製的顏料,工法繁複,甚至還需保留膠料乾燥時間,如此不易掌握的材料如何在畫布上盡情揮灑,正是本次特展一大看點之一。

特展展名與捷克文學奇才赫拉巴爾的小說《過於喧囂的孤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的小說中擅長描寫默默無聞、被時代拋棄的底層小人物,具有豐滿表現力,如同身世坎坷的膠彩畫一樣,儘管正名與正式在學院開設繪畫課程僅是近30年左右的事,卻驚豔無比。展出集結百年來51位膠彩創作者,146組件作品,根據「官辦美展」與「教育體制」的時間為軸線策畫五大展出空間,帶領大家探究其歷史脈絡,包含溯源至鄉原古統大師的教科書式的經典作品《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大家熟知的「臺展三少年」的傳奇作品如郭雪湖《南街殷賑》、陳進《悠閒》、林玉山《歸途》等典藏品,此外也有「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教授多件創新作品,以及近代藝術家頗具實驗性價值挑戰的繪畫作品,北美館為了完整呈現百年風華與和創作流變作品,也能在這場展覽中看見一些合作借展作品,值得一訪再訪看細節。

展覽一隅。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編輯私推05:鄉原古統,《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麗島名華鑑》

鄉原古統(1887-1965),本名堀江藤一郎,是臺灣日治時期藝術教育家,也是膠彩畫的奠基者。1917年來臺,陸續擔任臺中第一中學校教師、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教師,鼓勵學生創作,積極培育臺灣學生,如陳進、林阿琴、邱金蓮等,並曾多次擔任臺展、府展東洋畫部審查員,在臺灣畫壇佔有一席之地。

本次北美館展出典藏作品均為鄉原古統的代表作,《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麗島名華鑑》兩組件作品優雅細膩的形式紀錄臺灣珍奇花草和新興城市風光,主要是他來臺灣經常出沒的生活和所見所聞(除《麗島名華鑑》中有一幅植物以「猩猩木」也就是俗稱聖誕紅為主題,並非臺灣特有種),作品中展現純熟色彩應用、穠纖合度適宜的舒服色調,可謂是教科書式繪畫圖鑑。

鄉原古統,《臺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鄉原古統,《麗島名華鑑》。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鄉原古統《麗島名華鑑》。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編輯私推06:郭雪湖,《南街殷賑》

與陳進、林玉山並列為「臺展三少年」郭雪湖(1908-2012)生於臺北大稻埕,繪畫最初習承蔡雪溪,後跟隨鄉原古統學習。創作尤其重視寫生,強調立體表現,濃豔的膠彩風格與鄉土景緻,在日治時代的官辦美展中大放異彩。

《南街殷賑》是北美館鎮館典藏之一,該作品內容主要描繪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的特殊風貌,是臺灣知名的近代畫作之一,這幅畫上有兩個有趣之處,此件是畫家為了畫展而創作的繪畫,為了建構恢弘的街景與視覺效果,兩側洋房建築虛擬架高成3層樓高,而接上各式鮮豔林立的招牌,設計有中文、日文和英文之外,也顯示臺灣商圈的蓬勃發展,從中藥行到算命攤,品項之豐讓人嘖嘖驚奇,難怪這裡也是當時日本人回國前,一定專門來採購臺灣特產禮品店和伴手禮的集散地。此外本次展覽還有郭雪湖其他作品一併展出,像是《新霽》、《圓山之後》都是難得一展畫功與細節的上乘之作。

郭雪湖,《南街殷賑》。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郭雪湖,《南街殷賑》局部,三層樓的建築是創作者為參賽而創作的巧思。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郭雪湖,《南街殷賑》。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編輯私推07:林之助,《小閒》、《冬日》

林之助(1917年2月2日—2008年2月13日),台中大雅人,被尊稱為「臺灣膠彩畫之父」,1940年,24歲的他以《朝涼》一作入選「日本紀元2600年奉祝展」展露頭角,此件作品2015年文化部通過指定成為「重要古物」。1985-1988年他受到時任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蔣勳邀請,擔任美術系膠彩畫兼任老師,並於1977年提出「膠彩畫正名」,以膠為媒劑的繪畫自此改用「繪畫材料」命名,使得爾後的藝術發展得以不再受限於政治因素,更奠定他首開國內學院膠彩畫教育的先河與膠彩畫重要推手藝術地位。

本次林之助作品共有六件入選展出,並四散於展間各處,無論是第一展區內的「初相見|汲學」的《小閒》,描繪著圍著火爐的烤火三位日本咖啡廳女服務生,頗有閒適自得之感,本次展覽主視覺設計也特別將此作入選其中。另外一件,第二展區「遇紛爭|探源」進展間時所見的《冬日》,描繪他日本東京租屋處風景與蕭瑟感,解構從屋頂透視街景的線條構圖,讓人耳目一新,兩幅作品風格淡雅清麗,都讓人看了能感受到平靜自在,可謂一時之選。

展覽一隅。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林之助,《小閒》。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林之助,《冬日》。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編輯私推08:陳慧坤《古美術研究室》、《日光東照宮唐門》

陳慧坤(1907年6月25日—2011年2月11日)生於1907年的臺中龍井,1927年高中畢業後至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學習膠彩畫與油畫,本次展出作品中,編輯推薦兩件作品都展現濃烈對文化底蘊的追求之情,恰巧均是他不同時期的創作。首件《古美術研究室》屬於早年的巨幅膠彩,1943年創作中描繪女性研究人員側坐在滿滿青銅器前,手拿周代美術研究書冊,表現出對女性知識份子認同與支持的態度,致敬妻子莊金枝並將她比擬為「現代」象徵,整幅作品潔淨高雅,也是展區內少數以不著重以女性外在體態之美為主題創作,而是以知識美、工作狀態之美為繪畫主題。

另外一幅創作《日光東照宮唐門》則是1982年前往日本取材後所畫,高齡75歲的陳慧坤仍創作不輟,這幅繪畫取材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精細刻劃出華美屋瓦、木雕裝飾等彩繪,精細程度讓人嘆為觀止,也絕對有出訪創作,展現極大的耐心與創作毅力,另外下半幅創作中以水墨畫為主,展現他對不同創作媒材的應用掌握度極高,不只技藝嫻熟於心,還需恰如其分的結合,是經年累月的繪畫功力累積與成就展現。

陳慧坤,《古美術研究室》。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陳慧坤《古美術研究室》。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陳慧坤,《日光東照宮唐門》。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陳慧坤,《日光東照宮唐門》局部。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編輯私推09:詹前裕,《金色大峽谷》

詹前裕生於1952年,1983年加入由蔣勳擔任創系系主任的東海大學美術系,擔任過教授、系主任等等不少重要教職,積極推展膠彩畫的創作研究與教育,知名的藝術評論家王秀雄則以「戰後膠彩畫教育之父」美稱讚譽。

《金色大峽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他在遊歷於美國大峽谷時,對壯闊景致的深刻感動。創作使用「金箔」與「撒金」技法而製,可以清楚表現宛如陽光灑下的燦燦金輝,無論是岩壁上的閃爍,還是天際線上緊密不分的光暈效果,搭配剛硬有秩的陵線,完美打造層次豐滿且卻不拘泥過往的新山水風格。這幅作品絕對要近距離觀賞,才能感受到它的震撼力與盡致淋漓的絕美之境。

詹前裕,《金色大峽谷》。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詹前裕,《金色大峽谷》局部。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詹前裕,《金色大峽谷》局部顆粒感。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編輯私推10:陳珮怡,《起舞》

陳珮怡1984年生,2007年考取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持續鑽研膠彩畫,近年來發展主題多以「貓咪」為主角,並搭配透過「盛上」堆高技法所創造的地毯來創作,因為地毯通常代表著是「溫暖」、「有質感」的空間象徵,藉此將將兩者搭配,展現出作品中溫馨、有安全感與幸福感的樣貌。

這幅《起舞》正是這種創作主題,兩大巨幅創作拼接而就,整體構圖相當縝密,切割成三大部分,上半部畫布刻意選用背景土耳其藍的底色,做出類似水墨的留白的概念,使觀眾目光能聚焦在下方的主角們,中間目光所及是復古色調的山水意象屏風,而最下方則是地毯,另外,而創作者透過猴子持釣魚線逗貓的行為,象徵愚弄追求者的人,姿態與神情也是一絕,無論整體創作的色彩飽和度,還是幾乎逼真的動物毛皮、地毯的立體質地,都非常值得大家進展細細品味。

《起舞》的創作者陳珮怡。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陳珮怡,《起舞》局部。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時間:2024/10/14-2025/2/2
售票:北美館全票30元,全館皆可參觀,臺北市公民半價15元!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二樓2A~2B(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北美館年度鉅獻「喧囂的孤獨」146件作品 爬梳台灣百年膠彩畫發展史

以上嚴選10組/件只是冰山一角,北美館這兩大年度特展《飛地》、《喧囂的孤獨》,你喜歡哪一個展覽,或者更喜歡哪位藝術家呢?歡迎大家走進展間感受藝術創作從無到有的不易和過程,並且多花點時間在展場內尋寶,你一定能發現更多動人且有意義的藝術品與隱藏於背後的故事。

「琅琅悅讀」特別企劃,歡迎踴躍回答下面的票選問題,並留下聯繫email(僅供本次活動使用)即獲得本次北美館特展限定週邊,投票時間即日起至12/02 23:59止。投票次數越多,中獎機會越大!

看不到投票嗎? 立即點選👉前往投票

限量小說《珍藏盒》郭俞平著。圖/臺北市立美術館

「典藏標記:女性身影系列」標籤貼,陳進《悠閒》。圖/琅琅悅讀編輯室

注意事項:

1. 獎項:限量小說 珍藏盒 郭俞平 繁體中文 1本(市價480元)、典藏標記|女性身影系列-標籤貼 3組(市價90元),共計4名,將由琅琅悅讀贈送。
2. 僅限台灣地區贈送,票選結果預計將於投票結束後一週內公布,後續活動贈獎將個別email通知得獎人,逾時視同放棄資格,由候補名單遞補。提醒您所填email務必以常用信箱為主。
3. 得獎人不得將兌獎資格轉讓予他人,且獎項不得折讓現金或轉換其他品項。
4. 如無人收件或因會員寄送資料填寫錯誤/資料不完整,恕不補寄敬請留意!
5. 對活動辦法有任何問題及意見請來信至reader@udn.com信箱。主辦單位保留最終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

琅琅悅讀‧贈獎/【抽獎】/聚焦北美館兩大年度特展

待更新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臺北市立美術館 膠彩畫 藝術 日治時期 抽獎活動 展覽資訊

逛書店

延伸閱讀

超人氣《田中達也特展》2025年強勢回歸!160件微縮新作 盡展日本見立藝術魅力

50年前首爾有貧民窟!攝影特展「當時的清溪川──從板子村」回顧韓國特殊水文歷史與建築景觀

駁二特展「TSUA 當代珍奇穴」從傳統工藝到新潮設計 10位藝術家的「蛇」形世界

橫山書藝館「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探索文字書寫精髓與藝術魅力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